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廣東 建築 清朝 歷史 設計 木雕 冷月印記 2019-08-17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置身屋內,猶如走入了迷宮一般,走著走著似乎就找不到了方向。走在巷道之中,可以看到兩座牆壁之間橫有多組木柱子,其主要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防止任何一面牆的傾斜,有很好的防震效果。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置身屋內,猶如走入了迷宮一般,走著走著似乎就找不到了方向。走在巷道之中,可以看到兩座牆壁之間橫有多組木柱子,其主要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防止任何一面牆的傾斜,有很好的防震效果。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內部房屋每進之間都設置有天井,天井下還特別鋪砌了別樣的地磚設計,即使雨水較大也不會讓雨水滲透進房屋內,而且還設置有特別的排水系統,不用擔心大水排不出去的情況,況且在院落內還有許多的水車用來排水。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置身屋內,猶如走入了迷宮一般,走著走著似乎就找不到了方向。走在巷道之中,可以看到兩座牆壁之間橫有多組木柱子,其主要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防止任何一面牆的傾斜,有很好的防震效果。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內部房屋每進之間都設置有天井,天井下還特別鋪砌了別樣的地磚設計,即使雨水較大也不會讓雨水滲透進房屋內,而且還設置有特別的排水系統,不用擔心大水排不出去的情況,況且在院落內還有許多的水車用來排水。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置身屋內,猶如走入了迷宮一般,走著走著似乎就找不到了方向。走在巷道之中,可以看到兩座牆壁之間橫有多組木柱子,其主要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防止任何一面牆的傾斜,有很好的防震效果。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內部房屋每進之間都設置有天井,天井下還特別鋪砌了別樣的地磚設計,即使雨水較大也不會讓雨水滲透進房屋內,而且還設置有特別的排水系統,不用擔心大水排不出去的情況,況且在院落內還有許多的水車用來排水。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細節之處也是非常精美,精美的木雕、磚雕及石雕美輪美奐,讓人大飽眼福,其中眼前這處鏤雕為磚雕,中間雕刻有古錢幣造型的圖案,有招財進寶之意。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置身屋內,猶如走入了迷宮一般,走著走著似乎就找不到了方向。走在巷道之中,可以看到兩座牆壁之間橫有多組木柱子,其主要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防止任何一面牆的傾斜,有很好的防震效果。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內部房屋每進之間都設置有天井,天井下還特別鋪砌了別樣的地磚設計,即使雨水較大也不會讓雨水滲透進房屋內,而且還設置有特別的排水系統,不用擔心大水排不出去的情況,況且在院落內還有許多的水車用來排水。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細節之處也是非常精美,精美的木雕、磚雕及石雕美輪美奐,讓人大飽眼福,其中眼前這處鏤雕為磚雕,中間雕刻有古錢幣造型的圖案,有招財進寶之意。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讓人驚喜的是,從屋內走著走著竟然來到了屋頂,這在我國古建築史上也是少之又少的建築形式,站立屋頂,遠遠望去,一座座房屋整齊有序排列,屋頂上的鳳尾格外引人注目,特色的嶺南建築特色。

"

我國地域寬廣,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各自的特色風情民俗,這其中也表現在建築差異之上,比如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客家人的圍屋、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水鄉古鎮等,建築形態各異,且都有著獨特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座建築有著“清朝古堡”的稱號,其建築形態既保留了傳統的嶺南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客家圍屋建築元素。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眼前所看到的建築群就是“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南江畔的灘塗之上,從外觀看院落牆壁高聳,最高處多達13米,與客家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防盜、防匪的作用,所以當地人將光二大屋稱之為“清朝古堡”,但這並非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而是一所居住著普通百姓的民居建築群。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據悉,光二大屋的主人叫邱員清,在家中排行老二,又因老二禿頂被稱為“光二”,光二大屋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光二大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邱員清與5個兒子歷時十餘年建成而成了這座佔地10畝的大屋,因其建築規模之宏大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且時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光二大屋允許遊人登至屋頂,在屋頂俯瞰整個大屋,可見整個大屋呈四方形,內部為五進五入結構設計,房屋數量非常之多,大小房屋多達136間,其中房屋最高的20餘米,圍牆最高處13餘米,現在看起來依然固若金湯。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有廳堂、客房、倉庫、磨房、密室、晒場等組成,即使遇到匪患侵擾,大門緊閉仍可滿足居住在此人的日常生活。據介紹,光二大屋最興盛的時候曾有700多人在此居住,儼然一個小型王國,不過現在已空無一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除了防盜防匪外,因大屋所處位置位於南江畔的灘塗之上,所以還具有出色的防火、防洪功能,其中防水除了堅固的牆壁外,大門上的可插式三層木板也為防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木板之間放有水、泥土等物質,加之三層木板的堅固性,可以很好的起到抵禦洪水的功效,而且防火同樣出色,可以說光二大屋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集防火防水防盜為一體的大屋。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置身屋內,猶如走入了迷宮一般,走著走著似乎就找不到了方向。走在巷道之中,可以看到兩座牆壁之間橫有多組木柱子,其主要起到了固定作用,可以防止任何一面牆的傾斜,有很好的防震效果。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內部房屋每進之間都設置有天井,天井下還特別鋪砌了別樣的地磚設計,即使雨水較大也不會讓雨水滲透進房屋內,而且還設置有特別的排水系統,不用擔心大水排不出去的情況,況且在院落內還有許多的水車用來排水。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細節之處也是非常精美,精美的木雕、磚雕及石雕美輪美奐,讓人大飽眼福,其中眼前這處鏤雕為磚雕,中間雕刻有古錢幣造型的圖案,有招財進寶之意。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讓人驚喜的是,從屋內走著走著竟然來到了屋頂,這在我國古建築史上也是少之又少的建築形式,站立屋頂,遠遠望去,一座座房屋整齊有序排列,屋頂上的鳳尾格外引人注目,特色的嶺南建築特色。

直擊“廣東第一大屋”,佔地10畝歷時10年建成,曾經住有700多人

如果可以航拍這座建築群的話,可以發現這處建築群中央有一處明顯的中軸線,兩側房屋沿中軸線對稱分佈,這也是我國傳統建築的特色。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這裡?對這裡有什麼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