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宮廷珍寶,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內掌管營造的機構——造辦處奉旨製作的,還有一些則是逢年節慶典時地方官吏的朝貢品。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在應用上,廣泛涉及宮廷典章禮制、宗教祭祀、日用生活及休閒玩賞等各領域的活動,處處顯示出皇權的至高無上與尊嚴,皇家的雍容華貴與典雅,具體細微地折射出那個時代的風貌。

清代宮廷珍寶在今天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單純的材質與工藝的價值,它們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蘊,是那段歷史的傳神寫照,是民族精神凝結而成的璀璨瑰寶。

鬢邊的奢華—帝后飾品

衣冠服飾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差別的重要標識。清代以滿族服飾為基礎,同時借鑑漢族冠服的形式制定了冠服制度。如皇后著朝服時所戴冬朝冠以薰貂製成,上綴珠緯,貫冬珠,有金鳳、金翟、貓睛石、青金石、珊瑚等為飾。而那些鈿子、扁方、簪釵、手鐲、戒指、牌子,多以金銀、玉翠、珍珠、珊瑚、琥珀、蜜蠟、象牙製成,精工巧致,處處透露出宮廷女性的細膩與燕婉。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翠鐲子,清,一對,直徑8.1cm。

翠鐲子】手鐲翠質。翠色瑩潤,偶有豔綠,水頭足,堪稱“高翠”。鐲呈橢圓形,外側陰刻如同包袱繫結的袱系紋。

鐲,又稱臂環,中國古代男女通用,唐、宋時成為女性裝飾品,清代戴手鐲成為女性時尚。清宮手鐲種類繁多,有玉、翠、瑪瑙、金、銀等質地,有的有鑲嵌。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翠十八子手串,清,周長30cm,珠徑1.2cm。

翠十八子手串】手串由18顆翠珠組成,其間有粉色碧璽結珠兩顆,下結珠與碧璽佛頭相連。佛頭下有金質鈴杵,鈴杵上下穿珍珠,再下有金點翠六瓣式結牌,上嵌紅寶石兩顆,鑽石四顆,正中嵌東珠一顆。結牌下連碧璽墜角兩個,墜角上方穿珍珠和珊瑚米珠。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碧璽帶扣,清,長5.5cm,最寬5.2cm。

碧璽帶扣】帶扣為銀累絲託上嵌碧璽製成。碧璽粉紅色,全透明,局部有棉綹。銀託累絲雙錢紋,環環相套。銀託背後鏨刻小珠紋“萬壽無疆”、“受命永昌”,旁有“鴻興”、“足紋”戳記,中間為細累絲繩紋雙“壽”及雙“蝠”。

碧璽為礦產品,原礦石為六角形的透明柱狀晶體,玻璃光澤,顏色以粉紅色為多,以桃紅透明者最珍貴。

帶扣是腰帶上的裝飾品,元、明時期盛行,但多以玉飾,到清代已很少用。以碧璽製成帶扣尤為少見,更顯珍貴。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翠翎管,清,高7.4cm,徑1.5cm。

翠翎管】翎管圓柱形,中空,一端有半圓形鈕,中穿孔,光素無紋。翠料顏色均勻,水頭足。

翎管是清代官員禮帽上插飾花翎的飾物。清代官員以及宗室成員,如有功勳,皇帝都賜以花翎以示榮譽。花翎為孔雀羽毛製成,插入管內,戴在腦後,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等,三眼最高。翎管的質地有翡翠、白玉、碧璽、琺琅、陶瓷等多種,以翠、玉為最優。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翠鑲金裡扳指,清,徑3.2cm,高2.5cm。

翠鑲金裡扳指】 扳指圓筒形,套有金裡。上端口沿磨平,下端口沿直平,通體光素。

此物是清宮造辦處製造,為皇帝所專用。其翠色純淨,光澤溫婉,為翡翠之上品。

扳指,古稱韘,是扣弓弦的器具,套於拇指之上,防止拉弓時勒傷手。扳指在清代盛行,並逐漸演變成豪官顯貴手上的一種裝飾品。扳指最初多用骨或象牙雕制,清代的原料多選用玉、翡翠或金銀,有的還飾有紋飾和鐫刻詩句。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東珠朝珠,清順治,周長137cm。

東珠朝珠】 朝珠由108顆東珠穿成,以四個珊瑚結珠(亦稱分鑲)等分,結珠兩側穿有青金石結珠共8粒。其中一珊瑚結珠連接綠松石佛頭,以黃絛與背雲相連,背雲上嵌金鑲貓眼石一顆,並將珊瑚雕成蝙蝠形狀製成結牌,有東珠結珠四粒,墜角以金累絲為託,下墜紅寶石一顆。朝珠有紀念三串,每串穿綠松石10顆,墜角為紅寶石,上系東珠結珠各一。

清朝典章制度規定,東珠朝珠只有皇帝和皇太后、皇后在宮中舉行大典時才能佩戴。清代皇室非常看重東珠這種產於東北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的淡水珍珠,曾作出規定,只有宮中可以支配,王侯大臣不得隨意使用。其大而圓者飾於皇冠或朝珠之上,異形珠則用於鑲嵌。據宋蔡滫《鐵圍山叢談》記載,這種珍珠在北宋時期就非常名貴,徑寸者價值二三百萬。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累絲花囊,清,長5.6cm,寬5cm。

金累絲花囊】花囊圓形,分為器與蓋兩部分。器、蓋均以細金絲鏤空累制而成,飾為五瓣花形錦地,其上均有三組點翠花葉紋。花囊上下用黃絲繩穿系大小珊瑚珠及米珠。花囊的開關位於下部。花囊可開合,既可盛放香料,亦可盛鮮花等,香味從鏤空的孔中溢出,是懸掛於腰帶上的飾物。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龍形帽頂,清,長6.5cm,寬3.4cm。

金龍形帽頂】帽頂橢圓形。鏤空鏨一龍紋,龍回首,口銜東珠一顆,四足立於雲中,尾部高高翹起,身前及兩側各嵌東珠一顆。座及邊沿均鏨雲紋。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珀光素扳指,清,高2.5cm,口徑3.2cm。

金珀光素扳指】扳指圓柱形,通體光素無紋飾,深桔黃色,全透明,內含多道冰裂紋。

金珀與琥珀、蜜蠟都是指松樹的脂液被埋藏於地下多年後隨自然條件的變化而形成的固體。金珀因其顏色為金黃色而得名,金珀形成的年份較短,琥珀形成的年份較長,所以有“千年的金珀,萬年的琥珀”之說。

扳指的前身是古代所稱的“韘”。《說文》雲:“韘,射決也,所以拘弦。”可知韘是一種專供射箭拘弦時以保護手指的器具。商代殷墟婦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韘,圓筒狀,一端平齊,一端為斜口,一側面有一凹槽。漢代時玉韘已變成了韘形的雞心佩,到了清代玉韘又演變成圓筒狀、無凹槽的扳指,一般套在大拇指上,僅起到裝飾的作用。扳指在清代大量製作,非常盛行,質地以白玉、青玉、翠玉為多,有的還飾有紋飾和詩句。用金珀製作的扳指極少,且如此晶瑩剔透,非常珍貴。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鑲珠寶帽頂,清,高14.2cm,底徑4.5cm。

金鑲珠寶帽頂】帽頂金質。所分三部分均累絲製成。上端為一朵花形頂託鑲嵌大紅寶石一,中部東珠之下是累絲四龍戲珠,再下端東珠之下圓形底座之上亦為四龍戲珠,底有螺旋圓託。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翠扳指,清,徑3.2cm,高2.5cm。

翠扳指】此扳指翠玉質地。形制為兩端平齊、外周平滑的圓筒。通體光素。

扳指,古稱韘,是扣弓弦的器具,套於拇指之上,防止拉弓時勒傷手,最初多用骨或象牙製作。清代逐漸成為豪官顯貴手上的一種裝飾品,原料多樣,玉、翡翠或金銀為貴重材料作品,有的還飾有紋飾或鐫刻詩句。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桃紅碧璽瓜式佩,清,長3.5cm,寬4.5cm,厚1.1cm。

桃紅碧璽瓜式佩】佩碧璽質,桃紅色。瓜形,瓜身凸雕出葉和枝蔓。佩頂部穿孔系黃絲線,上系鳥形翡翠結珠,結珠上下各有米珠一組。

瓜屬蔓生植物,多籽,寓意“子孫萬代”。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銀點翠嵌藍寶石簪,清,長9.5cm,寬2cm。

銀點翠嵌藍寶石簪】簪身銀質。簪柄有三層銀鍍金點翠蓮花托,一層為覆蓮式,第二層為仰蓮上嵌珍珠一顆,第三層為多層仰蓮上嵌藍寶石一塊。

此簪所嵌藍寶石大而圓潤,成色上佳。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鏨花嵌珠寶扁方,清,長31cm,最寬4.3cm。

金鏨花嵌珠寶扁方】扁方呈長條形,正面鏨刻錦紋,兩邊緣鏨刻五瓣花紋,其上鑲嵌粉碧璽蝴蝶及翠玉枝葉。一端嵌翠玉蝙蝠,兩頭嵌珍珠各一。端頭有“粵東”、“新長興”、“足金”等戳記。

故宮博物院另有一件收藏品,與此為一對。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藍寶石,清,高1.37cm,長2.63cm,寬2.08cm。重13.68克拉。

藍寶石】寶石橢圓形,為經過簡單磨製尚未鑲嵌的裸石。該寶石呈深藍色,清澈透明,品質純正,是藍寶石中之佳品。

藍寶石,礦物名稱剛玉,晶質體,莫氏硬度9,為五種珍貴寶石之一。主要產於緬甸、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地,其中最美的是印度藍寶石,為矢車菊藍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貓睛石,清,高0.69cm,長1.44cm,寬1.06cm。重11.77克拉。

貓睛石】貓睛石呈橢圓形,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光帶閃動,成色上佳。

貓睛石,礦物名稱為金綠寶石。由於其內部含有金紅石的針形內含物或羽毛狀的流體內含物,從適當的角度看,折射光會形成一條明亮的光帶,並可隨光線的移動而發生變化,似貓的眼睛,故名。貓睛石是五大珍貴寶石之一,主要產於斯裡蘭卡、巴西和中國等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祖母綠寶石】

祖母綠寶石,清,高1.26cm,長1.9cm,寬1.4cm。重26.48克拉。

祖母綠寶石翠綠色,玻璃光澤,採用階式變型切磨技術成型。

祖母綠,礦物名稱為綠柱石。由於其晶體結構中含有鉻和釩元素而呈現純正美麗的綠色,被視為寶石中之珍品。上乘祖母綠產於哥倫比亞,其他產地有奧地利、印度、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埃及、美國、挪威、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韋。祖母綠以青翠悅目的色調備受世人喜愛,被譽為五月誕生石,象徵仁慈、信心、善良和永恆。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鑽石,清,一枚直徑1.62cm,厚0.98cm,重16.3克拉;一枚直徑1.43cm,厚0.82cm

鑽石】二枚鑽石均為標準圓鑽,顏色微黃,經明亮式切磨加工,火彩充分展露,為鑲嵌用飾物之上品。

鑽石,礦物名稱為金剛石,屬等軸晶系,莫氏硬度10,透明金剛光澤,在光照下給人以繽紛絢麗之感,是珍貴的寶石中唯一以明亮展現其魅力者。優質或特等至上等的鑽石為無色或接近無色,稱為淨水鑽或水鑽,其他具有深顏色的被稱為豔鑽。鑽石主要產於非洲。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鑲珍珠翡翠戒指,清,徑2cm,面長1.8cm。

金鑲珍珠翡翠戒指】戒箍活口,戒面中間六爪金託嵌珍珠一顆,兩邊分別嵌一枚雕刻成蝙蝠狀的翡翠和紅寶石。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白金鑲鑽石戒指,清,徑1.7cm,面長3.85cm。鑽石重5.58克拉。

白金鑲鑽石戒指】戒指白金箍,戒面嵌鑽石一塊。鑽石切工標準,無色,質地及切工均為上乘。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白金鑲藍寶石戒指,清,徑1.7cm,面長2.09cm,寬0.94cm。

白金鑲藍寶石戒指】戒指白金箍,兩端飾珠紋。戒面四爪託,嵌藍寶石一塊。藍寶石色帶平直,內有液體包體,底部有象鼻眼,原為鑲嵌裝飾件,後改為戒面。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珍珠,清,最大徑均約為3.2cm。

【珍珠】珍珠共三顆,均為超大異型海水珍珠,虹彩光澤。

珍珠為貝類所生,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一般為白色,久用易變黃,故有“人老珠黃”之喻。海水珠大顆粒較多,但不如淡水珠圓。珍珠主要產于波斯灣和中國等地。我國海水珠主產於南海,歷史上著名的有合浦珠。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金鑲翠戒指】金鑲翠戒指,清,通長2.2 cm,徑2.1cm。

來源:故宮博物院 珍寶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一):凝固的禮法規矩—禮儀制度國寶文物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二)清朝皇室宗教信仰的佛教法器文物國寶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宮廷飾品處處透露出女性的細膩與魅力

致力於傳播國內外傳統文化和陶瓷文化,全方位報道傳統文化和陶瓷行業最新資訊和動態。關注頭條號“品瓷中國”,學不一樣的陶瓷文化知識,瞭解最新陶瓷行業資訊! ~點贊收藏 轉發評論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三)從宮廷飾品看女性的細膩與魅力(2)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正品名窯瓷器,請點擊“瞭解更多” 搜索:碗姐說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