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賽季的中超已經打了11輪,各隊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與此同時,各支球隊在比賽場上場下的新聞也不少。尤其是廣州恆大,19賽季的聯賽還未開打就已經新聞不斷。先是以標準的2000萬白菜價從中超中甲球各隊買入了韋世豪、張修維、高準翼、劉奕鳴、何超等五名年輕國腳,引發了全國球迷的熱議;接著,卡納瓦羅違反恆大每場只能上兩外援的隊規,在與武漢卓爾的比賽中派上了三名外援,再度引發了全國球迷的討論;最近,本賽季剛剛被租借給帕爾梅拉斯的高拉特迴歸恆大又成為了新聞焦點。

粵媒稱恆大全華班指日可待,如此“全華班”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昨天,廣東深圳某紙媒撰文稱:“中國歸化球員,高拉特是最好的風向標。恆大老闆許家印在2017年提出的“全華班”並非不可實現,在高拉特、布朗寧、羅貝託蕭等球員歸化成功後,加上隊內的國腳球員,完全可以在2020年實現全華班的目標。”

這裡,筆者不想討論恆大1個億打包5位年輕國腳的問題。畢竟就算恆大想買,如果球員所在俱樂部不肯賣,這些生意也談不成。至於這裡面有沒有足協插手的因素,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而卡納瓦羅違反隊規一場比賽派上三名外援一事,筆者倒覺得不必上綱上線,一場比賽只能上兩名外援的規定是恆大內部的規定,而非足協的,卡帥這麼做並沒有違反中超聯賽的外援政策。而且,說的直白些,卡納瓦羅只是一個打工的。事先不跟老闆請示,他敢輕易冒著風險做出這個決定嗎?畢竟,他在之前已經被恆大解僱過一次。但歸化高拉特組成全華班這個事,筆者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一說。

粵媒稱恆大全華班指日可待,如此“全華班”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眾所周知,現在國足的水平是越來越差。連以前被認為是送分童子的泰國和越南都已經踢不過了,各個級別的國家隊都曾輸給過這兩個對手。如此這般,中國隊離打進世界盃的夢想是越來越遠。這個難題,即便是世界名帥意大利人裡皮也無法解決。為了儘快提高國足的水平,足協出臺了歸化球員政策。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等三支中超球隊成功歸化了4名球員,他們分別是:李可、侯勇勇、錢傑給和周定洋。另外,正在辦理歸化手續的球員還有恆大的布朗寧和羅伯特-蕭。

粵媒稱恆大全華班指日可待,如此“全華班”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目前,中超已經規劃成功的4名球員都有華裔血統。李可、侯勇勇、錢傑給都是母系華裔血統,周定洋是父系華裔血統。而現在歸化呼聲最高的埃爾克森、費爾南多斯以及高拉特都是巴西人。沒有華裔血統。因為他們在中國定居已經滿5年或即將滿5年且沒有入選過本國各級別的國家隊,所以符合歸化條件。

粵媒稱恆大全華班指日可待,如此“全華班”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說回恆大,2011年恆大升入中超,依靠著金元政策大肆燒錢,向其他俱樂部瘋狂挖角,組成了豪華的球隊陣容。進入中超第一年就獲得了聯賽冠軍,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連續7年奪得中超冠軍,成就了一番霸業。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其他俱樂部不得不也學習恆大模式,通過燒錢來提高球隊實力,其中上海上港是燒錢最狠的俱樂部之一。終於,在2018賽季上港終結了恆大聯賽7連冠的紀錄,成為了中超冠軍新貴。

粵媒稱恆大全華班指日可待,如此“全華班”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如今,恆大已經不能通過燒錢來保持自己在中超的統治地位,而且老闆許家印又提出了2020年全華班的口號。即便是低價買入了多名年輕的國腳,但以目前這批國內球員的實力還不足以讓球隊再次稱霸中超。但如果能夠通過歸化一批高水平外籍球員提高球隊實力,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但筆者認為,如果歸化非華裔球員這個口子一開,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快速提高俱樂部乃至中國國家隊的實力,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卻是弊大於利。如果有一個俱樂部可以這麼做,那麼其他有條件的俱樂部也可以跟風學習。試想,在未來的中超聯賽賽場上,場上22名球員有一多半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歸化球員,俱樂部球隊成了僱傭軍軍團,這樣的中超聯賽看著還有意思嗎?另外,如果俱樂部可以通過歸化球員的方法快速的提高球隊實力,還有誰會去花錢費力的培養國內青年梯隊?可以說,這樣做只能讓我國本來就已經非常薄弱的青訓體系再次受到致命的打擊。

粵媒稱恆大全華班指日可待,如此“全華班”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因此,筆者希望中國足球的決策者對於歸化球員的政策三思而後行。另外,許老闆不要為了實現一個當年誇下的海口而輕易改變足球的玩法。由一堆外籍歸化球員組成的全華班不是真正的全華班,這樣所謂的全華班只能讓人貽笑大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