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角度看,Token 才是區塊鏈的未來

觀點 區塊鏈探長 2018-07-25

Token 原本在計算機網絡中對應的翻譯是「令牌」。這個令牌,其實就是一種權利,或者說權益證明。在區塊鏈行業中,目前使用「Token」這個詞代表權益證明,Token 不僅可以代表貨幣,也可以代表其他任何權益(例如資產、某種權力等)。

Token 與區塊鏈的關係在於:Token 運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信息系統上,就可以實現該 Token 對應權益的自由流動。

區塊鏈是新世界的後臺技術,本質簡單理解就是「信任機制」,沒那麼高深莫測一樣;而通證是新世界的前臺經濟形態,其本質就是「激勵手段」,也沒那麼晦澀難懂。兩件事情完全獨立,兩件事情同樣偉大。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Token 經濟本質上就是指任何權益都可以自由流通的一個經濟系統。

中國最早為區塊鏈搖旗吶喊者,恐怕就是「元道先生」。元道先生的真實身份,是世紀互聯數據中心的創始人、董事長陳昇。早在 2013 年,他就在關注區塊鏈,並最早提出,將「blockchain」翻譯為「區塊鏈」,對應「互聯網」三個字。在元道看來,「通證的意義比區塊鏈還重要。」

以 Token 視角看經濟,Token 是區塊鏈的最佳拍檔。日前,時戳資本發佈了「TOKEN 經濟研究報告」。報告從 Token 的職能與分類,到 Token 經濟的設計思路,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Token 的三個屬性

在 CSDN 副總裁孟巖看來,通證(Token)有三個要素:第一是證,首先要可信;第二是通,能夠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換;第三是要具有經濟價值。同時,孟巖認為,區塊鏈以及加密數字貨幣的投資,目前絕不是大眾應該參與的一個市場。應該由專業人士或者一些合格機構參與,因為他們具備相當的知識和工具以及使用能力。

Token 的神奇在於:Token 可以將實體資產、虛擬的數字資產,通過數字的方式進行記錄。比如,現在已被記錄的,比較常見的有門票、積分、合同、證書、點卡、證券、權限、資質等等。

那麼 Token 究竟是什麼?從定義上看,Token 是一種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意味著現實世界的各種權益證明(股權、債券、積分、票據等)都可以用 Token 形式來表達,放到數字世界裡去流通。但是,如果只是將傳統的實物資產變成 Token 化表達,那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真正有投資價值的 Token,至少是三權合一:第一,物權屬性,代表使用權,可交付產品或服務;第二,貨幣屬性,可流通,至少在生態系統內是硬通貨;第三,股權屬性,可增值,長期收益可期,升值空間較大。

如果非要排序的話,股權屬性第一,物權屬性第二,貨幣屬性第三。Token 模式之下,直接從資產證券化,跨越到資產貨幣化。

能過 Token 的三個屬性,能充分體現出權益承載、智能合約編程、生態激勵三種區塊鏈特性的職能。

首先,Token 是權益證明,而權益可進一步闡述為股權、債權、收益權等資產類權益以及享受服務、使用工具、行使權力等通用型權益。但是,一個項目中並非所有權益都視為同等重要,其中核心資產所對應的權益享有區塊鏈化的最高優先級。

其次,是智能合約編程。傳統貨幣的本質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是銀行賬戶上的數字,而區塊鏈技術中的 Token 則是一串可供編程的代碼,這意味著應用 Token 的物理地域邊界和虛擬行業邊界可以不斷擴張。尤其在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基礎上,Token 的獲得、支付、抵押、轉讓、銷燬等都可以通過提前制定的規則,由代碼自動執行,不需要人為中途干預。

最後,體現在生態激勵上。各國央行作為傳統貨幣的發行方多出於宏觀調控的目的發行貨幣,自身並不會得到直接激勵。不同的是,由於 Token 能夠為項目發起方籌措資金(代幣融資),同時持有 Token 的參與方會得到潛在升值的激勵,Token 在區塊鏈項目中具備著一項重要的職能——生態激勵。

Token 體系設計思路

Token 的三個關鍵點

在設計 Token 經濟體系時,必須圍繞三個關鍵點:建立共識群體、社區活躍度和核心資源權益。

建立共識群體:

Token 經濟體系的設計需考慮形成共識群體的可能性,或參與其他群體的兼容性。共識機制是區塊鏈項目的核心之一,同時也是構建信任的基礎。在區塊鏈項目生態或是 Token 經濟體系中,共識機制需跳出原有狹義領域, 從項目共識升級為生態共識。由於基礎型公鏈的發展日漸成熟,基於此的生態也越來越豐富,因此當整個生態中各個垂直行業、技術擴展以及應用類項目的 Token 均以相同的共識為根基,Token 經濟個體將成為“經濟群體”,獲得更強大的競爭力。

關聯社區活力:

社區活力不僅關乎區塊鏈項目的競爭力,還關乎該項目的反脆弱性。區塊鏈項目中的社區活力包括活躍度、價值觀吸引和內容輸出互動。參與者通過有償或自發地推廣宣傳、建設與維護、參與內容互動等一系列行為提升社區活力,進而促進更多地 Token 流動,提高項目競爭力。同時,意識形態的統一還能有效應對發展過程中的分歧。Token 經濟體系需要識別各類角色的貢獻度以及設立對應的獎懲制度,以建立起有相同共識認可度,積極貢獻並具有歸屬感的社區。

關聯核心資源權益:

核心資源權益是 Token 經濟的真實內在價值,也是激發和激勵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原生動力。同時,Token 經濟體系設計需要結合核心資源在未來的發展情況,是否存在天花板以及如何防止 Token 價值與實際價值的過度脫離。

雖然 Token 經濟體系是區塊鏈項目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但至今仍沒有一套體系能夠完美適用於所有項目。因此,只有不斷總結經驗、修正迭代才能針對特定項目設計出最合適的 Token 經濟體系。

Token 的產出和分配

Token 經濟的成型,第一步需要考慮的是 Token 的產出模式,目前主要有共識機制層面的挖礦和算力節點層面的資源提供(獎勵)兩種方式。主流的共識機制有 PoW (工作量證明)、PoS (權益證明)、DPoS (股份授權證明)、PBFT (實用拜占庭容錯)等;可以提供的資源包括芯片算力、原始數據、存儲空間等。

在基礎的 Token 產出之外,還需要有一部分 Token 預先投入市場作為生態循環的基礎。其主要作用為社區建設、增信措施、提供流通以及金融功能。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分別為:1) 第一次是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的分配;2) 第二次是由政府按照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側重公平原則,通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收支行為所進行的再分配;3) 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動下,通過個人自願捐贈而進行的分配。

按照傳統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政府-道德」的分配邏輯,尊重「效率-公平-自願」的原則,推演至區塊鏈的 Token 經濟體系中,可以得出「項目方-市場-社區自治」的 Token 經濟分配邏輯。解釋如下:

1) 第一次是項目方為了培養拓荒用戶,發展社區,獲得投資而進行的分配,目的是建立區塊鏈生態基礎,使其存在初始流通價值;

2) 第二次是市場在針對不同行業情況,結合區塊鏈項目需求,安全-效率-公平有所倚重下的分配;

3) 第三次是宏觀系統分配,有別於中心化機構,區塊鏈中的宏觀系統是預設的針對極端情況 / 防止惡意參與者的預警機制或應對方案(智能合約)。主要防止的情況有 Token 集中度過高、擠兌與踩踏事件、黑客攻擊、女巫攻擊等等;

Token 代表的權益

Token 的權益,意為 Token 享有的權利及獲得的利益。由於區塊鏈技術的覆蓋範圍能觸達三大產業,Token 承載的權益已經跨越了傳統世界中的多種載體,因此筆者通過歸納總結從金融權益、參與權益、治理權益和通用權益四個分類角度作分別闡述。

金融權益:Token 代表的金融權益有股權、債權和收益權,類比傳統金融產品或金融衍生品,可借用債券、股權、REIT、ABS 等做關聯理解,在此對其概念不作贅述。

參與權益:Token 的參與權益表示區塊鏈生態中持有 Token 的參與者有權利參與或執行項目中的各種行為,包括使用權、流通權、工作權、記賬權及評價權。其中一類比較特殊的優先權,意為某些 Token 所含權重較大,會提供一些優先參與 / 執行的權利。

治理權益:一些區塊鏈項目在發展過程中會存在諸多需要決策的時點,而參與決策的節點相當於承擔了治理項目的職責,他們因此也能得到額外的獎勵。治理權益包括投票權、仲裁權和否決權,均可從傳統商業社會的權益推演而來。

通用權益:通用權益不是具體場景下的權利或利益,而是普適性的,代表著有形或無形資產的證明。例如信用證明、物權和知識產權等。

Token 的權益包含但不限於以上所列權益。Token 可以承載其中某種特定的權益,也可以是幾種權益的集合,取決於 Token 在項目中對應的核心群體以及使用場景。

既然說區塊鏈是一場生產關係革命,那麼 Token 機制就是生產關係革命的最佳落地方案。而生產關係的核心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股權就是最直接的體現,只有觸及到這個點,才算是真正的生產關係革命。


來源 : 鏈內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