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國產片 姜文 婁燁 王寶強 貓頭影 貓頭影 2017-09-17

作者:無恥不混蛋

如果你被越來越低級的國產片噁心到了,差點對國產華語電影喪失了信心,認為國產無好片,是時候,來看一下我們為你揀選的那些看上去相對“高級”的國產華語片。

為何用“高級”這個詞?

我們始終堅持認為(儘管這看起來有些冒傻氣):電影,不應僅僅只是用來賺錢(甚至是洗錢)的玩意(當然,誰也阻止不了幾乎大部分人都在拿它賺錢),它還是某些人一輩子的理想、夢想和歡喜所在。

就是這極少的一部分人,他們在堅持把電影當成一種表達自我的工具,堅持用“電影這種藝術形式”進行嚴肅的思考與創作,敬畏電影、也愛護電影,並堅持用特殊的方式,賦予電影以靈魂和呼吸。我們有責任找到這部分人,保護他們,也宣揚他們,無論你是沉默的普通一名觀眾,還是可以發聲的媒體或是所謂的影評人。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春分沉醉的晚上》劇照

在所有人被金錢、被資本裹挾的時候,依舊還需要一點點堅持,哪怕一點點,也行。

因此,請容許我用“高級”來形容這些人拍攝的電影,他們對待電影,血統純正且靈魂高貴(儘管現在用“靈魂”這個詞,看上去會極易陷入可笑的境地)。在如今華語電影界充斥暴發戶的時候,這些人就是電影界的“貴族”,是“有骨氣”的存在。

高級的華語片,儘管稀缺,也是有的

翻開中國電影史,我們不去說20世紀3、40年代、5、60年代、7、80年代,因為那個時候,電影在主流上還是少數知識分子們自我訴求(包括政治上、思想上)的工具,大體上是好的。比如《小城之春》、《神女》、《城南舊事》、《盜馬賊》這些,“高級”的電影相對普遍。我們只說2000以後的電影。


1.2000年《站臺》

理想澆灌的青春史詩片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那個時候,賈樟柯還是以一名地下電影人的姿態,為文藝青年追捧。

在這部電影中,賈樟柯最早、最敏感且最準確的捕捉到了“改革開放”對小城鎮青年精神世界的衝擊以及社會變革投射在每個人心頭上的陰影。

“一個朋友,普希金”,那個時候,彷彿就是這種調調;一個失戀的男人,喝醉了酒,搬著磚頭,唱“成,成,成吉思汗”。

如果說當下的導演們,把青春片拍成了奇葩的打胎片,把音樂變成了懷舊的標籤,而這部電影,則是一部個人印記下的關於青春的史詩片。

“一切時代的、國家的、個人的鉅變,散開在普通人的生活裡,……中國的80年代就是這樣破滅的,所以,它是史詩!”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而更難為可貴的是,在這部電影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到賈樟柯當時的電影理想。

他堅持以長達154分鐘沉悶且舒緩的方式剪輯這部電影,違反了原來130分鐘的製片要求。

賈樟柯覺得,這沒有辦法。一個導演的責任,就是要講他想講述的東西,如果按照製片人的方式走,那不如讓製片人自己去拍片。


2.2000年《鬼子來了》

中國唯一的抗日反思片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在戰爭面前,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它的反思片。

對於越戰,在美國,是《現代啟示錄》、《獵鹿人》、《全金屬外殼》這樣的無論是在思想高度還是在藝術高度都達到相當高度的越戰反思片;對於抗日戰爭,在中國,更多的是充斥大小銀幕的手撕鬼子片。

因而,姜文的這部電影,會是多麼的難得,甚至讓我以為,這部電影,是中國唯一一部抗日反思片。

誠如姜文自己所言:

這部電影不僅是再現日本軍隊當年的暴行,更是出於一種警世警世的責任。……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愛國警世不需要喚起,只要一個人還知道自己是誰,對自己的人格有一定的尊重,他就會愛自己的祖國。

魯迅對自己民族與文化中某些問題進行諷刺與挖苦,這也是充滿了愛的。

正是姜文這種清醒且冷靜的愛,讓這部“被禁”的電影被捧到了神片的高度,影迷稱之為“國產片最高境界”。

言及此,不由想到去年那部同樣可以看到姜文一如既往對這個民族“有愛”的作品《一步之遙》,卻被眾人稱為爛片,心下略感諷刺的同時,也難免神傷。


3.2003年《盲井》

底層人民電影的所有想象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在中國電影圈,李楊是個比獨立電影人、地下電影人更特殊的“存在”。

從拍攝紀錄片出身,迄今為止,只有兩部《盲井》、《盲山》問世,卻足以讓他在中國電影屆佔有一席之地。

“最具破壞力的民眾只可能發源於被城市浸染的樸素群體,這是城鄉二元對立導致的必然結果。”

這是一部每一箇中國人都該看的電影。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對國人人性刻畫的深度,像一把匕首直擊人心。

影片根據《神木》改編而成,以一種紀實的手法,再現了《神木》這部小說的意旨。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在《盲井》的DVD的封面上寫著:“……可見時代多變,正道傾覆,出手要快要狠才能活下去……結局出乎意料,慘厲絕望之餘,倒尚有一縷人間氣息……。”


4.2003年《鐵西區》

“衰敗與消亡”的危險記錄者

一部長達9個小時的DV紀實影片到底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導演王兵為了這部片子在鐵西區待了18個月,拍了300多小時的素材,再花18個月剪輯出9個小時的成品。

《鐵西區》分為《工廠》、《豔粉街》、《鐵路》三個部分,全部拍攝於瀋陽鐵西區——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重工業區。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王兵於當年進入鐵西區拍攝,所面臨的正是大型國企全面敗落的情形。

就好像多梅尼科·帕伊尼(Dominique Paini)在評價這部影片時所說的那樣:“該片的中心思想即是同時的衰敗與消亡。”

王兵這位魯美(魯迅美術學院)培育出來的電影人,一直以藝術家加純手工業者的標準在要求自己,稱自己:“滿腦子的全是理想,一直在追逐的是藝術、純精神的藝術。”

無論是鴻篇鉅製的這部紀錄片《鐵西區》(讓人詫異的是,這部史詩氣質的電影居然是王兵一個人用DV拍攝而成)還是日後的那部劇情片《夾邊溝》,都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5.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

最憂傷的城市,最好的電影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這是最好的城市,也是最憂傷的城市。”

一部關於南京的最好的電影,也是個人最喜歡的一部婁燁的影片。

凌厲的憂傷在各種大特寫以及不穩定的手持攝影機下,顯示出的粗糙感直逼人心。

靜水中的蓮花,風雨中搖擺的樹,是強化了劇中處處滲透的那種無可名狀的哀傷氣息,還是包容與化解?

相比較《蘇州河》、《夏宮》,婁燁那種急切的想要表達什麼的狠勁不見了,更多的是悲天憫人。

這是部“屬於可以銘記這個時代的電影”,因為這部電影,婁燁足以可以進入大師行列。

電影中那些流淌的詩意,那些關於隱祕的表達,曖昧卻精準。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這部講述同性戀情的故事,在婁燁的處理下,感動的不僅僅只是同性,它感動的是所有人,所有那些能記住“愛的模樣”的人。

有人用批判去迴應時代的痛,有人卻用“感受”來回應,那種莫名的惆悵與感傷,是歐洲式的,也是婁燁式的:就那麼咯噔一下,心就碎了。

值得一提的是,拍攝這部電影時,婁燁因為上一部電影《夏宮》被禁止拍片,因而這部電影是婁燁“冒著風險”偷拍的一部電影。

“你可以阻止我拍片,但是你無法阻止我對錶達的渴望”。


6.2010年《鋼的琴》

比電影更“魔幻”的現實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看了《鋼的琴》,覺得中國電影還是有希望的”;“張猛不僅抓住了大國企破落後的氣質,而且(更為重要地)抓住了東北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和行為邏輯。”

就是這樣一部2011年上映時收穫一遍讚譽之聲的“年度驚喜之作”,然而,極為諷刺的是,不僅在院線上映困難(影片上映日期一改再改,雖獲得媒體搖旗吶喊,卻依舊難以讓觀眾買賬),且當時連拍攝計劃都差點破產(不到5百萬的拍攝成本都籌集不到)。

2000年以來最高級的6部國產片,有一部由王寶強主演!

“《鋼的琴》陷在窘迫的境地裡,在它的背後卻是中國內地電影最近一兩年裡,正在突飛猛進繁榮的傳說:內地全年票房過百億,電影銀幕每天都在增長,投資根本不差錢,差的是好項目……”

這就是一部真正的好電影在中國的尷尬境遇。

如今,我們回過頭來看,當年我們是否沒把票錢貢獻給《鋼的琴》,而是某些現在連片名都想不起的電影。


結語:爛是註定事實

本來打算給這個影單挑選十部電影,但挑來挑去,最終心酸的發現,與其硬湊,不如就選這6部電影。

對待垃圾,或許,人們往往有一種特別的“嗜好”,我稱之為“垃圾上癮症”,也可說是人都有某種“逐臭”的本能。

華語電影,地球人都知道——很爛。

但這種爛的結果,不是某個電影導演、製作人、電影公司的責任,而是我們大家的責任。在我們讓那些“低級”到連拍出來都覺得是“恥辱”的電影,輕鬆竊取大把票房時:爛,就生了根、發了芽,成了一個註定事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