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甘蔗 廣西 崇左 左江 龍州 玉米 竹筍 讓夢發生 寧靜 開心菜菜慢生活 2019-09-14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子裡一直很安靜,年輕人們大多都外出務工去了,畢竟甘蔗田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留守下來的村民從山上砍下一些竹筍,切成片兒,晾晒在簸箕裡,遊客來了,可以賣30元一斤。又從山上的桄欖樹砍些樹幹磨成桄榔粉。潔白的桄榔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子裡一直很安靜,年輕人們大多都外出務工去了,畢竟甘蔗田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留守下來的村民從山上砍下一些竹筍,切成片兒,晾晒在簸箕裡,遊客來了,可以賣30元一斤。又從山上的桄欖樹砍些樹幹磨成桄榔粉。潔白的桄榔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自從左江花山岩畫知名以來,也會有遊客慕名來到白雪屯,無論遊客多少,也切實為白雪屯村民的收入帶來了些許的變化,現在,村民的年均收入已達到4000多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比擬的。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子裡一直很安靜,年輕人們大多都外出務工去了,畢竟甘蔗田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留守下來的村民從山上砍下一些竹筍,切成片兒,晾晒在簸箕裡,遊客來了,可以賣30元一斤。又從山上的桄欖樹砍些樹幹磨成桄榔粉。潔白的桄榔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自從左江花山岩畫知名以來,也會有遊客慕名來到白雪屯,無論遊客多少,也切實為白雪屯村民的收入帶來了些許的變化,現在,村民的年均收入已達到4000多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比擬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雖然村民依然沒有達到我們想象的富裕的標準,他們住在簡陋的貼滿了八十年代牆畫的屋子裡,守著甘蔗田,種一些玉米、稻子,等待著遊客上門購買他們的特產,但日子確實比以住好過多了。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子裡一直很安靜,年輕人們大多都外出務工去了,畢竟甘蔗田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留守下來的村民從山上砍下一些竹筍,切成片兒,晾晒在簸箕裡,遊客來了,可以賣30元一斤。又從山上的桄欖樹砍些樹幹磨成桄榔粉。潔白的桄榔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自從左江花山岩畫知名以來,也會有遊客慕名來到白雪屯,無論遊客多少,也切實為白雪屯村民的收入帶來了些許的變化,現在,村民的年均收入已達到4000多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比擬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雖然村民依然沒有達到我們想象的富裕的標準,他們住在簡陋的貼滿了八十年代牆畫的屋子裡,守著甘蔗田,種一些玉米、稻子,等待著遊客上門購買他們的特產,但日子確實比以住好過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作為來村裡旅遊的遊客,我們在村子裡隨意地晃悠拍攝,拍拍村民養育的雞鴨,拍拍村民晾晒的衣物,拍拍村子裡那古老的房屋…..沒有村民覺得我們很奇怪,也沒有表現得很好奇,他們只是望望我們,便又走他們的路,削他們的竹筍,翻晒他們的糧食和玉米去了……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子裡一直很安靜,年輕人們大多都外出務工去了,畢竟甘蔗田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留守下來的村民從山上砍下一些竹筍,切成片兒,晾晒在簸箕裡,遊客來了,可以賣30元一斤。又從山上的桄欖樹砍些樹幹磨成桄榔粉。潔白的桄榔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自從左江花山岩畫知名以來,也會有遊客慕名來到白雪屯,無論遊客多少,也切實為白雪屯村民的收入帶來了些許的變化,現在,村民的年均收入已達到4000多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比擬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雖然村民依然沒有達到我們想象的富裕的標準,他們住在簡陋的貼滿了八十年代牆畫的屋子裡,守著甘蔗田,種一些玉米、稻子,等待著遊客上門購買他們的特產,但日子確實比以住好過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作為來村裡旅遊的遊客,我們在村子裡隨意地晃悠拍攝,拍拍村民養育的雞鴨,拍拍村民晾晒的衣物,拍拍村子裡那古老的房屋…..沒有村民覺得我們很奇怪,也沒有表現得很好奇,他們只是望望我們,便又走他們的路,削他們的竹筍,翻晒他們的糧食和玉米去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夕陽透過甘蔗林,染紅了被甘蔗林和山水環繞的村子,村長黝黑的面容是地道的村民的形象,他跟我們解釋為什麼種植有這麼多的甘蔗林卻在村子裡買不到廣西有名的特產:紅糖------紅糖容易化水,不好保存,村民並不願意冒著紅糖壞掉的風險去賣給遊客,他們寧願用繁雜的工序去製作桄榔粉,也不願讓人覺得白雪屯的村民見利忘義。

"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里,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廣西白糖業的半壁江山。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這個名字起得充滿詩情畫意,據說起名的時候,那年冬天特別冷,到處被覆蓋了一層白白的冰霜,看起來像下了一場大雪,白雪屯所處的山脈被白霜覆蓋,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不知道是誰靈機一動,看到此情此景,便把山取名為白雪崗,山下的村子便叫做白雪屯。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就算是到了現在,這種出行方式依然沒有改變。遊客形容這裡出村容易進村難------來白雪屯旅遊不接散客只能跟團。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不過,白雪屯現在有了碼頭,或者說一直有碼頭,只是簡陋與否的差別。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山是真的美,水是真的綠,若是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座山這座村子,白雪屯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遺世獨立,村民真摯樸實,連雞和鴨都安安靜靜的,一幅很享受的樣子。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白雪屯也確實擁有一個讓村民自豪的身份------中國傳統古村落。村民的始祖可追溯到咸豐元年,村落裡保存下來的房子多為建國初期建造,它是龍州縣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壯族風格村落之一。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民在環繞著村莊的水裡打漁只是為自己的一日三餐飯添點情趣和佐料,實際能養活他們的則來自於村裡那像密林似的甘蔗田。全屯1240畝面積、162戶、650口人,全指望著那900多畝的甘蔗田。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村子裡一直很安靜,年輕人們大多都外出務工去了,畢竟甘蔗田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好收入。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留守下來的村民從山上砍下一些竹筍,切成片兒,晾晒在簸箕裡,遊客來了,可以賣30元一斤。又從山上的桄欖樹砍些樹幹磨成桄榔粉。潔白的桄榔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自從左江花山岩畫知名以來,也會有遊客慕名來到白雪屯,無論遊客多少,也切實為白雪屯村民的收入帶來了些許的變化,現在,村民的年均收入已達到4000多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比擬的。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雖然村民依然沒有達到我們想象的富裕的標準,他們住在簡陋的貼滿了八十年代牆畫的屋子裡,守著甘蔗田,種一些玉米、稻子,等待著遊客上門購買他們的特產,但日子確實比以住好過多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作為來村裡旅遊的遊客,我們在村子裡隨意地晃悠拍攝,拍拍村民養育的雞鴨,拍拍村民晾晒的衣物,拍拍村子裡那古老的房屋…..沒有村民覺得我們很奇怪,也沒有表現得很好奇,他們只是望望我們,便又走他們的路,削他們的竹筍,翻晒他們的糧食和玉米去了……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夕陽透過甘蔗林,染紅了被甘蔗林和山水環繞的村子,村長黝黑的面容是地道的村民的形象,他跟我們解釋為什麼種植有這麼多的甘蔗林卻在村子裡買不到廣西有名的特產:紅糖------紅糖容易化水,不好保存,村民並不願意冒著紅糖壞掉的風險去賣給遊客,他們寧願用繁雜的工序去製作桄榔粉,也不願讓人覺得白雪屯的村民見利忘義。

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以前村民只是埋首幹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雖然村子依然交通不便,但不再閉塞,遊客來了,白雪屯的村民又多了一個盼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