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發生在荊襄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關羽、趙累和呂蒙。原文如下: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關公在荊州路上,進退無路,謂趙累曰:“目今前有吳兵,後有魏兵,吾在其中,救兵不至,如之奈何?”累曰:“昔呂蒙在陸口時,嘗致書君侯,兩家約好,共誅操賊,今卻助操而襲我,是背盟也。君侯暫駐軍於此,可差人遺書呂蒙責之,看彼如何對答。”關公從其言,遂修書遣使赴荊州來。卻說呂蒙在荊州,傳下號令:凡荊州諸郡,有隨關公出徵將士之家,不許吳兵攪擾,按月給與糧米;有患病者,遣醫治療。將士之家,感其恩惠,安堵不動。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忽報關公使至,呂蒙出郭迎接入城,以賓禮相待。使者呈書與蒙……(呂蒙)遂設宴款待,送歸館驛安歇。於是隨徵將士之家,皆來問信;有附家書者,有口傳音信者,皆言家門無恙,衣食不缺。使者辭別呂蒙,蒙親送出城。使者回見關公,具道呂蒙之語,並說:“荊州城中,君侯寶眷並諸將家屬,俱各無恙,供給不缺。”公大怒曰:“此奸賊之計也!我生不能殺此賊,死必殺之,以雪吾恨!”喝退使者。使者出寨,眾將皆來探問家中之事;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呂蒙極其恩恤,並將書信傳送各將。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在樊城被徐晃擊敗後,被迫南撤,打算返回荊州,但卻突然得知荊州已被呂蒙佔領。關羽不知所措,向趙累問計。趙累認為應該派人前往荊州責備呂蒙,看看呂蒙如何應對。不過,當關羽的使者來到荊州後,受到了呂蒙的隆重接待。關羽將士的家屬聽說使者到來,紛紛寫下教書將其轉交。同時,這些家屬又告訴使者,所有家眷都受到了呂蒙的保護和優待。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荊州的情況報告給了關羽。關羽大怒,認為這是呂蒙的奸計。但眾將士收到家書後,頓時失去了鬥志。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關羽口中的“如之奈何”, 意為怎麼辦。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小說中提到的關羽在南撤途中派遣前往荊州之事,是歷史的真實。據《三國志•呂蒙傳》載:“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羽人還,私相參訊,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鬥心。”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不僅奪取了荊州數郡,還從孫權手中借得了南郡,並將江陵作為荊州的州治。關羽鎮守江陵十年時間,期間多次擊敗曹魏的進攻,力保荊州不失,可謂是軍民一心。為何呂蒙奪取江陵後,當地百姓卻並未群起反抗呢?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原因其實很簡單,呂蒙奪取江陵後採取了一系列安民措施。《三國志•呂蒙傳》載:“蒙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憮慰,約令軍中不得幹歷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飢寒者賜衣糧。”這一招的確厲害,瓦解了關羽的軍心和士氣,為後來殲滅關羽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至於小說中提到趙累,這個人人物在漢末三國曆史上真實存在,但有關他的記載很少。《三國志•吳主傳》載:“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三國志•潘璋傳》載:“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至於趙累籍貫在哪兒、有何其他事蹟,並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在關羽南撤的隊伍中,除了關平、廖化和趙累這幾位武將之外,還有一位謀士。這個人名叫王甫。據《三國志•楊戲傳》載:“國山名(王)甫,廣漢郪人也。好人流言議。劉璋時,為州書佐。先主定蜀後,為綿竹令,還為荊州議曹從事。隨先主徵吳,軍敗於秭歸,遇害。”


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唯有這個人突圍成功,結局依然悲慘


從這段記載來看,這位王甫原本是劉璋的下屬,後來歸順劉備,被封為綿竹縣令。此後,王甫被劉備調往荊州擔任議曹從事。荊襄之戰期間,關羽、關平、趙累等人先後被俘遇害,只有王甫神奇地衝出包圍圈回到蜀漢。最終,王甫在夷陵之戰期間被殺,還是倒在了荊州境內,結局依然非常悲慘。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