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
"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碧翰烽/文

企業單位、事業單位,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一個是體制內,一個可能是體制外,即使是在體制內的企業,也和事業單位存在不少區別。

當前,大學生考公務員比較火熱,這其中就包括事業單位。尤其是學校、醫院,以及與機關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更是備受青睞。有的還吸引不少研究生報考。

如果將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進行比較,至少體現在以下區別,使得不少人願意選擇去事業單位。

第一,穩定的預期,不用擔心失業。

事業單位與機關單位幾乎是一樣的,都屬於體制內比較穩定的單位,一旦考入之後,幾乎不用擔心下崗失業的問題,除非自己犯下大錯,或是自己辭職。

企業就不一樣了,還是有市場風險的,今天可能效益很好,明天可能就得破產倒閉,即便是體制內的企業,也有可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難以一世保證。上個世紀很多輝煌的商業、供銷等單位,最終破產改制,或許就是例證。

第二,較好的待遇,不用擔心保障。

應該說,按照正常的工資體系,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是比較好的,甚至於超過公務員。比如教師的工資待遇原則上要超過公務員,特別是高校的教師,工資待遇肯定會超過公務員。再比如醫生的工資待遇,也是比較高的。

在社會保障層面,一般公務員有的,基本上事業單位都會有。只是與公務員相比較,事業單位的從政前途要弱一些,權力相對要小一些。但是這也得分情況,像學校、醫院,以及一些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可能其掌握的權力與資源,並不輸於公務員。

大家想想,一個校長、一個醫院院長,他們的能量在一個地方如何?恐怕根本不遜色於機關的一些領導。

"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碧翰烽/文

企業單位、事業單位,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一個是體制內,一個可能是體制外,即使是在體制內的企業,也和事業單位存在不少區別。

當前,大學生考公務員比較火熱,這其中就包括事業單位。尤其是學校、醫院,以及與機關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更是備受青睞。有的還吸引不少研究生報考。

如果將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進行比較,至少體現在以下區別,使得不少人願意選擇去事業單位。

第一,穩定的預期,不用擔心失業。

事業單位與機關單位幾乎是一樣的,都屬於體制內比較穩定的單位,一旦考入之後,幾乎不用擔心下崗失業的問題,除非自己犯下大錯,或是自己辭職。

企業就不一樣了,還是有市場風險的,今天可能效益很好,明天可能就得破產倒閉,即便是體制內的企業,也有可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難以一世保證。上個世紀很多輝煌的商業、供銷等單位,最終破產改制,或許就是例證。

第二,較好的待遇,不用擔心保障。

應該說,按照正常的工資體系,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是比較好的,甚至於超過公務員。比如教師的工資待遇原則上要超過公務員,特別是高校的教師,工資待遇肯定會超過公務員。再比如醫生的工資待遇,也是比較高的。

在社會保障層面,一般公務員有的,基本上事業單位都會有。只是與公務員相比較,事業單位的從政前途要弱一些,權力相對要小一些。但是這也得分情況,像學校、醫院,以及一些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可能其掌握的權力與資源,並不輸於公務員。

大家想想,一個校長、一個醫院院長,他們的能量在一個地方如何?恐怕根本不遜色於機關的一些領導。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第三,輕鬆的工作,不用擔心任性加班。

雖然要照常上班,甚至也有加班,但比起企業來,可能沒有那麼多的無序加班,尤其不會有“996”的畸形加班文化。即使是醫院,也會實行三班倒,而做到了一定水平、層次的醫生,還是有一定時間相對自由安排的。

所以,加班不會那麼任性。

而與公務員相比較,事業單位的政治壓力不會特別大,不會面臨上級太多的工作壓力。雖然也有這方面那方面的工作壓力,但總之要小一些,至少不會像企業那樣,時常面臨市場效益的激烈競爭與巨大壓力。

有了一定的輕鬆,除了工作之外,就能一定程度享受生活的美好,可以更加休閒一些,可以更好的照顧家庭、照顧孩子,日子過得有品質、有水準。

第四,一定的資源,不用擔心社會地位。

事業單位工作,還是擁有一定地位的。一般事業單位都是處於科技、知識、專業層面的,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像教師、醫生、專業人員,肯定還是某個地方、領域的人才,受到一定的尊敬,也能獲取不少的資源。

特別是當下國家還積極鼓勵事業單位技術人員自主創業創新,可以兼職,也可以停薪留職,這樣的優惠政策,是不少公務員或企業人員難以想象的。

"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碧翰烽/文

企業單位、事業單位,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一個是體制內,一個可能是體制外,即使是在體制內的企業,也和事業單位存在不少區別。

當前,大學生考公務員比較火熱,這其中就包括事業單位。尤其是學校、醫院,以及與機關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更是備受青睞。有的還吸引不少研究生報考。

如果將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進行比較,至少體現在以下區別,使得不少人願意選擇去事業單位。

第一,穩定的預期,不用擔心失業。

事業單位與機關單位幾乎是一樣的,都屬於體制內比較穩定的單位,一旦考入之後,幾乎不用擔心下崗失業的問題,除非自己犯下大錯,或是自己辭職。

企業就不一樣了,還是有市場風險的,今天可能效益很好,明天可能就得破產倒閉,即便是體制內的企業,也有可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難以一世保證。上個世紀很多輝煌的商業、供銷等單位,最終破產改制,或許就是例證。

第二,較好的待遇,不用擔心保障。

應該說,按照正常的工資體系,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是比較好的,甚至於超過公務員。比如教師的工資待遇原則上要超過公務員,特別是高校的教師,工資待遇肯定會超過公務員。再比如醫生的工資待遇,也是比較高的。

在社會保障層面,一般公務員有的,基本上事業單位都會有。只是與公務員相比較,事業單位的從政前途要弱一些,權力相對要小一些。但是這也得分情況,像學校、醫院,以及一些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可能其掌握的權力與資源,並不輸於公務員。

大家想想,一個校長、一個醫院院長,他們的能量在一個地方如何?恐怕根本不遜色於機關的一些領導。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第三,輕鬆的工作,不用擔心任性加班。

雖然要照常上班,甚至也有加班,但比起企業來,可能沒有那麼多的無序加班,尤其不會有“996”的畸形加班文化。即使是醫院,也會實行三班倒,而做到了一定水平、層次的醫生,還是有一定時間相對自由安排的。

所以,加班不會那麼任性。

而與公務員相比較,事業單位的政治壓力不會特別大,不會面臨上級太多的工作壓力。雖然也有這方面那方面的工作壓力,但總之要小一些,至少不會像企業那樣,時常面臨市場效益的激烈競爭與巨大壓力。

有了一定的輕鬆,除了工作之外,就能一定程度享受生活的美好,可以更加休閒一些,可以更好的照顧家庭、照顧孩子,日子過得有品質、有水準。

第四,一定的資源,不用擔心社會地位。

事業單位工作,還是擁有一定地位的。一般事業單位都是處於科技、知識、專業層面的,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像教師、醫生、專業人員,肯定還是某個地方、領域的人才,受到一定的尊敬,也能獲取不少的資源。

特別是當下國家還積極鼓勵事業單位技術人員自主創業創新,可以兼職,也可以停薪留職,這樣的優惠政策,是不少公務員或企業人員難以想象的。

相比企業,事業單位仍有四大好處,不少大學生都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