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捍衛者劉海峰:用研究讓高考之爭更理性

高考 大學 文學 水稻 未來網新聞 2017-06-09

從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的辦公室望出去,是綿長的白城沙灘。再遠處,是泛著三兩隻遊船的海面。

“1978年剛入校時,我們還要端著槍在這片沙灘上巡邏,防範海峽對岸的 水鬼 特務。”劉海峰指了指窗外的海水。他1米8,高且瘦。

劉海峰,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高等教育研究專家,1977年恢復高考後第一屆錄取大學生中的27萬分之一。

40年來,高考從一代人命運的拯救者,演變成“人人都能吐槽幾句”的人才選拔機制。

40年來,劉海峰從參與高考到研究高考。他鑽進“故紙堆”,為科舉制“平反”,與主張廢除高考的激進派論戰。

他成為研究高考和中國人才選拔機制的專業戶,也是高考制度旗幟鮮明的捍衛者。有學者和媒體調侃他“保守”。

“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對高考歧義最多的時候,能用深入的研究讓爭論變得理性。”劉海峰說。

【高考關鍵詞】

錄取率

高考錄取率是衡量高考難度的標準參考系數。錄取率越高,相對而言考大學越容易,錄取率越低,考大學的難度越高。

從1966年停廢高考,到1977年9月決定恢復高考,加上197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以及允許1978級高中生的優秀者提前報考,12年時間跨度裡累積了高達2000多萬考生。通過地區初試和超過半數的青年選擇報考中專,1977年最後實際參加高考的人數為570萬,錄取27萬多人,錄取率低於5%——創造了中國高考史上最低的錄取率。

1978年高考錄取率約為7%,1979年約為6%。

此後,隨著錄取規模的持續增加,高考錄取率呈快速增長態勢。

“金77,銀78”

恢復高考,像晦暗人生裡照進一道光。多年後,劉海峰仍覺得照亮他的這道光有諸多“不可思議”。

1977年高考,競爭空前激烈。劉海峰和身邊的下鄉知青都跑回城裡備考了。“文革”前的課本從旮旯裡被翻出來,重新成為搶手貨。聽課的考生擠滿了禮堂,連窗戶上都坐滿了人。

“魚躍龍門,山川變色,天地為寬。”那時,高考命題、閱卷略顯粗糙,但作為重建的人才選拔機制,激發了全社會對知識的熱情。

事後,劉海峰才知道,1977年,實際參加高考的人數為570萬,錄取27萬多人,錄取率低於5%——中國高考歷史上最低。

29人裡錄取1人。劉海峰和弟弟劉海平都考上了。

劉海峰第一、第二志願分別填報了福建師範大學的中文系和歷史系,第三志願是廈大的漢語言文學。但是,他最終被廈門大學歷史系錄取。

在歷史系77級同學畢業30週年聚會上,他從同學那裡得知,班裡有4個人情況類似。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身上。李克強的第一志願是安徽師範學院,最後卻收到了第二志願北京大學法律系的錄取通知書,這在鳳陽曾轟動一時。

劉海峰後來查閱資料,當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中有這樣的規定:“錄取學生時要優先保證重點院校。”

這是被時代選中的一代人。他們曾被投向農村,承受磨難。最後,又被時代熱烈召回。

在學校,他們讀西方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海德格爾,開展人生觀大討論,鄧麗君的歌聲也漂洋過海灌進耳朵。學校辯論會的題目是“誰是民族英雄”,報告文學裡哥德巴赫猜想式的成就是理科同學的目標。

1977級畢業生一早就被中央和省屬單位預定了。劉海峰全班67名同學,十多名進了部委單位,其餘也在省市充當主力。因此,民間把這兩級大學畢業生戲稱為“金77,銀78”。劉海峰自己則在廈門大學繼續讀研,1984年碩士畢業後留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

以高考為座標,兩條生活的軌道在青年腳下延伸。

在那場改寫命運的高考到來之前,劉海峰在福建省龍巖縣江山公社耕山隊的水田裡割水稻。夏季溽熱,稻田裡的水被太陽晒得發燙。他上下午弓著腰各割5個小時水稻,再挑兩擔稻子回隊。

弟弟劉海平一直記得大哥挑著擔子走在田埂上的情景——瘦高的人影掛上兩擔稻子,腰都直不了,搖搖晃晃,隨時像要摔跤。

“如果當時沒考上,沒有辦法想象以後的生活”,劉海峰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