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深夜竟為這事吵,孩子高考魂不守舍!亞洲著名精神衛生中心高考心理提示,發人深思

父母深夜竟為這事吵,孩子高考魂不守舍!亞洲著名精神衛生中心高考心理提示,發人深思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考生備考時往往處於巨大心理壓力下,效率不僅不能提高,反而容易造成發揮失常,考試失利。今天,2019年高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筆者以心理學知識為背景,與大家探討如何科學減壓,助學子順利高考。

先說說筆者遇到的三個實例。

例1:

成績拔尖的同學小王,高考兩天前狀態一切都很好,各種模擬考試成績均在680分以上(滿分750分),他的理想是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按實力是不在話下的。但就在高考前夜,父母因幫孩子準備飯菜的問題發生了小分歧。

父親認為準備平時的飯菜就好,擔心改變飲食習慣會導致身體不適;母親則認為考試的日子應該加強營養和能量,避免能量不夠影響發揮。

父母的爭吵聲音很小,但仍被小王聽見了,他反覆糾結,擔心爸媽因為自己而出現情感危機,整夜基本未睡。

結局可想而知,這孩子考試時魂不守舍,後來總成績在590分左右,雖然不錯,但與他的理想水平還是有差距的,後來復讀重考了。

例2:

平時成績一般的小張,充其量也就能考一般的二本院校,一本是不可能的。他很喜歡運動,性格大大咧咧,高考前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按部就班——上課時間學習,下課時間運動,和同學聊聊天,晚上十點準時洗澡睡覺。

考試的幾天裡,他一個人做著考試相關事務,與平時差不多,沒有家人給予的特殊待遇,沒有父母陪考,笑容常常掛在他的臉上。成績出來那一刻,同學都為之驚訝——620多分,超出了他預估的550分一大截。他順利考上了一本院校。

例3:

平時成績在上游水平(600分左右)的小李,自高三開始便更加努力,老師和父母對她都很放心。她曾和我說,高考對她來說太重要了,如果考不上將意味著“要做一輩子農民,永無出頭之日“。

她不想過農民的貧困日子,所以經常熬夜學習到凌晨,早上五點又起床繼續複習,下課和吃飯時間都在背英語單詞。

到高考前一週,眼看高考越來越近,小李開始出現失眠,、食慾差、噁心嘔吐、容易煩躁、頻繁上廁所,並且白天提不起精神。高考期間,她又出現頭痛,勉強堅持度過了考試。

成績出來時,她幾乎崩潰了,一年的辛勤付出換來的只有500分的結果。

通過3個例子可以看出,每個人面對高考的態度不同,內心壓力不同,結局也不同。

為保障高考順利發揮,我們該如何減壓呢?

先來正確認識“高考”,壓力過大背後往往是對高考的過度解讀。

有人認為高考失利就等於一無所有,對不起家人、對不起老師。不!高考就是一場考試而已,它是普通高等學校選拔人才的手段,它在人的一生中的定位不過是一小步。我們每個參加高考的考生都是人才,都是未來國家的建設者,只要努力付出,認真對待,相信這次考試會給我們不錯的結果,不必過度擔心。退一萬步講,即便考試失利,一本不行有二本,二本不行有大專,大專不行可以讀技校,青春在,我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精力,只要能為國家作貢獻,都一樣是受尊重的,都一樣會幹出一番事業,怕什麼。

高考,考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它考察的是考生在複雜因素影響下的綜合水平。像例3中的小李,就是把高考與命運過度聯繫而產生了焦慮情緒,過度透支了體力和精力,大腦處於疲勞狀態,學習效率是不會提高的,往往考場發揮失利。相反,例2中的小張便是科學應考的受益者。

所以科學認識高考、科學備考很重要,這是高考減壓的第一步。

再者,高考的良好發揮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飲食、平和的外界環境是健康狀態的有力保障。

合理的作息就是根據高考考試時間安排作息,形成穩定的生物鐘,該做題時就要做題,該休息時就要休息。

保障充足的睡眠,總睡眠時間一般要8個小時左右,根據醫學研究,最好晚上十點前就入睡,早上六點起床,對大腦和身體的修復是最好的,切忌做“夜貓子”。

半個小時左右的午覺也是很重要的,有利於保障下午的精力。

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就是按照平時相對固定的時間和食物安排飲食,保障充足的水分和能量攝入,切忌備考期間飲食變化過大,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減肥、胡吃海喝都是不可取的。

平和的外界環境也是極其重要的,像例1中的小王,僅僅是父母的小小爭吵便能影響到他的心態,從而影響發揮。還請考生父母在這段時間內保持良好的溝通,萬萬不要爭吵、冷戰、鬧離婚等。

除了家庭環境,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很重要,和關係好的同學多交流,適當有氧運動,分享學習經驗或心情,拋棄苦惱,保持輕鬆心態,避免做“悶葫蘆”。

科學也證明,適當的焦慮有利於成功。壓力會造成焦慮,減壓就是要讓焦慮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從容應對,這裡所說減壓可不是面對高考的漠視和放任態度。

除了以上所說的內容有了保障以外,如果您面對考試時仍感到緊張、出汗(特別是手心和麵部)、胸悶、心慌、大腦反應慢或感到空白,就說明焦慮過度了。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放鬆技巧:深呼吸,閉上眼睛慢慢深呼吸幾次,內心想著“考場上考生最大,卷子上我愛寫啥就寫啥”,也可以搓手、搓臉或用手指梳頭,也可以喝點水,感覺緊張的程度降低以後先做簡單的事,在卷子上寫上名字、准考證號等信息,做題時先完成把握較大的題目,對暫時沒思路的題目暫緩一緩。

你會發現,隨著做出的題目越多,心情也就越放鬆,思考力也會越好。

距離高考越來越近,避免去研究難度過大的題目,最好梳理基本知識點和做題思路。這樣可以避免挫敗感,要營造自信的氛圍。

提醒即將考試的同學們,科學應考策略可以四兩撥千斤;還有一點,不論結局如何,彆氣餒,人生到最後,贏在一份心態。這話你們現在未必懂,但記著,長大後會慢慢懂。

作者:趙遠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師)

編輯:唐聞佳 朱穎婕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