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廣州 珠江 建築 交通 有料財經 2019-04-21

在中國近年的網絡上有這麼一個笑話:中國最富有的漢字是“拆”!意思就是誰家牆壁上要是被畫上了一個大大的“拆”字標誌,意味著這家人很快就會有很大一筆錢了。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隨著城市的舊城改造和棚改工作持續推進,但是在這過程中,也產生了一批主要因為賠償金問題而不願意搬離的“釘子戶”。

在廣州,也有不少奇特的“釘子戶”,比如,像下面這樣,整棟樓已經被拆掉了半邊卻依然還有人居住的冼村。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位於廣州CBD珠江新城內的冼村,是非常奇特的“釘子戶”,在已經被拆了一半的舊樓旁邊,就是廣州頂級寫字樓最密集的珠江新城CBD。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在廣州洲頭咀隧道,經過洪德路一帶的鬧市中心區,還有這麼一座8層高的“釘子樓”也非常地奇葩。如果從高空俯視下去,可以發現這棟樓正被立交橋團團圍住: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屹立在立交橋圈中的釘子樓

2015年,在洲頭咀隧道的規劃圖裡,這棟樓本來是要被拆遷的,廣州市政府擬在這裡建造立交橋。經過協商,該樓裡的大部分居民都接受補償並已經早早搬離了,只剩下現在的兩戶人家還不肯接受搬遷補償協議,至今仍然不肯搬走。下圖是之前本地媒體採訪過的“釘子戶”郭先生一家人: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大約在五六年前,郭先生一家開始和拆遷辦談搬遷賠償事宜,因為一樓曾是木材廠的倉庫改造而成,不能享受“房改房”政策,只能賠償相同面積的一套房,就一直沒有談攏。

最後廣州市政府決定不再進行勸說和追加補償條件,乾脆這棟樓......就......不......拆......了!最終也形成了這道奇特的“風景”,這棟“圈中樓”儼然成為了廣州市一棟“地標”性建築。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由於該立交橋的繞道改建工程已經竣工並且通車多年,如今廣州市政府並不是特別有迫切的需要去立即拆除掉這棟“釘子樓”,這幾戶“釘子戶”想索要高額的賠償願望落空,還得每天承受車流的噪音。

最悲劇的釘子戶,索賠不成反而每天承受噪音滋擾

由於目前立交橋360度無死角地緊緊圍繞著這棟“釘子戶”樓,而且身處鬧市車流不息,居住在裡面將會面對嚴重的車流噪音問題。但是廣州市政府還是非常貼心的,因為擔心這座立交橋繁忙的交通會為這棟樓裡的居民帶來噪音,特意在這棟樓房外貼上了一層隔音板。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搬走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