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工程師 社會 齊魯發現 齊魯發現 2017-09-07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一個月前那位救人的地鐵小哥王建飛?7月11日,乘坐地鐵回家的他與幾位乘客救出了一位險被車門夾住的小朋友,王建飛向未能趕上地鐵的小朋友家長示意會在下一站等待後,便一直照看著小朋友,直到在下一站把他交還給家長。

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王建飛是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車輛部的一位工程車檢修工,除了7月的這次救人,2011年,不滿18歲的他就曾在五四廣場跳海救人,並因此獲得2012年青島市教育局優秀團員的榮譽稱號。在今年8月份的青島市民評選中,他因滿滿的正能量成功入選。

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這位94年出生的地鐵小哥為何能眼疾手快、處亂不驚地救出小朋友?平時工作中的他又為何被同事們稱為“發燒多動症患者”與“一根筋”?今天就請跟隨記者一起感受下地鐵小哥王建飛的“正能量”。

“眼神好 底子牢的新兵蛋子”

“我聽說這件事的時候其實一點也不意外,”談起王建飛救出被夾兒童的事,他的班長陶志鋼說,“王建飛雖然還是個新兵蛋子,但他眼神很好,眼疾手快,老師傅們說,帶著他幹活很省勁,所以他發現危險,肯定能及時作出反應”,“加上部門平時對車門、屏蔽門相關知識有培訓,我們知道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陶班長說的眼神好,是指王建飛“有眼力勁”,很多帶過他的老師傅覺得他能看出下個步驟的動作,提前拿來需要的工具。陶班長繼續說道,“能做到這一點,就說明他自己是知道相關工序的,實際上他的底子也確實不錯”。

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據陶班長介紹,不久前有一輛工程車制動機手柄發生問題,幾個老員工也沒研究出來,結果最後是王建飛發現了癥結所在。“就一個小螺絲,這個問題並不多麼複雜,也不難,就是他幹活細。”陶班長說,“老師傅們傾向於經驗上的分析,王建飛卻正因為經驗不足,只能慢慢、全面地摸索,於是就發現了問題”。

“發燒多動症患者”

紮實的底子,離不開平時的“熱愛”與“好動”,對設備的熱愛達到“發燒”程度又愛動手的王建飛,獲得了“發燒多動症患者”的稱號。

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他對設備的熱愛可以說達到了發燒友的程度”,王建飛在“兼職電子工班”的師傅——“青島市有突出貢獻技師”王繼強說。“王建飛對設備非常痴迷,有一股鑽勁,他不光喜歡上手自己試,還自費買了進階級別的設備自己研究琢磨,不明白的就過來問我們”。

王建飛的“發燒與多動”離不開他的成長環境。他說:“我父親之前修過家電,現在還在從事製造業,我從小接觸的就是些相關設備和零件,時間長了就越玩越上癮了,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工程師,駕馭這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在學校時,王建飛便經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研究,並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光伏發電設備安裝與調試項目比賽團體二等獎、青島市軟控杯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二等獎等。畢業後,帶著對設備的熱愛及未來的憧憬,王建飛加入了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期待著進一步的自我成長與突破。

“好學好問的一根筋”

“好動”、“好問”、“一根筋”,是記者從王建飛同事們那聽到最多的詞。在他們眼中,王建飛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故障,遇到問題一定會自己研究,沒有進展就到處詢問,總之要弄清楚才罷休。

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王建飛的同事對記者說,他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咦,王建飛你怎麼又來了”。即便被安排休息,只要當天有故障處置,王建飛就會揹著包來到工班。他說:“故障總是偶發的,很可能這種故障就發生這一次,如果錯過了就失去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而且在現場親自上手,跟回來看資料、照片是不一樣的”。

在工作中,王建飛更是“一根筋”到底,今年7月,他所在的班組承擔了工程車運行監控改造任務,為按時完成安裝調試,王建飛主動請纓,加班加點配合實施加裝改造,幾乎每天晚上10點才回家吃飯。

地鐵小哥王建飛入選青島“文明市民”

正是這樣一位可愛的“發燒多動症患者”、“一根筋”,工作中積極進取,學習中如飢似渴,生活中陽光向上;遇到髒活累活主動攬,遇到疑難故障不肯走,遇到險情隱患挺身上。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及公司搭建的平臺與一系列培訓,王建飛不斷積累業務知識與經驗,也正通過自身努力帶動一同進入公司的同事們進步,“我想不斷提高,也不斷把所獲所得及時應用到工作中,反饋公司、社會”,王建飛說。

(通訊員 李晨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