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堪列中國古建築之首的金鑾殿
劉認銀
1/15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東方三大殿”之一。
2/15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時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3/15 太和殿前的石雕
4/15 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清朝後期垂簾聽政)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
5/15 太和殿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
6/15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7/15 該殿是明清兩代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屋頂最高,堪稱中華第一殿,由於古時皇帝登基、冊立皇后 、皇帝生辰、冬至等重大儀式都在此進行,因此也是皇權的象徵。
8/15 關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和殿,縱觀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門、乾清門上朝,稱御門聽政,而當有比較緊急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則在乾清宮召見大臣,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上朝的地點也因此變為養心殿。
9/15 故宮現存做工最講究、裝飾最華貴、等級最高、雕鏤最精美的是太和殿中陳設的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它設在大殿中央七層臺階的高臺上,後方擺設著七扇雕有云龍紋的髹金漆大屏風。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間製作的,通高172.5釐米、寬158.5釐米、縱深79釐米。椅圈上共有13條金龍纏繞,其中最大的一條正龍昂首立於椅背的中央;
10/15 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11/15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
12/15 殿內金磚鋪地(因而又名金鑾殿)(金磚是因其打造時所需的錢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內地面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但是金磚並不是用黃金製成,而是在蘇州特製的磚。其表面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
13/15 太和殿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14/15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華麗。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樑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15/15 第一個飾物是一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後修道昇仙。仙人之後是十個小獸: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2017-04-0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