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近期聽一個親戚談起某平臺,對其每月升息的理財計劃讚不絕口。所謂每月升息的理財計劃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收益率隨投資時間遞增,二是退出方便,可謂是流動性與收益性兼具的創新產品。筆者發現推出每月升息產品的平臺非常多,因此想具體算算投資者到底為“靈活便捷”的流動性付出了多少成本。為了更好地闡述筆者的思想,筆者決定由易到難,層層解剖月升計劃的流動性代價。為了方便計算說明,筆者隨意選取了某平臺的月升計劃的利率梯度及官標利率作為案例。

官標利率梯度: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月升計劃利率梯度: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退出方式:滿1月後隨時贖回,按退出時對應的年化利率計算利息,收益=投資金額*年化利率*持有時間

第一層次 以官標為參照的流動性代價

第一步 限定僅能在月末贖回的計算

以官標為參照來理解月升計劃提供的流動性是最容易的,因為雖然月升計劃是創新產品,債權轉讓大家都不陌生,最簡單的理解方式就是把月升計劃看作是轉讓官標從而實現退出的方式。那麼投資者為流動性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轉讓費用,也就是官標利率和月升計劃利率的差額部分。我們具體來看一看不同期限對應的流動性代價。

1月標:

由於1月本身是最小流通時限,不予考慮

3月標:

1個月後退出,流動性代價為(10%-8%)/12=0.17%,也可以看成是換算的債權轉讓費率

2個月後退出,流動性代價為(10%-8.6%)/6=0.23%

6個月: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12個月: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第二步 放鬆退出假定,隨時可退出

基於第一步限定僅能在月末可退出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隨時可退出其實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月之內的活期流動性。一個月的活期流動性的代價比較直觀的體現在官標一月標和月升計劃一月不同利率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表在計算時用的是真實的可隨時退出的利率梯度,所以無需調整利率。隨時退出的關鍵是第N月末至N+1月末間的時間都適用N月末的利率,因此最終實際投資時間是一個範圍。筆者計算出了這一範圍並列出。

3個月:

退出時間為[1,2)流動性代價為0.17%~0.33%

退出時間為[2,3)流動性代價為0.23%~0.35%

6個月: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12個月: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第二層次 以月升計劃本身為參照的流動性代價

第一步 限定僅能在月末贖回的計算

我們從頭說起,投資一個月後退出,獲取按8%年化收益計算的一個月利息。如不退出到第二個月再退出可以獲取按9%年化收益計算的兩個月利息。那麼相對於兩個月的投資期限來說由於投資者行使了退出權利因此付出了1%/12的利息損失的代價(即流動性成本)。類比來說就是提前支取了兩個月的存單,2個月的利率變成了1個月的利率。

將這個邏輯類推下去,如果本來要存3個月,在第2個月末提前支取那麼9.2%的利率變為8.6%,利息損失為0.6%/6。然而,如果本來要存3個月,在第1個月末就支取了呢?理論上來說利息損失是(9.2%-8%)/12,但是仔細想一想如果本來要存12個月,在第1個月末就支取了呢?利息損失豈不是變成了(12.4%-8%)/12?但是從實際角度看,不論你準備存幾個月,第1個月末支取都是沒有區別的。

這裡就體現出了以官標為參照和以月升計劃本身為參照計算流動性代價的區別。從本質上講是造成區別的原因是官標是絕對利率,而月升計劃是條件利率。從官標角度說,投資者選擇一定期限後,利率隨之固定,因此筆者以債轉形式計算其流動性代價。但是月升計劃是階梯式的,拿3個月舉例,雖然投滿3個月的利率為9.2%,但這建立在已經投滿2個月的前提條件下。因此當第1月月末退出時尚未達成獲得9.2%利率的前提條件(滿2個月),故不能以9.2%作為參照,只能以滿足投滿1月條件的2月利率8.6%為參照。

如果上面的敘述過於抽象,大家可以把這個過程想象為時間的多米諾骨牌。每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倒下會帶動後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換言之後一張牌的倒下是以前一張牌倒下為前提。終點的前一張牌不倒下,終點的牌就不會倒下。

基於這一點,就月升計劃本身而言,其流動性代價就體現在其利率梯度上。筆者計算出這種流動性代價並列出。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第二步 放鬆退出假定,隨時可退出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按照之前的方式進行計算,省略計算過程,直接給出結果。

第三層次 加入官標考慮的以月升計劃為參照的流動性代價

第一步 限定僅能在月末贖回的計算

將官標納入考慮範圍後,聰明的投資者有可能獲取比單純的月升計劃更高的收益,因此投資者投資時間滿足N月後,第N+1月贖回月升計劃時為流動性付出的成本體現在: N月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N+1月最優收益率之間的差額。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第二步 放鬆退出假定,隨時可退出

同理計算,可得結果。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第四層次 流動性權利代價

大家可能會發現,同樣是持有滿三個月,月升計劃給出的利率是9.2%而官標三月標利率是10%,這中間的差哪裡去了?這0.8%的利率差額其實就是投資者為流動性權利付出的代價。因為月升計劃給了投資者從1月末至3月末的隨時退出權,即使沒有使用該權利,也要為之付費,這也就是期權的概念。

流動性權利代價包含在了之前所計算的流動性代價中,但是依然可以單獨提取出來,就是相同期限的月升計劃與最優收益率的差。

P2P每月升息類理財計劃背後 算算你需為隨取付出多少代價

總結

1 流動性代價參照不同,得出的結果不同。是高是低還是取決於各位投資人的心理感受。

2 月升計劃作為一種創新產品背後有著嚴謹的定價規則,本文僅僅是拋磚引玉,至於如何根據定價實現收益最大化就留待廣大的投資人自己去發現了。

文/網貸之家專欄作者:新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