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

9年前靠“神曲”《忐忑》火起來的歌手龔琳娜,今年在綜藝節目上以一首《小河淌水》中的高音再度受到關注。許多人感嘆,“她也會好好唱歌啊!”

"

9年前靠“神曲”《忐忑》火起來的歌手龔琳娜,今年在綜藝節目上以一首《小河淌水》中的高音再度受到關注。許多人感嘆,“她也會好好唱歌啊!”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參加綜藝節目的龔琳娜

9月10日,龔琳娜應南都之邀來到鄉村中學上公益課,和記者聊起了音樂與人生,從舉家從北京搬到大理,到迴應不想再唱《忐忑》,再到在創作上決定跟老鑼“分家”、堅持要唱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身上有軸的一面,也有颯的一面,用她的話說,只想做好玩的事,跟好玩的人相遇。

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

與舞臺上化著濃妝、總喜歡穿“奇裝異服”的不同,舞臺下的龔琳娜並不drama,穿著素色的衣服、化著淡妝,總是笑意盈盈聊起音樂和生活,身上有種快樂的勁兒。她說,自己把家從北京搬到了大理,自己種菜、做飯,每週定時教鄰居唱歌。她說,這是她的田園牧歌。

談起離開北京的決定,龔琳娜說,初衷是為了在自然中找到音樂之美,想住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現在她在大理的家,背靠蒼山、面朝洱海,每天早上被鳥鳴叫醒。

龔琳娜說,聽著鳥叫她恍然大悟為什麼彝族人唱歌腔調高,他們待在山林裡模仿各種鳥叫聲,所以聲音又尖又高又細,但又非常有穿透力。住在大自然中,每天去林間散步,獲得心靈治癒的同時,也更能體會到詩詞和音樂的魅力。

“雖說雲南四季如春,但還是有春夏秋冬。春天花一開就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一下子就傷感起來,明白《春曉》並不是一首歡快的歌;到了秋天陽光明媚,白雲一層層飄舞,不自然就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秋詞》就這麼脫口而出。”唱著這些歌,龔琳娜說她想要編一組《二十四節氣》之歌,每個節氣都挑一首古詩詞來唱,把中國經典文學唱出來。

《忐忑》只是敲門磚

5歲第一次登臺,12歲被選入中國少兒藝術團,17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歲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在中央民族樂團工作,1996年以一曲《斑竹淚》獲得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銀獎。在《忐忑》《法海你不懂愛》《金箍棒》等歌曲走紅之前,人們對龔琳娜的定義都是“學院派”,唱功紮實、成長路徑“正統”。

"

9年前靠“神曲”《忐忑》火起來的歌手龔琳娜,今年在綜藝節目上以一首《小河淌水》中的高音再度受到關注。許多人感嘆,“她也會好好唱歌啊!”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參加綜藝節目的龔琳娜

9月10日,龔琳娜應南都之邀來到鄉村中學上公益課,和記者聊起了音樂與人生,從舉家從北京搬到大理,到迴應不想再唱《忐忑》,再到在創作上決定跟老鑼“分家”、堅持要唱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身上有軸的一面,也有颯的一面,用她的話說,只想做好玩的事,跟好玩的人相遇。

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

與舞臺上化著濃妝、總喜歡穿“奇裝異服”的不同,舞臺下的龔琳娜並不drama,穿著素色的衣服、化著淡妝,總是笑意盈盈聊起音樂和生活,身上有種快樂的勁兒。她說,自己把家從北京搬到了大理,自己種菜、做飯,每週定時教鄰居唱歌。她說,這是她的田園牧歌。

談起離開北京的決定,龔琳娜說,初衷是為了在自然中找到音樂之美,想住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現在她在大理的家,背靠蒼山、面朝洱海,每天早上被鳥鳴叫醒。

龔琳娜說,聽著鳥叫她恍然大悟為什麼彝族人唱歌腔調高,他們待在山林裡模仿各種鳥叫聲,所以聲音又尖又高又細,但又非常有穿透力。住在大自然中,每天去林間散步,獲得心靈治癒的同時,也更能體會到詩詞和音樂的魅力。

“雖說雲南四季如春,但還是有春夏秋冬。春天花一開就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一下子就傷感起來,明白《春曉》並不是一首歡快的歌;到了秋天陽光明媚,白雲一層層飄舞,不自然就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秋詞》就這麼脫口而出。”唱著這些歌,龔琳娜說她想要編一組《二十四節氣》之歌,每個節氣都挑一首古詩詞來唱,把中國經典文學唱出來。

《忐忑》只是敲門磚

5歲第一次登臺,12歲被選入中國少兒藝術團,17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歲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在中央民族樂團工作,1996年以一曲《斑竹淚》獲得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銀獎。在《忐忑》《法海你不懂愛》《金箍棒》等歌曲走紅之前,人們對龔琳娜的定義都是“學院派”,唱功紮實、成長路徑“正統”。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龔琳娜演唱《忐忑》的經典造型

而她說起自己的改變之路,除了必提丈夫老鑼,還會說起“假唱”故事。青歌賽獲獎後,很多地方邀請龔琳娜去演出,但她經常會被要求“假唱”,問及原因竟是“假唱才漂亮”。

無法習慣假唱的龔琳娜辭了職,轉而成為一名獨立歌者,她告訴南都記者,“那時候雖然有一份穩定工作,也獲了很多獎,但卻失去了小時候唱苗歌給我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2010年前後,龔琳娜的一首《忐忑》成為“網絡神曲,聽過第一遍的人都在說“太上頭了”“不知道在唱什麼”“這是歌嗎”“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嗎”。當外界對《忐忑》這首歌理解“跑偏”時,龔琳娜曾一度對媒體表示不想再唱這首歌。而實際上這首歌以笙、笛、提琴、揚琴等樂器伴奏,運用戲曲鑼鼓經作為唱詞,融合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屬於嚴肅音樂範疇。

如今,再提起《忐忑》,龔琳娜說,她不是不想再唱這首歌,而是不想一直只唱這首歌,她希望有更多音樂上的嘗試,“神曲”對她來說只是“敲門磚”,她現在想做的中國新藝術音樂,是中國音樂的延續,嚴肅音樂的探索,為的是讓更多人聽到中國音樂。

丈夫兒子寫歌“對抗”無聊

談起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立刻顯示出“軸”的一面。“作為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首先要了解自己音樂文化的美”。

在國內的各大音樂節上,西洋音樂往往穩居主流地位;在很多城市文化建設中,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也往往是交響樂團。“西洋音樂已經獲得了很高的接受度,並且被當成高雅藝術擁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接受外來文化的時候,我們自己的音樂文化又在哪裡?”,龔琳娜說,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無數的音樂家,而是培養無數的中國少年愛上自己的故鄉的文化。

提及中國的音樂教育在鄉村課堂上往往缺位,龔琳娜說美術、體育、音樂的課程實際上是培養情商,是一種德育,音樂會給心靈帶來溫暖、光芒、力量,從而讓學生們學會做一個堅強的自己,甚至可以解決現代人的抑鬱症。

"

9年前靠“神曲”《忐忑》火起來的歌手龔琳娜,今年在綜藝節目上以一首《小河淌水》中的高音再度受到關注。許多人感嘆,“她也會好好唱歌啊!”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參加綜藝節目的龔琳娜

9月10日,龔琳娜應南都之邀來到鄉村中學上公益課,和記者聊起了音樂與人生,從舉家從北京搬到大理,到迴應不想再唱《忐忑》,再到在創作上決定跟老鑼“分家”、堅持要唱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身上有軸的一面,也有颯的一面,用她的話說,只想做好玩的事,跟好玩的人相遇。

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

與舞臺上化著濃妝、總喜歡穿“奇裝異服”的不同,舞臺下的龔琳娜並不drama,穿著素色的衣服、化著淡妝,總是笑意盈盈聊起音樂和生活,身上有種快樂的勁兒。她說,自己把家從北京搬到了大理,自己種菜、做飯,每週定時教鄰居唱歌。她說,這是她的田園牧歌。

談起離開北京的決定,龔琳娜說,初衷是為了在自然中找到音樂之美,想住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現在她在大理的家,背靠蒼山、面朝洱海,每天早上被鳥鳴叫醒。

龔琳娜說,聽著鳥叫她恍然大悟為什麼彝族人唱歌腔調高,他們待在山林裡模仿各種鳥叫聲,所以聲音又尖又高又細,但又非常有穿透力。住在大自然中,每天去林間散步,獲得心靈治癒的同時,也更能體會到詩詞和音樂的魅力。

“雖說雲南四季如春,但還是有春夏秋冬。春天花一開就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一下子就傷感起來,明白《春曉》並不是一首歡快的歌;到了秋天陽光明媚,白雲一層層飄舞,不自然就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秋詞》就這麼脫口而出。”唱著這些歌,龔琳娜說她想要編一組《二十四節氣》之歌,每個節氣都挑一首古詩詞來唱,把中國經典文學唱出來。

《忐忑》只是敲門磚

5歲第一次登臺,12歲被選入中國少兒藝術團,17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歲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在中央民族樂團工作,1996年以一曲《斑竹淚》獲得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銀獎。在《忐忑》《法海你不懂愛》《金箍棒》等歌曲走紅之前,人們對龔琳娜的定義都是“學院派”,唱功紮實、成長路徑“正統”。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龔琳娜演唱《忐忑》的經典造型

而她說起自己的改變之路,除了必提丈夫老鑼,還會說起“假唱”故事。青歌賽獲獎後,很多地方邀請龔琳娜去演出,但她經常會被要求“假唱”,問及原因竟是“假唱才漂亮”。

無法習慣假唱的龔琳娜辭了職,轉而成為一名獨立歌者,她告訴南都記者,“那時候雖然有一份穩定工作,也獲了很多獎,但卻失去了小時候唱苗歌給我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2010年前後,龔琳娜的一首《忐忑》成為“網絡神曲,聽過第一遍的人都在說“太上頭了”“不知道在唱什麼”“這是歌嗎”“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嗎”。當外界對《忐忑》這首歌理解“跑偏”時,龔琳娜曾一度對媒體表示不想再唱這首歌。而實際上這首歌以笙、笛、提琴、揚琴等樂器伴奏,運用戲曲鑼鼓經作為唱詞,融合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屬於嚴肅音樂範疇。

如今,再提起《忐忑》,龔琳娜說,她不是不想再唱這首歌,而是不想一直只唱這首歌,她希望有更多音樂上的嘗試,“神曲”對她來說只是“敲門磚”,她現在想做的中國新藝術音樂,是中國音樂的延續,嚴肅音樂的探索,為的是讓更多人聽到中國音樂。

丈夫兒子寫歌“對抗”無聊

談起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立刻顯示出“軸”的一面。“作為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首先要了解自己音樂文化的美”。

在國內的各大音樂節上,西洋音樂往往穩居主流地位;在很多城市文化建設中,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也往往是交響樂團。“西洋音樂已經獲得了很高的接受度,並且被當成高雅藝術擁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接受外來文化的時候,我們自己的音樂文化又在哪裡?”,龔琳娜說,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無數的音樂家,而是培養無數的中國少年愛上自己的故鄉的文化。

提及中國的音樂教育在鄉村課堂上往往缺位,龔琳娜說美術、體育、音樂的課程實際上是培養情商,是一種德育,音樂會給心靈帶來溫暖、光芒、力量,從而讓學生們學會做一個堅強的自己,甚至可以解決現代人的抑鬱症。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龔琳娜、老鑼和兩個孩子

有兩個孩子的龔琳娜在談起自己家的音樂育兒經也說,“音樂就是他們的生活”。跟很多家長一樣,龔琳娜和老鑼也曾面對兒子迷戀打遊戲的煩惱。龔琳娜說,那段時間,無論是下棋還是畫畫,兒子的回答都是兩個字:無聊。

於是丈夫老鑼乾脆提議:父子一起完成一首《無聊歌》。“又無聊了,又無聊了,要幹啥呢……拿我的手機、玩我的遊戲”,老鑼寫給兒子的這首《無聊歌》不僅寫出了兒子的口頭禪,更點明瞭這份無聊的來源在於“想玩遊戲”,更有意思的是父子三人完成詞曲創作後,還一起錄音、一起拍攝了MV。

“一個生活片段就這樣變成了一首歌、一個MV,全家共同來完成,這不就是一個遊戲嗎?當我們一起去玩這個遊戲,吐露了他們的心聲,那他們玩真正的手機遊戲的時間也就少一些了。”

抖音和B站上的“網癮少女”

如今的龔琳娜,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卻也是個“網癮少女“,不少00後瞭解她都是通過抖音和B站。龔琳娜會在網絡上教人唱歌練氣,分享自己的生活,得到上百萬的網友點贊。

在龔琳娜看來,這就是玩,讓自己高興也影響別人,讓更多人愛上中國音樂。這種“玩”出來的音樂根植傳統卻不囿於傳統,大膽創新又不失中國韻味,在東西方音樂文化碰撞中探索中國音樂新創造。

新一代中國作曲家將西方現代音樂創作技法和中國傳統音樂相融合,創作出一批“新音樂”,多年後再看龔琳娜和老鑼的作品比如《忐忑》,似乎也是一種“玩”。

"

9年前靠“神曲”《忐忑》火起來的歌手龔琳娜,今年在綜藝節目上以一首《小河淌水》中的高音再度受到關注。許多人感嘆,“她也會好好唱歌啊!”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參加綜藝節目的龔琳娜

9月10日,龔琳娜應南都之邀來到鄉村中學上公益課,和記者聊起了音樂與人生,從舉家從北京搬到大理,到迴應不想再唱《忐忑》,再到在創作上決定跟老鑼“分家”、堅持要唱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身上有軸的一面,也有颯的一面,用她的話說,只想做好玩的事,跟好玩的人相遇。

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

與舞臺上化著濃妝、總喜歡穿“奇裝異服”的不同,舞臺下的龔琳娜並不drama,穿著素色的衣服、化著淡妝,總是笑意盈盈聊起音樂和生活,身上有種快樂的勁兒。她說,自己把家從北京搬到了大理,自己種菜、做飯,每週定時教鄰居唱歌。她說,這是她的田園牧歌。

談起離開北京的決定,龔琳娜說,初衷是為了在自然中找到音樂之美,想住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現在她在大理的家,背靠蒼山、面朝洱海,每天早上被鳥鳴叫醒。

龔琳娜說,聽著鳥叫她恍然大悟為什麼彝族人唱歌腔調高,他們待在山林裡模仿各種鳥叫聲,所以聲音又尖又高又細,但又非常有穿透力。住在大自然中,每天去林間散步,獲得心靈治癒的同時,也更能體會到詩詞和音樂的魅力。

“雖說雲南四季如春,但還是有春夏秋冬。春天花一開就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一下子就傷感起來,明白《春曉》並不是一首歡快的歌;到了秋天陽光明媚,白雲一層層飄舞,不自然就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秋詞》就這麼脫口而出。”唱著這些歌,龔琳娜說她想要編一組《二十四節氣》之歌,每個節氣都挑一首古詩詞來唱,把中國經典文學唱出來。

《忐忑》只是敲門磚

5歲第一次登臺,12歲被選入中國少兒藝術團,17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歲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在中央民族樂團工作,1996年以一曲《斑竹淚》獲得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銀獎。在《忐忑》《法海你不懂愛》《金箍棒》等歌曲走紅之前,人們對龔琳娜的定義都是“學院派”,唱功紮實、成長路徑“正統”。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龔琳娜演唱《忐忑》的經典造型

而她說起自己的改變之路,除了必提丈夫老鑼,還會說起“假唱”故事。青歌賽獲獎後,很多地方邀請龔琳娜去演出,但她經常會被要求“假唱”,問及原因竟是“假唱才漂亮”。

無法習慣假唱的龔琳娜辭了職,轉而成為一名獨立歌者,她告訴南都記者,“那時候雖然有一份穩定工作,也獲了很多獎,但卻失去了小時候唱苗歌給我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2010年前後,龔琳娜的一首《忐忑》成為“網絡神曲,聽過第一遍的人都在說“太上頭了”“不知道在唱什麼”“這是歌嗎”“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嗎”。當外界對《忐忑》這首歌理解“跑偏”時,龔琳娜曾一度對媒體表示不想再唱這首歌。而實際上這首歌以笙、笛、提琴、揚琴等樂器伴奏,運用戲曲鑼鼓經作為唱詞,融合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屬於嚴肅音樂範疇。

如今,再提起《忐忑》,龔琳娜說,她不是不想再唱這首歌,而是不想一直只唱這首歌,她希望有更多音樂上的嘗試,“神曲”對她來說只是“敲門磚”,她現在想做的中國新藝術音樂,是中國音樂的延續,嚴肅音樂的探索,為的是讓更多人聽到中國音樂。

丈夫兒子寫歌“對抗”無聊

談起中國新藝術音樂,龔琳娜立刻顯示出“軸”的一面。“作為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首先要了解自己音樂文化的美”。

在國內的各大音樂節上,西洋音樂往往穩居主流地位;在很多城市文化建設中,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也往往是交響樂團。“西洋音樂已經獲得了很高的接受度,並且被當成高雅藝術擁有著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接受外來文化的時候,我們自己的音樂文化又在哪裡?”,龔琳娜說,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無數的音樂家,而是培養無數的中國少年愛上自己的故鄉的文化。

提及中國的音樂教育在鄉村課堂上往往缺位,龔琳娜說美術、體育、音樂的課程實際上是培養情商,是一種德育,音樂會給心靈帶來溫暖、光芒、力量,從而讓學生們學會做一個堅強的自己,甚至可以解決現代人的抑鬱症。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龔琳娜、老鑼和兩個孩子

有兩個孩子的龔琳娜在談起自己家的音樂育兒經也說,“音樂就是他們的生活”。跟很多家長一樣,龔琳娜和老鑼也曾面對兒子迷戀打遊戲的煩惱。龔琳娜說,那段時間,無論是下棋還是畫畫,兒子的回答都是兩個字:無聊。

於是丈夫老鑼乾脆提議:父子一起完成一首《無聊歌》。“又無聊了,又無聊了,要幹啥呢……拿我的手機、玩我的遊戲”,老鑼寫給兒子的這首《無聊歌》不僅寫出了兒子的口頭禪,更點明瞭這份無聊的來源在於“想玩遊戲”,更有意思的是父子三人完成詞曲創作後,還一起錄音、一起拍攝了MV。

“一個生活片段就這樣變成了一首歌、一個MV,全家共同來完成,這不就是一個遊戲嗎?當我們一起去玩這個遊戲,吐露了他們的心聲,那他們玩真正的手機遊戲的時間也就少一些了。”

抖音和B站上的“網癮少女”

如今的龔琳娜,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卻也是個“網癮少女“,不少00後瞭解她都是通過抖音和B站。龔琳娜會在網絡上教人唱歌練氣,分享自己的生活,得到上百萬的網友點贊。

在龔琳娜看來,這就是玩,讓自己高興也影響別人,讓更多人愛上中國音樂。這種“玩”出來的音樂根植傳統卻不囿於傳統,大膽創新又不失中國韻味,在東西方音樂文化碰撞中探索中國音樂新創造。

新一代中國作曲家將西方現代音樂創作技法和中國傳統音樂相融合,創作出一批“新音樂”,多年後再看龔琳娜和老鑼的作品比如《忐忑》,似乎也是一種“玩”。

9年前憑一首《忐忑》爆紅,“神曲女王”龔琳娜如今怎麼樣了?

玩音樂的龔琳娜其實是“網癮少女”

十幾年來,龔鑼二人有以古詩詞為歌進行譜曲的作品,也有從傳統民歌中取材的作品,一路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談起這種“復活”,並沒有完全還原古代的曲譜,而是重新編排,龔琳娜迴應,她要做的不是“刻舟求劍”而是“當代藝術”,“這就好像作曲家舒伯特把席勒、歌德的詩寫成了歌曲全世界傳唱,如今看來是古典音樂,但在當時就是當代藝術,我們存在於當下,要唱的就是當下的聲音。”

龔琳娜告訴南都記者,如今的她決定跟老鑼在工作上“分開”,老鑼去給別的歌手寫歌,而她也去跟更多優秀的音樂製作人合作,9月中旬她要發行的新歌就是一個全新嘗試,出自一位年輕的音樂製作人之手。

爆紅之後的龔琳娜在求變,而堅持做中國音樂則是一種不變,在變與不變中找到平衡,就是她現在的藝術與人生。

採寫:南都記者 傅靜怡 孫雅茜

圖片:受訪者供圖/網絡資料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