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教授曲衛東 膝蓋痛 別忍,得治

訪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教授曲衛東 膝蓋痛 別忍,得治

專家簡介  曲 衛 東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教授。1986年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1991年獲得碩士學位,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壁教授。畢業後一直從事骨科臨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骨關節骨病,對於關節骨病的治療有獨到的見解。擅長人工髖、膝關節置換,關節鏡檢查及治療,頸腰椎疾病,複雜骨折內固定手術。兼任山東省骨質疏鬆專業委員會委員,承擔省科技攻關課題1項,迄今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0餘篇, 主編、參編專著4部。

前段時間老媽打電話來說,膝蓋一活動就痛得厲害,問了她的一些症狀覺得有些像骨關節炎,就讓她去當地醫院骨科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醫生說這是常見的老年病:膝關節炎。隨後開了一些藥,讓她按時服用,如果效果好的話以後要多保護膝蓋,儘量少活動,多休息;如果還是痛,就得進一步治療,或者打封閉(即注射玻璃酸鈉)或者手術治療。因為我媽症狀比較輕,服藥之後效果比較好。後來聽老媽說她的很多老夥伴都有這個毛病,有的比較輕,休息休息就好了,有的比較重,痛得厲害,老媽很慶幸她治得及時,還沒有很痛。之後,為了進一步瞭解這個疾病,記者特地聯繫採訪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曲衛東教授。

採訪開始,曲教授首先給記者做了一個小科普:“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感到膝關節疼痛,尤其上下樓、買菜、做家務、散步、上廁所等都非常不方便,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得了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老百姓口中的骨質增生其實也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較多見。全身多關節都可累及,主要是膝關節、髖關節、手指小關節、肩關節、脊柱小關節。在我國,膝關節處的骨關節炎最常見。

”接著,曲教授用非常通俗的語言給記者解釋“患了骨關節炎後膝蓋為什麼會痛”這個問題。“在兩塊骨頭的接觸面,有一層軟骨起保護關節的作用。人體這臺機器經過幾十年的運轉,關節內的部分軟骨磨沒了,軟骨與骨頭不同,軟骨一旦磨損後很難再生。沒有了軟骨的保護,走路時骨頭磨骨頭,骨頭最外面的骨膜及周圍的滑膜上神經豐富,所以十分疼痛。長此以往,膝關節還會變形。

”患了膝關節炎都有哪些症狀呢?”記者問道。“它的具體表現有5點:①有人表現為膝關節持續鈍痛,有人還有關節腫脹,有人表現為活動時突然劇痛,出現打軟腿;②關節疼痛一般都是活動過多後加重,休息則減輕;③關節疼痛最初為發作性,通常在受涼、過度勞累或輕微扭傷後發作,有的人最初一兩年才犯一次,隨著病情進展發作越來越頻繁,最後變成持續性疼痛;④如果關節在某一位置保持長時間靜止不動,比如久坐幾小時後,開始起身活動時感到關節僵硬,並且伴有疼痛,短時間活動以後僵硬感才消失。⑤大多數人還伴有下蹲困難。長年累月還會出現關節變形,以O型腿最多見。”曲教授解釋道。

“那得了骨關節炎,該如何治療呢?”記者接著追問道。針對這個問題,曲教授接下來給了詳盡的回答。目前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仍然是三角形階梯式治療首先是一般治療。

訪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教授曲衛東 膝蓋痛 別忍,得治

注意保護關節軟骨,儘量避免劇烈、過度及負重的活動,如反覆蹲起、爬樓梯、走遠路、提重物、爬山等,肥胖者要控制好體重。同時,也要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然後是早期患者的藥物治療。

◆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常用的有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等,可以緩解急性期疼痛,效果明顯。但需注意飯後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

◆營養軟骨類藥:常用的有鹽酸氨基葡萄糖片、硫痠軟骨素等,無明顯不良反應,需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有條件者可以長期服用。

◆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它在關節內起潤滑作用,減少磨損軟骨之間的摩擦,同時減輕滑膜組織的炎症反應,從而緩解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最後是手術治療。一是關節鏡下清理術: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但年齡較輕(40~50歲),關節間隙無明顯狹窄,關節力線正常的患者可以選擇關節鏡下清理術。該手術創傷小,住院時間短(5~7天),下地活動快(1~2天),對於大部分患者都能起到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的效果。二是人工關節表面置換術:如果年齡較大(55~60歲),關節間隙明顯狹窄、關節畸形或關節鏡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選擇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這種手術被稱為膝關節成形術,簡單地說,就把壞掉的那層軟骨去掉,換成人造的,中間再加上一個特殊塑料製成的耐磨墊片即可。“該手術目前已經完全成熟,我院常規開展,優良率達到98%以上,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完善和人工膝關節假體工藝的不斷改進,假體的使用壽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採訪最後,曲教授總結道。

訪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教授曲衛東 膝蓋痛 別忍,得治

膝關節成形術 專家為你答疑釋惑

1.需要住院多長時間?做完手術能像正常人一樣活動嗎?

一般來說,膝關節成形術後需住院10~14天,術後2~3天便可以下地走動、上廁所,經過2~3個月的康復訓練後,上下樓、做家務、散步、騎車、游泳、跳舞、旅遊等都沒有問題,完全可以滿足中老年人的活動要求。

2.人工關節使用壽命有多長呢?

只要不感染、不摔折了,可以用15~20年以上,據文獻報道,有的最長用了40多年。

3.手術出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每天做數次特定的鍛鍊,保持膝關節的活動度,加強大腿肌肉力量,逐步增強行走活動的耐力,要先室內,再室外。

◆在膝關節功能沒有達到足夠的強壯和活動度前,暫時不要上下樓梯。出院後應拄雙柺、使用助行器或請他人幫忙,直到能保持平衡,有足夠的力量後才可獨自行走。

◆進行牙科治療前應告知牙醫體內裝有人工膝關節,並在治療後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還應定期抽血化驗監測感染指標,如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等。

◆糖尿病患者應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預防遲發性感染的發生。高齡患者(75歲以上)需常規補充鈣劑、骨化三醇等藥物預防骨質疏鬆,避免摔倒、磕碰等造成關節假體鬆動。

◆定時隨訪,分別於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到醫院隨訪檢查,必要時拍攝X線片。以後每2~3年堅持隨訪檢查。

《家庭健康》雜誌 記者趙國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