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薈聚將落子光谷 先看看這個再考慮要不要在商圈買房

新媒體管家

9月8日下午,武漢市召開世界 500 強與全球知名外企招商大會·外資商會專場,會上共簽約 7 個項目,投資額度 33.83 億美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宜家購物中心東湖項目。有消息指出,宜家購物中心東湖項目打算在光谷做宜家薈聚購物中心和宜家家居,這樣武漢將成為全國第一個有兩個宜家薈聚購物中心的城市。

宜家薈聚將落子光谷 先看看這個再考慮要不要在商圈買房

無論是宜家還是永旺,從來都是熱點話題,一舉一動總能引發關注,引發樓市的連鎖反應,購房者們大多都對成熟商圈帶來的地段升值寄予厚望。其原因在於,在“地段說”影響下,購房者一向將優質地段放在購房需求的首位。所謂的優質地段的標準,往往將交通以及商圈的成熟度作為重要考量。買房要買商圈裡的房子成為越來越多購房者共識。

為何購房者青睞在大型商圈買房?

人群聚集效應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根據媒體報道,瑞典宜家購物中心集團全球總裁傑拉德·格勒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年前位於礄口區的薈聚中心開業的時候,當日客流量達到15萬人次,這一全球記錄至今沒有被打破。武漢薈聚中心在2017年財年全年客流量超過1500萬人。”

宜家薈聚將落子光谷 先看看這個再考慮要不要在商圈買房

大量的人氣帶來大量資源和資金的聚集,隱藏在其中的投資機會,讓人心潮澎湃。這些大型商業綜合體本身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帶來人群大量消費的同時,會刺激周邊補充商業、房屋租賃等需求,輻射周邊物業,引起片區內物業全面升值。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在2017年發佈的《上海中心城區商業中心空間特徵研究》報告顯示,大型商圈不僅對人員流通具有積極作用,還會對周邊房價造成有利影響。

因此,購房者更加青睞在商圈買房。

社區底商日漸豐滿 混合型土地受捧

武漢的商業體發展速度驚人,據媒體報道2017年,武漢預計將有約25個商業綜合體開門迎客,總體量將超過200萬方。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武漢已開業的購物中心數量高達56家,總商業面積達660多萬㎡。而從武漢登記商業面積來看,人均商業超3.1平,是香港的2倍。

宜家薈聚將落子光谷 先看看這個再考慮要不要在商圈買房

從土地市場規劃來看,商業、住宅混合性地塊,也越來越受到青睞,成為市場主流。

從今年上半年出讓的多宗地塊來看,政府在地塊規劃方面的要求更為細緻,許多地塊都本身對商業配比有一定要求。例如,遠洋拿下的歸元寺AB包地塊,規劃要求引入世界500強區域總部,自持20萬方商業10年,漢正街東片規劃要求商務部分不低於30%建築自持運營滿5年以上……

數據顯示,住宅、商服混合型地塊在今年上半年共成交11宗,建築規模達到365.83萬方,超過純住宅用地。

這些數據表明,隨著武漢城市發展的提速,商業配套以後將更為豐富,商業分佈也更為密集,單一商業綜合體的輻射範圍將受到挑戰。

除了商業這些配套不可忽略

所謂好地段的重要因素之一,商圈的重要性應低於交通的重要性。便利的交通可以節省上下班時間成本,同時讓業主更好的享受周邊的商業、醫療等資源配套。逛街、購物、消費、娛樂並不屬於人的基本需求。使用頻次相對較低。

儘管武漢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但目前樓市相當數量樓盤帶有社區底商,能夠滿足業主的日常生活。對於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甚至高於商圈。

宜家薈聚將落子光谷 先看看這個再考慮要不要在商圈買房

然而對於購房者而言,尤其是自住需求的購房者交通、教育、醫療等其它配套的重要性更為顯著。商業配套的可替代性太強,網購、外賣、代購等多種渠道能夠對實體商業的不足形成一定的補足作用。在武漢市場,商業配套從“高大上”的商業中心過渡到“小而精”的社區配套也已經有跡可循。大型商圈式微,社區配套反而有迎頭趕上趨勢。

買房買到商圈裡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宜家、永旺等大型綜合體的落戶必然會對片區產生利好,買房不應該單單隻選商圈旁,應該對周邊配套進行綜合性考量,這才是理智的置業之道。

END

你可能還想看:

金融街控股、香港置地相繼落子 蟄伏多年的青山終爆發?

碧桂園、越秀、統建搶灘三環外 下半年供地重點還在遠城區

石橋永旺開業是否可以逆轉後湖商業困境?

網傳綠城進花山 強強聯合成開發趨勢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樓市消息

請動動手指添加小編微信

小編拉你進入樓市討論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