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動畫創作須堅定文化自信

國產動漫 廣電總局 田進 阿凡達 文匯網 2017-05-05
當代動畫創作須堅定文化自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國動畫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故事、形象和審美靈感。”日前在杭州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表示,當代動畫創作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必須把握中華文化的骨骼、血脈、筋絡,積極弘揚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傳承好中華文化基因,用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滋養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外動漫專家學者們圍繞著“溫暖·傳承”這個主題,探討適合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模式,為中國實現動漫強國之夢舉旗幟、把方向、探路徑。

用好的故事傳播核心價值觀

2016年,國產動畫創作生產持續穩定,全年產量12.5萬分鍾,動漫涉及題材更加豐富。“其中最大的亮點是主旋律鮮明,正能量飽滿。”田進介紹,比如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和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扶持,北京、上海、湖南廣播電視臺分別製作的動畫三部曲《最可愛的人》《犟驢小紅軍》《翻開這一頁》,在中央電視臺動漫頻道、少兒頻道展播,讓廣大青少年重溫中國革命史上的難忘歲月,感受了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崇高情懷。

“近兩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舉辦了首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扶持創作活動,全國22個省區市、66所高校動畫專業師生踴躍參與,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藝術性強、弘揚真善美、充滿正能量的優秀動漫作品。”田進說,這些作品以深刻的情節和動人的形象,生動鮮活、潛移默化地反映了當代中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觀。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成風化人,凝聚力量,引導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鈕釦。創作具有鮮明中國風格、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是中國動漫人的重要責任。

當代動畫創作須堅定文化自信

好的作品要有內容和情感

“獅子自2000多年前從西域來到中國,它的勇敢與凶猛就被賦予了保護者的角色,中國許多新老建築的大門口都有一對石獅子,它們到底在保護什麼?”迪士尼中國原創內容總監馬克·漢德勒在論壇上提出問題,隨後他用動畫片作了回答。

在動畫中,名叫“半斤”與“八兩”的兩隻卡通石獅子,與前輩石獅子一起保護了一座金融中心核心區內即將被拆遷的土地廟,石獅子說的一句話贏得了觀眾的掌聲:“保護了它,就保護了我的童年。”動畫片的結尾是溫暖的,土地廟沒有被拆掉,而成為金融城的休閒綠地,孩子們在爸爸媽媽曾經的樂土上愉快地玩耍。“動畫片的故事必須具備內在價值,讓孩子們看過以後明白些道理,你的故事才不是蒼白的。”馬克·漢德勒說。

憑藉《阿凡達》和《奇幻森林》兩次斬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的美國著名動畫導演安迪·瓊斯表示:“好的動漫真正感人的是內容,而不是華麗的特技,那些只是輔助故事的一個手段。所以動漫人要強調耐心與時間,認真地對待我們的創作,不能急於求成。”

上海炫動卡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煒華說,前兩年資本市場對動漫熱情非常高,對動漫來說有很多變現的機會。一些動漫作品貼上傳統文化的標籤,迅速在這個領域實現商業價值,甚至是資本價值,去販賣這些傳統文化。“有的企業為了爭取政府的扶持和補貼,過於追求所謂的主題,簡單地貼上一個標籤完成任務,最終使作品變成一個標籤化的宣傳品,而不是一個有質量的好作品。過度的市場化,造成架空虛脫的現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