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股份重演10年前暴漲神話

□本報記者 沈右榮

“今年工業碳酸鋰擴產至7000噸,電池級碳酸鋰技術上已過關。”針對近期市場爆炒的電池碳酸鋰概念股,9月25日下午,鹽湖股份(000792.SZ)證券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明確表示。

近期,鹽湖提鋰主題大熱,鹽湖股份躍升為明星企業,成為眾多資本追逐的焦點。

二級市場上,其股價從今年7月份的9.45元猛升至9月21日的19.66元,短短兩個月暴漲了108.04%。

值得一提的是,鹽湖股份如今的情形與10年前爆炒鉀肥相似,彼時,鹽湖股份股價暴漲超20倍。熱點過後,煙花散盡,股價暴跌八成。

業內人士表示,鹽湖股份的電池級碳酸鋰量產需要一個過程,且存在不確定性,其股價暴漲更多的是炒作。

百餘家機構爆炒,股價兩個月翻倍

9月25日,A股大盤低位調整,板塊盡墨。此前被熱炒的鹽湖提鋰主題中,冠農股份、西藏礦業均大幅下跌,唯有鹽湖股份一枝獨秀,逆勢大漲3.47%,盤中漲幅更是高達8.47%。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6年底開始,鹽湖股份股價持續下跌,從21.46元一路跌至今年6月16日的14.67元,半年跌幅為31.64%。6月19日,公司實施分紅送股後,股價依舊延續下跌走勢,至7月18日,盤中最低價9.45元,創下11年來新低。此後,股價走勢反轉,一路高歌猛進,至9月21日,最高達到19.66元,漲幅高達108.04%。

股價大反轉源於鹽湖提鋰概念大熱。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近年來供應量未增長。鹽湖股份宣佈生產鉀肥後的老滷中提煉電池級碳酸鋰,被市場看好。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鹽湖股份股價暴漲也與機構追捧密切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共有111家機構持股鹽湖股份,較一季度的6家猛增了106家,此外還有4家增持,僅有1家減持。

不過,鹽湖股份的股價卻與業績嚴重背離。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6年,鹽湖股份淨利潤持續大幅下滑,分別為5.59億元、3.41億元,下滑幅度為57.08%、38.95%,今年上半年更是大幅虧損,其淨利潤為-5.23億元,同比暴跌258.64%,創下上市20年來的首個半年度虧損紀錄。同時,公司去年以來的營業收入也是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為50.65億元,同比下降3.94%。

是否實現量產尚存不確定性

支撐鹽湖股份股價暴漲的鹽湖提鋰概念是否實現量產尚存不確定性。

在深交所互動交易平臺上,投資者對鹽湖股份何時能生產出電池級碳酸鋰高度關注。鹽湖股份在交易平臺上回複稱,藍科鋰業生產碳酸鋰的原料是公司鉀肥生產後的老滷,目前生產的是工業級碳酸鋰。待藍科鋰業填平補齊項目完成後,會通過工藝技術完善程度逐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

9月25日下午,鹽湖股份證券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電池級碳酸鋰在技術上已過關,已經有測試小樣出來。按公司全年的生產計劃,碳酸鋰產量為7000噸,其中,6000噸為工業級碳酸鋰,另外1000噸為電池級碳酸鋰。而在去年,碳酸鋰的產量為5000噸。

該人士再三向長江商報記者明確表示,目前電池級碳酸鋰的技術已經過關,只是尚未正式生產。

有研究報告稱,從工業碳酸鋰到電池級碳酸鋰,提煉的成本不會低,從實驗室到實現量產還有一個不短的過程。即便實現量產了,能否獲得穩定可觀的利潤,還難以確定。

有人士表示,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處於高位,可能存在產業鏈有供應商或者貿易商囤貨。在其看來,未來,動力電池級碳酸鋰有可能主要從鹽湖提鋰技術中提供,但目前的鹽湖提鋰技術並沒有成本優勢,真正實現鹽湖提鋰的量產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此外,目前來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高,不排除鹽湖股份的電池級碳酸鋰量產後價格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警惕10年前暴跌情形重演

鹽湖股份股價暴漲的神話不是首次出現,而是10年前的重演。

一名資深投資者向長江商報記者回憶,10年前,鹽湖股份(彼時名為鹽湖鉀肥)也是宣佈進行鉀肥的研製生產,當時國內鉀肥主要靠進口。鹽湖股份宣佈這一消息在資本市場引起轟動,導致其股價暴漲。

數據顯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4月17日,鹽湖股份從4.29元起步,一路最高漲至103.94元(前復權,下同),漲幅高達2322.84%。

公開資料顯示,彼時,鉀肥市場價格高,市場需求旺盛。然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隨著需求萎縮,價格一路下跌。

鉀肥價格大幅下跌,鹽湖股份的股價也持續下跌,雖然期間完成了與鹽化集團的重大資產重組,但到2013年,股價跌至15元左右,相較高峰跌去了八成。

昨晚,一券商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需要警惕鹽湖股份10年前股價暴跌的悲劇重演。在其看來,目前,鹽湖股份股價暴漲炒作的成分過重,一旦實現量產不達預期,或者跟此前的鉀肥價格一樣大幅下滑,同樣的悲劇就較難避免。

針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會下滑及10年前悲劇重演的質疑,上述鹽湖股份證券部人士稱“不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