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國畫中的技法

工筆 細筆

亦稱“細筆”。與”寫意”對稱。是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中一朵奇葩,向來以細膩和豐富著稱。傳統的工筆繪畫需要極大的耐心和高超的運筆技巧和渲染技術。

屬於工整細緻一類密體的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清代沈銓的花鳥走獸畫等。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有“用筆有簡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細者”之說,工筆的要求乃屬於後者。

工筆畫法出現較早,遠在魏晉時期就被畫家採用,併成為主要的或唯一的表現技法。像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就是用工筆畫法創作的。隋唐至五代兩宋,工筆畫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日趨成熟。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寫意 粗筆

俗稱“粗筆”。與“工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屬於簡略一類的畫法。要求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故名。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陳淳、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長此法。清代惲壽平說:“宋人謂能到古人不用心處,又曰寫意畫。兩語最微,而又最能誤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處;不知如何用意,乃為寫意。”宋代韓拙說:“用筆有簡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細者。”前者乃指“寫意”。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鉤勒

中國畫技法名。用筆順勢稱“鉤”,逆勢稱“勒”;也有以單筆為“鉤”,復筆為“勒”(使用於山水畫中為“復”);以及稱左為“鉤”,右為”勒”的。通常指用線條鉤描物象輪廓,不分順、逆、單、復,稱為“雙鉤”。鉤勒後大都填著彩色,在技法上與“沒骨”、“點簇”相對,一般使用於精密工細的花鳥畫。鉤勒要求有筆力,清代原濟《大滌子題畫詩跋》:“悟後運神草稿,鉤勒篆隸相似。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雙鉤

中國畫技法名。用線條鉤描物象的輪廓,通稱“鉤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兩筆鉤描合攏,故亦稱“雙鉤”。大部用於工筆花鳥畫。又舊時摹搨法書。沿字的筆跡兩邊用細勁的墨線鉤出輪廓,也叫“雙鉤”;雙鉤後填墨的稱為“雙鉤廓填”。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墨分五色

中國畫技法名。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乾溼。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溼、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十八描

中國畫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各種描法。明代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為:

一、高古遊絲描(極細的尖筆線條,顧愷之用之);

二、琴絃描(略粗些);

三、鐵線描(又粗些);

四、行雲流水描;

五、馬蝗描(馬和之用之,近似蘭葉描);

六、釘頭鼠尾;

七、混描;

八、撅頭丁(撅,一作橛,禿筆線描,馬遠、夏圭用之);

九、曹衣描(有兩說,一指曹仲達用之,一指曹不興用之);

十、折蘆描(尖筆細長,梁楷用之);

十一、橄欖描(顏輝用之);

十二、棗核描(尖的大筆);

十三、柳葉描(吳道子用之);

十四、竹葉描;

十五、戰筆水紋描(粗大減筆);

十六、減筆(馬遠、梁楷用之);

十七、柴筆描(另一種粗大減筆);

十八、蚯蚓描。

亦見於明代汪砢玉《珊瑚網》,其中釘頭鼠尾作釘頭鼠尾描,撅頭丁作撅頭描,其餘同。上述各種描法,都是根據歷代各派人物畫的衣褶表現程式,按其筆跡形狀而起的名稱。《芥子園畫譜》有示範稿本。古今服飾不同,現代衣褶描法已有所發展,加各種化學纖維衣料的衣褶,為古代所無。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白描

中國畫技法名。源於古代的“白畫”。主要多用於畫人物或雙勾花鳥畫。工筆畫都是以白描為先,這種方法實與書法的雙勾響榻有關。唐代吳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將其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用墨線鉤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謂之白描.

如唐代吳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趙孟頫,所作人物,掃卻粉黛,淡毫輕墨,遒勁圓轉,超然絕俗,推為白描高手。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宋元間畫家並有採用白描手法來描繪花鳥,如北宋仲仁,南宋揚無咎、元代趙孟堅、張守正等。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線畫法

簡稱“線法”,亦稱“勾股法”。中國畫技法名。清康熙、雍正、乾隆間供奉內廷的外國傳教士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安德義等以西法中用,採取焦點透視描繪建築物,運用透視法強化建築物的空間感和深遠感。與中國傳統的“界畫”不同。當時受其影響而學之者有王幼學、冷枚等。鄒一桂說:“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布影由闊而狹,以三角量之,畫宮屋於牆壁,令人幾欲走進。”線法所畫的作品多作裝飾宮殿及迴廊之用。因直接畫於壁上,或畫於紙絹再張貼牆上,日久風化,留存甚少。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溼筆

與“幹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指筆含較多水份。溼筆作畫,興於唐代張璪。古詩云:“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杜甫亦有“元氣淋漓章猶溼”之句。言水墨山水進入“水暈墨章”之妙境。項容筆法枯硬而少溫潤,被譏為“頑澀”。五代荊浩自稱:“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所謂“輕”,就是用水份充沛的溼筆。北宋郭熙說:“墨色不滋潤,謂之枯,枯則無生意。”也主張畫中須有溼筆。明代王行題畫詩云:“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繼者唯巨然,筆從墨間出。”清代張庚晚年始悟其意。他說:“溼筆難工,幹筆易好。”論及董源藏骨於肉,巨然肉透於骨。後者以“骨易見筆,肉難徵墨”。一時爭趨幹筆,反以溼筆為俗工而棄之。秦祖永所論最為突出:“作畫最忌溼筆,鋒芒全為墨華淹漬,便不能著力矣!去溼之法,莫如用幹。”但現代黃賓虹說:“有幹才有溼,有溼才知有幹。”乾溼互用,方能謂之“水暈墨章”。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幹筆 (枯筆 焦筆 渴筆)

亦稱“渴筆”。與“溼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指筆含較少水份。幹筆作畫,興於元代,行於明清,迄今不衰。清代秦祖永說:“作畫最忌溼筆,鋒芒全為墨華淹漬,便不能著力矣!去溼之法,莫如用幹,取其易於著力,可以運用從心。大痴老人(黃公望)鬆字訣,惟能用幹筆。”又云:“沈(周)、唐(寅)幹筆皴擦,鉤勒鬆秀。”亦可稱“幹皴”、“枯筆”、“焦筆”、“渴筆”,《談藝錄》指出:“李營丘(成)惜墨如金,董宗伯(其昌)常有言,作畫不惟惜墨,亦當惜水,古人皆以渴筆取妍,今人乃以為雲林(倪瓚)一家法,不然也。”

明代李日華《渴筆頌》:“書中渴筆如渴駟,奮迅奔馳獷難制。”孔衍栻《石村畫訣》:“凡點葉樹俱用渴筆實染。”元人山水多用渴筆法,如黃公望、倪瓚、清人髡殘、程邃,現代黃賓虹等,均擅幹筆皴擦,長於使用渴筆。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顫筆

中國畫技法名。作畫時畫出一種抖曲顫動的墨線。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鑑》謂:“孫尚子善為顫筆,見於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畫水流、木葉、衣服用顫筆,線條須力求流暢自然、曲折有致,不可流於折若鋸齒、曲如蚯蚓。顫筆出自金錯刀法,北宋《宣和畫譜》謂:“後主(南唐李煜)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皴法

中國畫技法名。所謂皴法乃是畫家對大自然顯明山石紋路的觀察分析,折皺的紋理形態變化,付諸於筆墨表現於畫面,而傳達畫中意境的畫法。

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亦稱“麻皮皴”,董源、巨然用之,有長短之分)、直擦皴(關仝、李成用之)、雨點皴(亦稱“芝麻皴”,形大的稱“豆瓣皴”,范寬用之)、捲雲皴(李成、郭熙用之)、解索皴(有直解索、橫解索,諸家用之者多,王蒙一變為細長飄曲之狀,稱“遊絲嫋空法”)、牛毛皴、荷葉皴(趙孟頫用之)、鐵線皴(唐人用之)、長斧劈皴(許道寧用之,亦名“雨淋牆頭皴”)、小斧劈皴(從李思訓小鉤筆發展而來、李唐、劉松年用之)、大斧劈皴(李唐、馬遠用之)、帶水斧劈皴(夏圭用之)、鬼臉皴(荊浩用之)、米芾拖泥帶水皴(先以水褊抹山形坡面大小之處,用蘸墨橫筆點出,亦稱“落茄法”)、彈渦皴(閻次平用之)、括鐵皴(吳鎮用之)、折帶皴(倪瓚用之)、泥裡拔釘皴(夏圭師李唐之法,江參喜用之)、骷髏皴、破網皴(吳偉用之)、刺梨皴(由豆瓣皴出,巨然用之)、馬牙皴(李唐用之)、馬牙鉤(李思訓、趙千里等,用於青綠山水)。表現樹身表皮的皴法,有鱗皴(松樹皮)、繩皴(柏樹皮)、交叉麻皮皴(柳樹皮)。點擦橫皴(梅樹皮)、橫皴(梧桐樹皮)。上述皴法,乃歷代畫家根據山石的地質結構外形,樹木的表皮狀態,而創造的表現形式。後人列著自然界的變遷改造和繪畫技法的演進,各種皴法將不斷髮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鉤斫(zhuó)

山水畫技法名。畫山石先鉤出輪廓外形,謂之“鉤”,又用頭重尾輕、形如斧斫的皴筆(如斧劈皴、釘頭皴等),畫出山石的紋路以表現明暗凹凸,謂之“斫”。具體作畫未必先鉤後斫,也有鉤斫摻雜而用,根據各人作畫習慣和風格而定。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三遠 六遠

山水畫技法名。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載其父郭熙之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韓拙《山水純全集》又增一說:“郭氏謂山有三遠,愚又論三遠者:有近岸廣水,曠闊遙山者,謂之‘闊遠’;有煙霧溟漠,野水隔而彷彿不見者,謂之‘迷遠’;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謂之‘幽遠’。”後人合稱為“六遠”。元代黃公望《山水訣》參合兩家之說,謂“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間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七觀法

山水畫技法名。分為:步步看;面面觀;以大觀小(推遠看);以小觀大(拉近看);專一看;取移視;合“六遠”。“七觀”之法相互聯繫,在表現時,可有所側重。古代名畫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王蒙《青卞隱居圖》等,均可運用此法分析之。參見“三遠”。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攢聚

中國畫技法名。專指山水畫構圖中,石塊安置的大小、聚散、多寡、疏密,須精心斟酌,得當相宜。清代龔賢說:石必一叢數塊,大石間小石,然須聯絡,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顧盼。”唐岱說:“石須大小攢聚。有平大者、有尖峭者、橫臥者、直豎者,體式不可雷同,或嵯峨而楞層,或樸實而蒼潤,或臨岸而探水,或浸水而半露。沙中碎石,俱有滾滾流動之意。”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沒骨

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筆為骨,直接用彩色描繪物象。相傳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代楊升擅此畫法,用青、綠、朱、赭、白粉等色,堆染出丘壑樹石的山水畫,稱“沒骨山水”。明代董其昌、藍瑛等仿之。五代黃荃畫花鉤勒較細,著色後幾乎隱去筆跡,遂有“ 沒骨花枝”之稱。北宋徐崇嗣效學黃荃,所繪花卉,摒去墨線鉤勒,只用彩色畫成、名“沒骨圖”;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清代唐於光、惲壽平等仿之。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落墨

中國畫技法名。始於南唐徐熙。即用墨筆把花卉的全部連鉤帶染地同時描繪出來,然後略加顏色,使枝、葉、蕊、萼,既有生態,又有立體感。熙自稱:“落墨之際未嘗以傅色暈淡細碎為工。”當時徐鉉(xuàn)亦云:“落墨為格,雜彩副之,跡與色不相映隱。”北宋沈括解說:“徐熙以墨筆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李廌(zhì)雲:“根、幹、節、葉,皆用濃墨粗筆,其間櫛比略以青綠點拂,而其梢蕭然有拂雲之氣。”此乃唐末五代間水墨畫確立後,由徐熙獨創的以水墨為主,著色為輔,兩相糅合的新形式。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破墨

中國畫技法名。所謂破墨法就是先畫出墨色,稱墨未乾,再在其上施加墨色的方法破墨法的方法很多:如濃破淡,淡頗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等。破墨可以使墨色豐富,變化莫測,但破墨時需注意兩次用墨之間的乾溼火候,實際作畫時以上方法相互參用。

始見南朝梁蕭繹《山水松石格》:“或離合於破墨。”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謂曾見王維、張璪的破墨山水。現代黃賓虹說:“破墨之法,淡以濃破,溼以幹破。皴染之法,雖有不同,因時制宜可耳。”又說:“齊白石作花卉草蟲,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濃墨破淡墨,少見以淡墨破濃墨。”潘天壽認為用墨:“在幹後重復者,謂之積,在溼時重複者,謂之破。”作畫用破墨法,目的在於使墨色濃淡相互滲透掩映,達到滋潤鮮活的效果。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潑墨

潑墨法創始於唐代王洽,《唐朝名畫錄》、《歷代名畫記》都有記載。王洽喜豪飲,醉後解衣磅礴,激清迸發,用墨潑在絹上,然後根據墨跡的形態,畫成山石林泉,雲雨迷茫,渾然一體,時人稱他為“王潑墨”。

相傳唐代王洽,以墨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圖出雲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觀不見其墨汙之跡(見《唐朝名畫錄》)。

但王洽真跡未傳,能見其真跡這,宋代梁楷是第一位。代表作品《潑墨仙人圖》

唐代張彥遠認為:“潑”不能過甚,有“吹雲潑墨”之說。明代李日華《竹懶畫媵》:“潑墨者用墨微妙,不見筆跡,如潑出耳。”清代沈宗騫《芥舟學畫編》:“墨曰潑墨,山色曰潑翠,草色曰潑綠,潑之為用,最足發畫中氣韻。”

後世指筆酣墨飽,或點或刷,落筆大膽、點畫淋漓、水墨渾融、氣勢磅礴的寫意畫法。行此法,毛筆要大一些。用飽含水的筆頭,蘸上濃淡得宜的墨汁,大膽落筆,點拓出山石的形體。運筆要胸有成竹,輕重得宜,可以重筆,也可有飛白,隨物形而變化,自然可獲得墨色豐富、滋潤生動的效果。 皆謂之“潑墨”。現代亦有以彩色為主的縱筆豪放的畫法稱為“潑彩”。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積墨

中國畫技法名。積墨,即層層加墨。指山水畫用墨由淡而濃、逐漸漬染的方法。這種墨法一般由淡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幹,再畫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覆皴擦點染許多次,甚至上了顏色後還可再皴、再勾、畫足為止,使物象具有蒼辣厚重的立體感與質感。用積墨法,行筆要靈活,無論用中鋒還是側鋒,筆線都應參差交錯,聚散得宜,切忌堆疊死板。要注意第一次墨色與第二次墨色之間的差別,色度的濃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筆痕,不至於幹後糊塗一片。用得好的積墨法始終保持墨的光澤,積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幹後出現灰色的死墨,積墨法就失敗了。成功的關鍵決定於筆法,筆筆有力,行筆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總之,積墨法既要渾然一體,又要有筆跡墨痕可尋,墨色生動,光彩煥發,忌灰暗板滯。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潤而不枯。”元代黃公望《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清代惲格(壽平)《南田畫跋》:“昔北苑嘗寫風溪谷雨,峰巒晦明,樹石林泉,煙霏雲繞。又畫落照圖,近視若無物,遠視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宛有返照之色。巨然宗之,每積墨數十層,空淡若無墨,峰巒雲霧,無跡可尋。”

現代黃賓虹《畫法要旨》:“積墨法以米元章(芾)為最備。渾點叢樹,自淡增濃,墨氣爽朗,此天所不能勝人者。思陵(趙構)嘗題其畫端雲:天降時雨,山川出雲也。董思翁(其昌)書,‘雲起樓圖’,謂元章多鉤雲,以積墨輔其雲氣;至虎兒(米友仁)全用積墨法畫之。”潘天壽謂:“積墨須在雜亂中求清楚,清楚中求雜亂。”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顫筆

中國畫技法名。作畫時畫出一種抖曲顫動的墨線。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鑑》謂:“孫尚子善為顫筆,見於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畫水流、木葉、衣服用顫筆,線條須力求流暢自然、曲折有致,不可流於折若鋸齒、曲如蚯蚓。顫筆出自金錯刀法,北宋《宣和畫譜》謂:“後主(南唐李煜)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宿墨

中國畫技法名。宿墨即隔宿之墨,墨汁存放較久,水分蒸發而濃縮,墨色最黑。宿墨常用於最後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畫龍點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極易枯硬汙濁,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較高的筆墨功夫。

初見於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用墨七法”之說。宿墨是七法之一。指硯中隔宿之墨,當宿墨開抬脫膠之際,既粘而又濃黑,含水旁瀋(漫漶),筆痕猶存,自有一種煙雨絪縕之氣。山水畫家用之以醒畫面精神。現代黃賓虹也將用墨歸納為:“濃、淡、破、漬、潑、焦、宿”,晚年善用宿墨,在濃黑處,再積染一層墨,或點上極濃的宿墨,亦稱“亮墨”。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點簇點垛

中國畫技法名。用筆作點畫而簇聚成物象的畫法。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韋偃居閒嘗以越筆點簇鞍馬,其小者或頭一點,或尾一抹。後多指不用鉤勒的點筆花卉畫法,在江南地區,對隨意揮灑作畫,俗稱“點點簇簇”。

點簇又稱點垛,寫意花卉畫的技法。即不用鉤勒,而以筆端蘸墨或顏色,筆亳落紙突糊鋪開,一筆之中就分濃淡;或先蘸甲色,再蘸乙色,下筆點垛就出現具有甲色、乙色或甲乙混合色。主要用以表現花卉的葉和花瓣。有時也用於大寫意的人物和山水畫。“點垛”,乃江南一帶口語,似從“點擲”一詞變異而來。也有把點垛寫成“點厾(dū)”。

韋偃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僑居成都(今屬四川省),生卒年不詳。官至少監。善畫鞍馬,傳自家學,遠過乃父,與曹霸、韓幹齊名。用點簇法畫馬始於韋偃,常用跳躍筆法,點簇成馬群。其《牧放圖》畫人一百四十餘,畫馬一千二百餘匹。現在傳世的韋偃《牧放圖》,是北宋畫家李公麟臨摹下來的。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點苔

中國畫技法名。用毛筆作出直、橫、圓、尖或破筆(筆毛散開,無一定形式)或如“介”、“個”等字的點子,表現山石、地坡、枝幹上和樹根旁的苔蘚雜草,以及峰巒上的遠樹等,在山水畫構圖經營中廣為應用。歷代畫家重視點苔,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說:“畫不點苔,山無生氣。昔人謂:‘苔痕為美人簪花’,又謂:‘畫山容易點苔難’。”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曰:“古畫有全不點苔者,有以苔為皴者,疏點密點。尖點圓點、橫點豎點、及介葉水藻點之類,各有相當,斟酌用之,未可率意也。”原濟(石濤)則提出:“點有雨雪風晴,四時得宜點, 有反正陰陽襯貼點。有夾水夾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纓絡連牽點,有空空洞洞乾燥沒味點,有有墨無墨飛白如煙點,有焦似漆邋遢透明點,更有兩點,未肯向學人道破,有沒天沒地當頭劈面點,有千巖萬壑明淨無一點 ,噫!法無定相,氣概成章耳。”現代潘天壽補充:“點上積點之法”說:“一,醒目點;二,糊塗點;三,錯雜紛亂點。此三種點法,工於積墨者,自能知之。”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渲染

中國畫技法名。用水墨或顏色烘染物象,分出陰陽向背,增添質感和立體感,加強藝術效果。亦可作“設色”解。清代惲壽平謂:“俗人論畫,皆以設色為易,豈知渲染極難,畫至著色,如入爐鉤,重加鍛鍊,火候稍差,前功盡棄。”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烘托

中國畫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襯托,使其明顯突出。如烘雲托月,以及畫雪景、雨景、霧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鳥和白描人物(現代畫非白描人物也有使用此法者)等,一般採用外罩、圍染的烘托方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拓墨法

古稱“墨池法”。中國畫技法名。始見於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范陽山人於廳上掘地為池,方丈餘,深尺餘,泥以麻灰,日汲水滿之,候水不耗,其丹青墨硯,先後筆叩齒良久,乃縱筆水上就視,但見水色渾渾耳。經二日搨以絹四幅,食頃,舉出觀之,古鬆怪石、人物花木無不備也。”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間,出現試用中國畫水墨傳統結合西方繪畫的光色變化,以紙拓、布拓、水拓等技術,翻印出各種不同的線條或色塊,視其形跡,循其自然,加以筆飾和彩墨渲染,使之呈現毛筆難能達到的某種藝術效果。尚有采用特製的紙筋粗棉紙,先上水墨。然後剔除紙上的粗紙筋,留下未滲的白痕,形成自然而奇妙的山石皴斮(zhuó)。此法過多側重技術手段,有人認為有損中國畫的傳統筆墨,故畫壇行家,褒貶不一。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水法

中國畫技法名。用水與用筆、用墨一樣具有獨特作用。有“水調墨”、“水帶墨”、“水破墨”、“漬水”、“潑水”、“鋪水”等法。使繪畫表現達到“潤含春雨”、和諧畫面、虛實結合等藝術效果。古人作畫在用筆、用墨、用色的同時就注意用水。北宋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中提到:水破墨、是先畫墨。而後破之以水。即水法之一種。米芾父子、徐渭、董其昌、原濟、朱耷等,都善於用水。現代黃賓虹深諳水法,一是用以留水漬,二是用以接氣生韻,三是用以統一畫面。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鋪水

中國畫水法的一種。作畫在全局筆墨將完成,大體已幹之際,再在畫面的需要處敷鋪上一層清水,目的在於使整幅的筆墨趨向統一、和諧。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漬水

中國畫水法的一種。筆端含水,落筆紙上,全筆頭稍作逗留,就留下水漬痕,有漶漫、滲透、用筆多變的韻味。為水法中的重要技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六彩

中國畫技法名。清代唐岱《繪事發微》謂:“墨色之中,分為六彩。何謂六彩?黑、白、幹、溼、濃、淡是也。六者缺一,山之氣韻不全矣!……墨有六彩!而 使黑白不分,是無陰陽明暗;乾溼不備,是無蒼翠秀潤;濃 淡不辨,是無凹凸遠近也。凡畫山石樹木,六字不可缺一。”叄見“墨分五色”。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單線平塗

中國畫技法名。即輪廓鉤線,色彩平塗。若敷施花青色於衣服則全用花青,亦不分濃淡,敷施其他顏色亦然。其特點為單純明快,富有裝飾性,所畫對象的立體感,主要依靠結構與用筆的變化。民間年畫多采用之。現代豐子愷的毛筆漫畫即採用單線平塗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金錯刀

寫字、繪畫的一種技法。《談薈》:“南唐李後主(李煜)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鬆霜竹 ,謂之金錯刀。”《宣和畫譜》:“後主又作金錯刀畫,亦清爽不凡,另為一格法,後主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按《法書要錄》也有金錯刀書一體。李煜書畫,已不存世,而後人頗有仿之者,《圖繪寶鑑》、《東圖元覽》載有:“孫尚子,善為顫筆,見於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

鉤勒、雙鉤、墨分五色、十八描,一共34個技法知識點,這篇講全了

想學習更多書畫知識,就關注仁美大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