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7、選股方法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7、選股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8、板塊輪動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7、選股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8、板塊輪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7、選股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8、板塊輪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止損是個天大的問題,因為股市處處有風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止損的武器。止損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大師和股神們的問題,無論是股票大作手李費佛,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也常常面對止損問題,而一旦疏忽、僥倖、漠視止損,其下場同樣會遭受失敗,甚至是破產和自殺。

李費佛、陳久霖、濱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損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於止損的索羅斯又是另外一種風光,止損讓他一次次劫後餘生。會不會止損、重視不重視止損,是決定投資命運和最終結局的大事。

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我覺得止損是股市第一重要的問題,它甚至比會買更重要,因為止損本質上是對股市的敬畏、對不確定性的承認、對市場的尊重。會不會買只是我們能賺多少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止損卻是我們能虧多少的全部因素,賺多少還取決於市場,虧多少幾乎全部取決於自己。

我認識一個高手,他的觀點是止損永遠正確,哪怕事後看是錯誤的。一開始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極端,後來我慢慢悟道這個提法其實很深刻,是參透了股市玄機之後的肺腑之言,是大徹大悟後的覺悟之語。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靈魂深處接納止損,而不是口頭提提。只有接受止損永遠是正確的觀點,我們才能在止損問題上擺脫扭扭捏捏、瞻前顧後和猶豫不決,才能把僥倖、賭一把、再等等、期待奇蹟這些思想從潛意識深處趕盡殺絕,才能建立真正的止損思想。

很多人不願意止損,主要是他的靈魂深處有幾個關過不了:

第一個是僥倖關。

也許再等等就反彈了,也許奇蹟會出現,這幾乎是阻礙止損最大的心理障礙。很多人不願意止損,或者在止損問題上猶豫不定,就是有這個思想作祟。其實,此時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願意開倉嗎?如果不願意,那我就應該止損。

第二個是羞辱關。

萬一止損後大漲,該多麼羞辱呀?絕大多數不願意止損的人都有這種心理作怪。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痛苦遠遠大於在其他股票上賺同等的錢帶來的心理安慰。

所以,股市是反人性的,從止損的心理來看就很明顯。止損後股價大漲,是要承擔重大的心理折磨的,這種折磨具有很大的屈辱感,彷彿自己是笨蛋、智商低人一等。

為了扭轉這個心理誤區,我們應該轉念想下:止損是我們對自己過去的錯誤負責,即使它明天大漲,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它們是兩個邏輯。

而且,止損後還有很多大跌的例子呢,我們為什麼糾結在止損後大漲的幾個股票上呢?止損後再大漲,那頂多讓我們少賺,而一旦我們不止損則有可能會走上窮途末路,虧掉所有,中石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第三個關是誤解。

典型的有三個“利潤是被頻繁止損止完的”、“止損說明不會買,會買就不用止損”、“止損是沒有本事”,這些流行的誤解讓很多本來就心存僥倖的人找到藉口,荼毒甚深。其實這幾問題都不值得一駁,試問:誰見過止損能把利潤止完的?我見過絕大多數人因為不止損而破產,從來沒有見過因為止損而破產的。我也見過很多會買而不會止損的人,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從來沒有見過善於止損的人最後賺不到錢的。我在前面說過,如果解決了風險問題,利潤將不請自來。

會止損就是來解決風險問題的。真正善於止損的高手,他的利潤是不請自來的。在我看來,止損不是沒本事,而是大本事。這如同兵法上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哪個長勝將軍不是先保護自己不被擊敗然後再去擊敗敵人的?看不起止損的陳久霖爆倉破產了,看不起止損的榮智健謝幕了,這倆人腕兒夠大吧,他們不止損照樣被市場埋葬。

第四個關是死扛。

我已經虧這麼多了,再止損還有什麼意義?說白了,這是麻木,是破罐子破摔。一個股票一旦結束了漫長的盛極行情,其衰落起來會很漫長,會沒完沒了,如果不止損,也許真要把股票留給子孫後代了。

第五個關是不在乎,才虧一點點呢。

這和上面的恰恰相反,上面是虧得太多,這裡是虧得還不夠很多。小虧看起來不要緊,但是很多大虧都是從小虧來的,很多人不止損就是因為一開始是小虧,不屑於止損,後來變成大虧,又麻木了死扛下去不去止損,結果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以上五個關口是阻礙止損的攔路虎,其核心就是不敢直面自己的錯誤,希望以更大的“賭”來掩蓋已經發生的錯誤。

這是股市最可怕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止損也有成本,止損的成本就是萬一止損錯了怎麼辦。很多人不願意止損就是不願意為止損付出哪怕一丁點的成本,希望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所有的好處都佔盡。這怎麼可能?很多人不去止損其實是害怕止損錯誤,而荒唐的是這種人對已經發生的錯誤可以不管不問,反而擔心未來還不一定會就是錯誤的止損。更何況,止損是用來終止錯誤的最好手段。所以,我堅信,止損永遠正確。即使止損錯了,也頂多是少賺,而止損卻可以永恆的避免破產,後者才是股市安身立命之本。

具體到戰術上,建議如下止損:

一,虧損額度達到總資金的5%,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都無條件的止損;

二,行情不好,且走勢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三,走勢看不懂,且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四,買入股票後,沒有實現預期,逐步止損;

五,時間止損,買入後長時間沒有行情,逐步止損;

六,買股的理由不存在了、發生了變化、被澄清,逐步止損;

七,個股虧損額超過30%,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無條件的止損。

90%散戶都輸給了倉位管理?下面分享倉位管理方法:

如何操作股票買賣法——金字塔型買賣法

金字塔型買賣法就是以金字塔作為買賣的準則,針對股價價位的高低,以此種形狀,來適當調整和決定股票買賣數量的一種方法。

金字塔型買賣法分為兩種,即金字塔型買入法和倒金字塔型賣出法。

1、金字塔型買入法

即以正金字塔型(正三角形)形狀買入股票,每次逐漸減少購買量。股價最低時,買入數量較大,然後隨著股價逐漸上升,購買的數量也隨之減少。

如下圖所示,某投資者預測某種股票會上漲,於是以每股15元的架構買入800股,待價格漲到每股20元,又買入400股,若股價再漲至25元,且依然上漲,則還能再購買200股,如若還有上漲餘地,可再買50股。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7、選股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8、板塊輪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止損是個天大的問題,因為股市處處有風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止損的武器。止損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大師和股神們的問題,無論是股票大作手李費佛,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也常常面對止損問題,而一旦疏忽、僥倖、漠視止損,其下場同樣會遭受失敗,甚至是破產和自殺。

李費佛、陳久霖、濱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損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於止損的索羅斯又是另外一種風光,止損讓他一次次劫後餘生。會不會止損、重視不重視止損,是決定投資命運和最終結局的大事。

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我覺得止損是股市第一重要的問題,它甚至比會買更重要,因為止損本質上是對股市的敬畏、對不確定性的承認、對市場的尊重。會不會買只是我們能賺多少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止損卻是我們能虧多少的全部因素,賺多少還取決於市場,虧多少幾乎全部取決於自己。

我認識一個高手,他的觀點是止損永遠正確,哪怕事後看是錯誤的。一開始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極端,後來我慢慢悟道這個提法其實很深刻,是參透了股市玄機之後的肺腑之言,是大徹大悟後的覺悟之語。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靈魂深處接納止損,而不是口頭提提。只有接受止損永遠是正確的觀點,我們才能在止損問題上擺脫扭扭捏捏、瞻前顧後和猶豫不決,才能把僥倖、賭一把、再等等、期待奇蹟這些思想從潛意識深處趕盡殺絕,才能建立真正的止損思想。

很多人不願意止損,主要是他的靈魂深處有幾個關過不了:

第一個是僥倖關。

也許再等等就反彈了,也許奇蹟會出現,這幾乎是阻礙止損最大的心理障礙。很多人不願意止損,或者在止損問題上猶豫不定,就是有這個思想作祟。其實,此時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願意開倉嗎?如果不願意,那我就應該止損。

第二個是羞辱關。

萬一止損後大漲,該多麼羞辱呀?絕大多數不願意止損的人都有這種心理作怪。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痛苦遠遠大於在其他股票上賺同等的錢帶來的心理安慰。

所以,股市是反人性的,從止損的心理來看就很明顯。止損後股價大漲,是要承擔重大的心理折磨的,這種折磨具有很大的屈辱感,彷彿自己是笨蛋、智商低人一等。

為了扭轉這個心理誤區,我們應該轉念想下:止損是我們對自己過去的錯誤負責,即使它明天大漲,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它們是兩個邏輯。

而且,止損後還有很多大跌的例子呢,我們為什麼糾結在止損後大漲的幾個股票上呢?止損後再大漲,那頂多讓我們少賺,而一旦我們不止損則有可能會走上窮途末路,虧掉所有,中石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第三個關是誤解。

典型的有三個“利潤是被頻繁止損止完的”、“止損說明不會買,會買就不用止損”、“止損是沒有本事”,這些流行的誤解讓很多本來就心存僥倖的人找到藉口,荼毒甚深。其實這幾問題都不值得一駁,試問:誰見過止損能把利潤止完的?我見過絕大多數人因為不止損而破產,從來沒有見過因為止損而破產的。我也見過很多會買而不會止損的人,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從來沒有見過善於止損的人最後賺不到錢的。我在前面說過,如果解決了風險問題,利潤將不請自來。

會止損就是來解決風險問題的。真正善於止損的高手,他的利潤是不請自來的。在我看來,止損不是沒本事,而是大本事。這如同兵法上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哪個長勝將軍不是先保護自己不被擊敗然後再去擊敗敵人的?看不起止損的陳久霖爆倉破產了,看不起止損的榮智健謝幕了,這倆人腕兒夠大吧,他們不止損照樣被市場埋葬。

第四個關是死扛。

我已經虧這麼多了,再止損還有什麼意義?說白了,這是麻木,是破罐子破摔。一個股票一旦結束了漫長的盛極行情,其衰落起來會很漫長,會沒完沒了,如果不止損,也許真要把股票留給子孫後代了。

第五個關是不在乎,才虧一點點呢。

這和上面的恰恰相反,上面是虧得太多,這裡是虧得還不夠很多。小虧看起來不要緊,但是很多大虧都是從小虧來的,很多人不止損就是因為一開始是小虧,不屑於止損,後來變成大虧,又麻木了死扛下去不去止損,結果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以上五個關口是阻礙止損的攔路虎,其核心就是不敢直面自己的錯誤,希望以更大的“賭”來掩蓋已經發生的錯誤。

這是股市最可怕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止損也有成本,止損的成本就是萬一止損錯了怎麼辦。很多人不願意止損就是不願意為止損付出哪怕一丁點的成本,希望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所有的好處都佔盡。這怎麼可能?很多人不去止損其實是害怕止損錯誤,而荒唐的是這種人對已經發生的錯誤可以不管不問,反而擔心未來還不一定會就是錯誤的止損。更何況,止損是用來終止錯誤的最好手段。所以,我堅信,止損永遠正確。即使止損錯了,也頂多是少賺,而止損卻可以永恆的避免破產,後者才是股市安身立命之本。

具體到戰術上,建議如下止損:

一,虧損額度達到總資金的5%,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都無條件的止損;

二,行情不好,且走勢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三,走勢看不懂,且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四,買入股票後,沒有實現預期,逐步止損;

五,時間止損,買入後長時間沒有行情,逐步止損;

六,買股的理由不存在了、發生了變化、被澄清,逐步止損;

七,個股虧損額超過30%,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無條件的止損。

90%散戶都輸給了倉位管理?下面分享倉位管理方法:

如何操作股票買賣法——金字塔型買賣法

金字塔型買賣法就是以金字塔作為買賣的準則,針對股價價位的高低,以此種形狀,來適當調整和決定股票買賣數量的一種方法。

金字塔型買賣法分為兩種,即金字塔型買入法和倒金字塔型賣出法。

1、金字塔型買入法

即以正金字塔型(正三角形)形狀買入股票,每次逐漸減少購買量。股價最低時,買入數量較大,然後隨著股價逐漸上升,購買的數量也隨之減少。

如下圖所示,某投資者預測某種股票會上漲,於是以每股15元的架構買入800股,待價格漲到每股20元,又買入400股,若股價再漲至25元,且依然上漲,則還能再購買200股,如若還有上漲餘地,可再買50股。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金字塔型賣出法

同理,當股票價位不斷上漲時,賣出的數量應像倒三角一樣逐漸增多,每次都加倍拋出,以便獲取最大利潤。

如下圖,某某投資者預測股價再上漲一段時間後會下跌,則其在價格上漲到每股市價20元時,先賣出200股,待股價升至25元時,又賣出400股,當股價漲至30元時,就將其全部賣出。

"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侷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壞運氣,那隻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

牛散觀察近千位虧損股民心得總結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這8年接觸過很多股民,五花八門,什麼人都見過。可能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不是金融專業科班的人炒股會好一些,或者高學歷的人炒股會好一些,再或者高智商的人會好一些?

很遺憾,我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絕對不是。

我認識公募基金的人,認識經常在電視臺做嘉賓的證券專家,認識國內國外頂級大學的高材,也和稱的上是數學家的教授學者有私交,總之都是各自領域裡非常受人敬仰的精英,但我發現他們在A股交易時也很掙扎,散戶會犯的情緒錯誤他們一樣不少,他們也虧錢,只是虧錢後不好像散戶那樣大聲喊疼,自己忍了。

我認為A股是一個價格投機佔主導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考驗股民的並不是價值發現的能力,而是人跟人斗的技巧,所以數學家、金融專家,很多時候都不如一個心理學家來的有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後來特地去看了一些行為金融學的書,最後總結出股民在做交易時最大的三個心理障礙:沉沒成本、錨定效應、處置效應。

1、沉沒成本

這個詞的知名度很高,因為很多行業都會用到它,主要形容人因為前期錯誤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期行為的心理。上面這句話說的很書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聽就懂。

當你在家裡下載了一部內容很渣的電影,看了15分鐘覺得實在不能忍,你通常會毫不猶豫的關掉播放器,然後刪掉影片文件。但同樣一部電影,你如果在電影院買票進場觀看,你很有可能會一直強忍著把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影之前投入的成本不一樣,在家裡下載盜版除了可以忽略不計的電費網費外沒有成本,而電影票80元一張,你覺得中途退場太可惜了,於是就忍了下來。其實無論你看不看完電影,你的票錢影院是不會退給你的,你堅持看完並不能減少損失,相反,你還得多浪費一個半小時。

買電影票的80元就是沉沒成本,因為你擺脫不了它的影響,額外又付出了一個半小時的代價。

沉沒成本在股市裡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補倉。很多人買股票不會一上來就傾其所有,而是先用小倉位買入,發現被套住了以後,就開始連續補倉,越補越大,最後把所有的錢都買了進去。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因為急紅了眼,還從其他渠道把錢轉過來補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最開始那一小部分被套住的倉位。我在微信都強調過很多很多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彼此獨立的,你買入股票只有一個原因:看好它未來能漲,而不是我前面有被套的倉位想要降低整體成本。這樣一來會像葫蘆娃裡演的一樣,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去救大娃二娃,四娃去救大、二、三娃,最後全部被蛇精拿下。

2、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聽起來依然很書面,但錨定效應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見了,我隨便說幾個。

比如一姑娘25歲時找過一個高富帥,因為情感上的原因沒談成,之後每找一個男朋友都要和那個高富帥比,心想當初那麼好條件的我都沒要,後面要找的最起碼不能比那個差。姑娘沒有看到自己年齡漸大的現實,眼睛就盯著25歲時拋下的那個錨,這就是典型的錨定效應。錨定效應在股市交易的時候也很常見,4900點的時候為什麼捨不得賣?是因為看到前幾天5100點的價格,覺得不甘心,心裡想著等漲到5100的那個價格我再賣,結果再也沒等到。

4500點的時候被4700點錨住。

4000點的時候被4200點錨住。

3500點的時候被3800點錨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錨定,一路不甘心。這就是為什麼連續暴跌的時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雞,喪失操作能力,而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如夢初醒,紛紛揮刀割肉。因為一反彈,股價容易達到之前錨定住的位置,於是就很有割肉的衝動。

錨定效應在股市的應用不僅於此,還有股民經常聽到的所謂拉高出貨。中國中車6元漲到12元的時候很多人恐高,不敢買。等中車繼續漲到39,再跌回19的時候很多人就願意衝進去撿便宜。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12元之所以覺得貴,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6元的位置。

19元之所以覺得便宜,是因為心裡的錨拋在39元的位置。

這就是前面講的,人很容易因為近期出現過的一些信號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明白了嗎?

最後再講一個最最最最最最典型的錨定效應,就是成本價。很多股民只要價格低於成本價,處於被套狀態,就捨不得賣出,套的越多這個情況越嚴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軟件是可以修改成本價的,也許哪天你不小心腦震盪,短期內失憶,我這時把你軟件的成本價改低50%,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賣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給你腦袋一錘,然後把成本價改成300%,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

從這個角度看,錨定效應中的人其實沒比猩猩聰明多少。股市跌下去還有可能會漲回來,有些教訓不深刻領悟,下次還會吃虧。

3、處置效應

之前在公眾號上發的一副畫,很粗糙,就用了鼠標和QQ截圖裡的那點簡單工具。發了以後立刻被廣泛轉發,據我觀察大部分人轉發的原因是這張圖當成是一個段子。其實我畫的時候想的比較多,圖裡至少包含了四五個行為金融學原理,沒有經過訓練的散戶至少有80%的交易習慣是和這張圖契合的。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張圖左邊的問題是漲的時候拿不住,稍有有利潤就想立刻賣出鎖定。

這張圖右邊的問題是跌的時候無法接受以虧損狀態賣出,由於缺乏艙位管理,很快就處於滿倉死扛的狀態。

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交易惡習,左邊的惡習決定了你最多隻能在股市裡賺點屁錢;右邊的惡習決定了你遲早會在股市裡虧成狗。

由於最近持續大漲,很多人又開始無法自持,紛紛想要賣出燙的跟烙鐵一樣的股票,美其名曰鎖定利潤,但其實鎖住的是你在這輪行情中繼續獲得收益的可能性。我沒打算預測漲跌,因為我對自己的準確率不是很有信心,但我有把握介紹的交易習慣是正確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這句話,講講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金融行為學裡講過,散戶對踏空的忍耐能力是虧損的2倍,怎麼說,意思是你踏空2萬塊錢的痛苦,和虧損1萬塊錢的痛苦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拿不住盈利股,卻喜歡和虧損股死磕的重要原因,因為人本能地會選擇痛苦更少的那種選擇。

大部分人都買到過牛股,但大部分人都沒拿住牛股,你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過往的經歷,再來判斷一下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炒股就是一場修行

想要高手的水平,首先要有高手的心態。

想要高手的心態,自然要有高低起伏的豐富經歷。

所謂的高手的心態不是寵辱不驚,而是真的已經看淡得失。

內心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這份信仰不是來自於俗世的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交易如棋。

棋是牌面上博弈,更是人心的博弈。

交易也是如此。

投機市場本身沒有輸贏,輸贏自在人心,可是什麼輸贏又有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絕對的輸,什麼又是絕對的贏呢,一筆交易平倉以後你賺了不少錢這算是贏,可是因為做到了及時的止損,只是付出了很少的代價,這算是輸麼?你的對手是市場?是別的交易者?還是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答案市場自己永遠都不會給你,與其糾結於本身就沒有標準的輸和贏,不如專注於對和錯,你可以看淡或者有不同理解輸和贏,但是你騙不了自己什麼是對和錯。

每一個揹負輸贏禹禹前行的交易人,在場一日,糾結一日,痛苦一日,希望一日,恐懼一日,誰不曾在恐懼裡輪迴?誰又不曾在貪婪裡沉淪?誠然敗者有敗者的悲涼,但僅存的那些許勝者,又有幾時可以放鬆片刻的榮光?其實與其說是勝者,真不如說是剩者,沒有誰可以戰勝市場,所謂勝者不過是在大浪淘沙過後懂得了該什麼收斂個性順應市場,學會了怎麼生存的人。

自古得大道的頓悟者,無不是感嘆,看山還是原來的山,看水還是原來的水,所謂經歷和洗禮原來也不過是幫助找回最開始的自己,閱盡千帆,洗盡鉛華,雖然看起來我們還站在原地,但更珍貴的是返璞歸真的初心。

從迷茫痛苦到輕鬆灑脫,再從輕鬆灑脫到迷茫痛苦,循環往復,只有足夠堅韌的交易者才夠資格獲得那非鳳凰涅槃般的平和,波瀾不驚的心態才是時間最難得的幸福。

4321投資理論的意義

“4321”是一種資金運用策略,即用40%的資金做波段、30%的資金做“T 0”(注意引號,不要看漏了,因為有些人經常看漏)、20%的資金做強勢股;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

一、用40%的資金做波段:波段操作分為大波段、和中小波段。

1) 大波段操作一般看大勢而定的,使用指標一般是月K線,KDJ金叉時買入,觸頂回調時賣出。(如下圖)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 中小波段操作一般是根據指標的趨勢來操作。波段操作一般是這樣的,即在指標的底部買入,頂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二、30%的資金做“T 0”: T 0很多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其實相反,因為操作上可以立即反悔。

A股有一個現象,無論股指跌的多凶,收盤與開盤間對個股而言一般影響不大,只要選出次日能漲的品種就可以了,止贏目標是1%,當然需要資金多一點,所以配置到30%。

收盤前買入,次日開盤就跑。操作時最好多開一個賬戶,比如你配置的資金是10萬,只要看到賬戶贏利1000元就立即賣出,把多餘的資金轉回到銀行,不足又從銀行轉回,天天這樣操作,天天交易。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這種操作無法測試收益,只能逐只個股檢查。如上圖紫江企業測試是虧的,實際上是賺了,下面的江西長運也是一樣。

三、20%的資金做強勢股:下面用一隻個股來介紹一下做強勢股時的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00281太化股份11月5日突然大單資金單日流入7434萬,看一看過往從未有過,表明該股強勢確立。而8日開始卻受到大盤的回調(灰色線)拖累,被動下挫,前期建倉資金迅速離場,近期進入的全線被套。15日至23日形成底部,給了我們抄主力老底的機會,買入後借利好連續兩板。

四、10%的資金守重組概念股:這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了,一般地散戶數量指標小於-1或突擊出現較大的負值的中大盤股,這些都有重組可能。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最後,就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控制倉位,一般來說,個人倉位的控制原則有三種:

1)根據資金定倉位。資金量大,儘量不要重倉,尤其不能滿倉,至少不能長期滿倉。資金不多,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底線之內,適當重倉。

2)根據股價定倉位。在基本面未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高位清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切記一味地隨波逐流,頻繁地追漲殺跌。

3)根據點位定倉位。看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小漲小賣、大漲大賣;不跌不買、小跌不買、大跌大買。”

目前A股,選股和買賣時機怎麼決定?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情報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導圖總綱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K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3、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4、切線基礎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5、指標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6、統計分析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7、選股方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8、板塊輪動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止損是個天大的問題,因為股市處處有風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止損的武器。止損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大師和股神們的問題,無論是股票大作手李費佛,還是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也常常面對止損問題,而一旦疏忽、僥倖、漠視止損,其下場同樣會遭受失敗,甚至是破產和自殺。

李費佛、陳久霖、濱中泰男就是栽在止損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善於止損的索羅斯又是另外一種風光,止損讓他一次次劫後餘生。會不會止損、重視不重視止損,是決定投資命運和最終結局的大事。

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學會止損之前,你只不過是在博傻。

我覺得止損是股市第一重要的問題,它甚至比會買更重要,因為止損本質上是對股市的敬畏、對不確定性的承認、對市場的尊重。會不會買只是我們能賺多少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止損卻是我們能虧多少的全部因素,賺多少還取決於市場,虧多少幾乎全部取決於自己。

我認識一個高手,他的觀點是止損永遠正確,哪怕事後看是錯誤的。一開始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極端,後來我慢慢悟道這個提法其實很深刻,是參透了股市玄機之後的肺腑之言,是大徹大悟後的覺悟之語。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靈魂深處接納止損,而不是口頭提提。只有接受止損永遠是正確的觀點,我們才能在止損問題上擺脫扭扭捏捏、瞻前顧後和猶豫不決,才能把僥倖、賭一把、再等等、期待奇蹟這些思想從潛意識深處趕盡殺絕,才能建立真正的止損思想。

很多人不願意止損,主要是他的靈魂深處有幾個關過不了:

第一個是僥倖關。

也許再等等就反彈了,也許奇蹟會出現,這幾乎是阻礙止損最大的心理障礙。很多人不願意止損,或者在止損問題上猶豫不定,就是有這個思想作祟。其實,此時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願意開倉嗎?如果不願意,那我就應該止損。

第二個是羞辱關。

萬一止損後大漲,該多麼羞辱呀?絕大多數不願意止損的人都有這種心理作怪。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痛苦遠遠大於在其他股票上賺同等的錢帶來的心理安慰。

所以,股市是反人性的,從止損的心理來看就很明顯。止損後股價大漲,是要承擔重大的心理折磨的,這種折磨具有很大的屈辱感,彷彿自己是笨蛋、智商低人一等。

為了扭轉這個心理誤區,我們應該轉念想下:止損是我們對自己過去的錯誤負責,即使它明天大漲,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它們是兩個邏輯。

而且,止損後還有很多大跌的例子呢,我們為什麼糾結在止損後大漲的幾個股票上呢?止損後再大漲,那頂多讓我們少賺,而一旦我們不止損則有可能會走上窮途末路,虧掉所有,中石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第三個關是誤解。

典型的有三個“利潤是被頻繁止損止完的”、“止損說明不會買,會買就不用止損”、“止損是沒有本事”,這些流行的誤解讓很多本來就心存僥倖的人找到藉口,荼毒甚深。其實這幾問題都不值得一駁,試問:誰見過止損能把利潤止完的?我見過絕大多數人因為不止損而破產,從來沒有見過因為止損而破產的。我也見過很多會買而不會止損的人,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從來沒有見過善於止損的人最後賺不到錢的。我在前面說過,如果解決了風險問題,利潤將不請自來。

會止損就是來解決風險問題的。真正善於止損的高手,他的利潤是不請自來的。在我看來,止損不是沒本事,而是大本事。這如同兵法上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哪個長勝將軍不是先保護自己不被擊敗然後再去擊敗敵人的?看不起止損的陳久霖爆倉破產了,看不起止損的榮智健謝幕了,這倆人腕兒夠大吧,他們不止損照樣被市場埋葬。

第四個關是死扛。

我已經虧這麼多了,再止損還有什麼意義?說白了,這是麻木,是破罐子破摔。一個股票一旦結束了漫長的盛極行情,其衰落起來會很漫長,會沒完沒了,如果不止損,也許真要把股票留給子孫後代了。

第五個關是不在乎,才虧一點點呢。

這和上面的恰恰相反,上面是虧得太多,這裡是虧得還不夠很多。小虧看起來不要緊,但是很多大虧都是從小虧來的,很多人不止損就是因為一開始是小虧,不屑於止損,後來變成大虧,又麻木了死扛下去不去止損,結果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以上五個關口是阻礙止損的攔路虎,其核心就是不敢直面自己的錯誤,希望以更大的“賭”來掩蓋已經發生的錯誤。

這是股市最可怕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止損也有成本,止損的成本就是萬一止損錯了怎麼辦。很多人不願意止損就是不願意為止損付出哪怕一丁點的成本,希望所有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所有的好處都佔盡。這怎麼可能?很多人不去止損其實是害怕止損錯誤,而荒唐的是這種人對已經發生的錯誤可以不管不問,反而擔心未來還不一定會就是錯誤的止損。更何況,止損是用來終止錯誤的最好手段。所以,我堅信,止損永遠正確。即使止損錯了,也頂多是少賺,而止損卻可以永恆的避免破產,後者才是股市安身立命之本。

具體到戰術上,建議如下止損:

一,虧損額度達到總資金的5%,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都無條件的止損;

二,行情不好,且走勢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三,走勢看不懂,且對我不利時,立即止損;

四,買入股票後,沒有實現預期,逐步止損;

五,時間止損,買入後長時間沒有行情,逐步止損;

六,買股的理由不存在了、發生了變化、被澄清,逐步止損;

七,個股虧損額超過30%,無論任何理由和藉口,無條件的止損。

90%散戶都輸給了倉位管理?下面分享倉位管理方法:

如何操作股票買賣法——金字塔型買賣法

金字塔型買賣法就是以金字塔作為買賣的準則,針對股價價位的高低,以此種形狀,來適當調整和決定股票買賣數量的一種方法。

金字塔型買賣法分為兩種,即金字塔型買入法和倒金字塔型賣出法。

1、金字塔型買入法

即以正金字塔型(正三角形)形狀買入股票,每次逐漸減少購買量。股價最低時,買入數量較大,然後隨著股價逐漸上升,購買的數量也隨之減少。

如下圖所示,某投資者預測某種股票會上漲,於是以每股15元的架構買入800股,待價格漲到每股20元,又買入400股,若股價再漲至25元,且依然上漲,則還能再購買200股,如若還有上漲餘地,可再買50股。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2、金字塔型賣出法

同理,當股票價位不斷上漲時,賣出的數量應像倒三角一樣逐漸增多,每次都加倍拋出,以便獲取最大利潤。

如下圖,某某投資者預測股價再上漲一段時間後會下跌,則其在價格上漲到每股市價20元時,先賣出200股,待股價升至25元時,又賣出400股,當股價漲至30元時,就將其全部賣出。

廣州牛散十年血淚史:把股市變成賭場的,是交易者自己,悟透你將超越95%的股民

越買越少的金字塔型買入法雖然沒有一次全部投入所獲得的利潤大,但卻能大大降低股價下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假如股價再第二次或第三次購買完成後下跌,投資者由於第二次或第三次購入的數量少,也不會有很大損失。同理,倒金字塔型賣出法是把股票在人氣旺盛時拋出,賺取較好差價,且能降低風險。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或看不清圖片,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情報(ystz927),更多後市操作及更詳細的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情報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