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50餘年 “寶貝回家”,他們到徐州豐縣認祖歸宗

公為 社會 徐州發佈 2017-04-11

150多位來自福建、香港、澳門、菲律賓等地的李氏族人在豐縣認祖歸宗

跨越650餘年 “寶貝回家”,他們到徐州豐縣認祖歸宗

4月8日上午,在豐縣樑寨鎮李新集村,150多位來自福建、香港、澳門、菲律賓等地的李氏族人聚在一座墳前,在這抔黃土下長眠著他們共同的祖先——徐州李氏一世祖李正居,他們作為李正居次子李賓後代,歷經650餘年的失散終於認祖歸宗,實現20餘代族人“寶貝回家”的願望。

徐州李氏一世祖李正居於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自河北真定縣(今正定縣)遷至徐州西北程子院(今豐縣樑寨鎮李新集村)。李正居生五子——恭、賓、謹、讓、武。歷經繁衍世傳28代,人口約15萬,分佈在蘇、魯、豫、皖諸省七百多個村莊。徐州李氏名人輩出——有徐州唯一的狀元李蟠、兵部尚書李衛、福建督軍李厚基、抗日英雄李雲鵬等。

徐州李氏雖然人丁興旺也有著遺憾——李正居次子李賓失散,每次重修家譜,族人總想尋到這一脈的下落。

遠在三千里外的福建省晉江市石圳的一支李氏族人,歷經650餘年的繁衍世傳26代,族人約2萬3千多人,分佈在晉江、香港、澳門、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

石圳李氏家譜記載一世祖李望山的祖父晦翁公來自碭山但信息不詳。1686年,石圳李氏九世族人李學龍感嘆“子孫雖盛,獨憂來歷之無稽”,1762年,十一世族人李清彥感嘆“所幸者我家先世有譜序具文在焉,然其來歷不明”,可是這支李氏族人從沒停止尋根的努力。

跨越650餘年 “寶貝回家”,他們到徐州豐縣認祖歸宗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2012年,石圳李氏家族組團赴碭山尋親無果而返。當年4月,他們抱著不找到根誓不返鄉的決心再赴碭山。

安徽碭山與豐縣接壤處綿延百里,有一萬多徐州李氏族人分佈在碭山的58個村莊裡。豐縣的李氏族人得知石圳李氏到碭山尋根遂派人對接,雙方交換族譜,各自返回細查。

經過5年的研究、會商,雙方一致確認石圳李氏始祖望山公之祖父晦翁公為徐州隴西堂一世祖正居公(七公)派下二房二世祖(李賓)。

徐州李氏宗親代表李家躍說,歲月久長、天各一方,但我們對失散親人的牽掛從未消散,二房親人回家是家族幾百年來的盛舉,我們多年的期盼終於夢圓。

旅菲石圳宗親會長李天基為家族出這麼多名人而自豪,表示將把家風以及親情帶給在菲律賓的兩萬多族人。

對於這次跨越650年的“寶貝回家”,徐州李氏20世族人李鴻民感慨地說:“石圳李氏宗親百折不撓的尋根經歷,體現中華族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明宗親、知世系,不忘家族之一脈相承,不忘民族之血肉相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特質,這些特質將為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4月8日上午,在豐縣樑寨鎮李新集村,150多位來自福建、香港、澳門、菲律賓等地的李氏族人祭拜他們共同的祖先——徐州李氏一世祖李正居。

(文字/李夢虎 圖片/李鬆 編輯/薛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