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與小僧尼生下孩子,惹怒村民要火燒庵堂,老僧尼手提菜刀阻擋

觀音 北宋 佛教 故事 凌寒花枝俏 2018-12-03

北宋宣和年間,秋末的一個深夜,有位讀書人從寧波城匆匆往鄉下趕路,行至一座小石橋上,他突然被眼前美麗的夜色吸引住了:皓月當空,廣袤的田野中一條蜿蜒的小石徑連著一座小石橋,平靜如鏡的河水浮著明月。他的身影剛好與皓月依依相伴。夜沉寂無聲,那幅“觀月圖”是那樣清淨。

秀才與小僧尼生下孩子,惹怒村民要火燒庵堂,老僧尼手提菜刀阻擋

秀才久久不願離去,索性在小石橋上坐了下來觀月。秀才這一舉動剛好被不遠處小庵中一僧尼看在眼中。僧尼以為這過路人可能是碰到什麼煩心事,一時想不開,要在此投河尋短見。於是她急忙奔出庵堂來救人。

“這位相公,人生在世終有不順心的事,請你切莫太在意,家中父母還等著你,現在夜深天寒,還請你到小庵暫歇後,再回家吧。”因救人心切,僧尼來到這秀才身旁又拉又勸。

秀才與小僧尼生下孩子,惹怒村民要火燒庵堂,老僧尼手提菜刀阻擋

“錯矣,錯矣,謝謝你的好心,此時此刻我豈能離去。”秀才的心早被美景迷住,他頭也不回連連擺手說。“錯了就錯了吧,誰人沒有受到過挫折,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夜你一定要聽我的,趕緊去庵堂暫歇。”僧尼平日裡常聽師父說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今晚無論如何她一定要救下他,於是管不得他願意不願意,拼盡全力邊勸邊將他強拉進了小庵。

僧尼給他倒茶端椅甚為熱情,又是好言相勸。秀才這才明白她誤會了他,見僧尼心地善良又那樣熱情,他深深被感動了。在後來的接觸中,秀才發現僧尼不但年輕美貌而且聰明賢惠,不覺愛上了僧尼。

秀才與小僧尼生下孩子,惹怒村民要火燒庵堂,老僧尼手提菜刀阻擋

庵中還有一位當家師太,她倒也開明,見秀才與小僧尼卿卿我我,有相愛之心,真情難得,何況小

僧尼還年輕,還俗改嫁也是情理之中。於是她寬容支持他倆,並對外守口如瓶。就這樣,秀才與僧尼在小庵中祕密恩愛地生活了一年。

第二年,僧尼生下個兒子,這下如紙包火,再也瞞不了周圍的民眾。特別是小庵堂旁的村中老族長,他震怒了,庵堂本是清淨的佛門之地,豈能壞了清規戒律。於是他帶了村民前來興師問罪,說是要將秀才與小僧尼一同送官府法辦。

師太老僧尼出庵堂求來人能寬恕放過他倆,老族長與村民不但堅決不答應,而且放出狠話,說是若不趕快交出秀才與小僧尼來,他們就要入庵堂搜查,如若老尼膽敢再窩藏此二人,他們就一把火燒了庵堂。

秀才與小僧尼生下孩子,惹怒村民要火燒庵堂,老僧尼手提菜刀阻擋

老僧尼被逼無奈,只得手提菜刀橫在小庵堂門前以自殺阻攔他們入內。就在雙方僵持之時,突然天空烏雲密佈,一場大雨夾著冰雹瓢潑而下,大雨澆滅了村人手中的火把,冰雹砸得他們頭破血流四散逃奔。

事後,村人心有餘悸地回憶道:“這可能是天意。天意不可違,我們以後千萬別再去驚擾那僧尼了。”有的更將此事說得活靈活現:“那天我隱約看見天空雲彩中坐著一尊觀音菩薩,她怒目相視,拂塵一揮便是大雨冰雹潑向我們,這是觀音菩薩顯靈在護佑那僧尼。”

秀才與小僧尼生下孩子,惹怒村民要火燒庵堂,老僧尼手提菜刀阻擋

經過這場風波,小庵堂周邊漸漸平靜下來。

幾年後,秀才考中了舉人要到外地做事,老師太准許小僧尼還俗,隨他而去。因觀月促成了這一美滿婚姻,離別時秀才揮筆為小庵堂題寫了“觀月庵”三個大字。後來秀才在外地發了跡,回來重修了觀月庵與這座小石橋,並將小石橋更名為觀月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