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怎麼調查虧空?命欽差大臣提前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總稱,持續130多年。這一時期,社會趨於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急劇增加,疆域空前遼闊,符合史學家對“盛世”的定義。

然而,康乾盛世又有“紙糊盛”世的說法。在盛世的華麗外衣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一戳即破:官場腐敗成風,社會矛盾愈演愈烈,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就如在乾隆時期到訪中國的英國外交官馬戛爾尼所言:

乾隆怎麼調查虧空?命欽差大臣提前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她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她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事實上,清朝官員中,早已有頭腦清醒的人士,看出了盛世下面的危機。比如,內閣學士尹壯圖。

尹壯圖,雲南蒙自人,生於1738年。1766年,28歲的尹壯圖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在當了幾年京官後,1774年,36歲的尹壯圖進入內閣,成為一名內閣學士,按照慣例兼禮部侍郎,官級為從二品。巧的是,多年以後,曾國藩任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時,也是36歲。

雖然內閣學士沒有什麼實權,但在皇帝身邊辦事,有大把升遷的機會,前途一片大好。

可是,尹壯圖自己“作死”了。

乾隆怎麼調查虧空?命欽差大臣提前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1790年,著名的權臣和珅建議設立“議罪銀”。什麼叫“議罪銀”呢?就是官員犯了罪後,主動拿一筆錢來“贖罪”,可以減免處罰,這筆錢就叫“議罪銀”。“議罪銀”設置後,滿朝文武官員爭先恐後前來繳納。道理很簡單,你今天不犯錯,就能保證明天、後天不犯錯?於是,銀子就會像流水一樣流進內務府。

尹壯圖早就對和珅不滿了,他曾經奏報朝廷,指出地方督撫結交和珅,導致民不聊生:

“近年以來,風氣日趨浮華,人心習成狡詐。屬員以夤緣為能,上司以逢迎為喜,踵事增華,誇多鬥奢,百弊叢生,科斂竟溢陋規之外。上下通同一氣,勢不容不交結權貴以作護身之符。此督撫所以竭力趨奉和珅,而官民受困之原委也。”

“議罪銀”出來過後,尹壯圖第一個看出“議罪銀”的巨大弊端,他再次奏報朝廷指出:

“近有嚴罰示懲,而反鄰寬縱者。如督撫自蹈愆尤,不即罷斥,罰銀數萬以充公用,因有督撫等自認應罰銀若干萬兩者。在桀驁之督撫,藉口以快饕餮之私;即清廉自矢者,不得不望屬員佽助。日後遇有虧空營私重案,不容不曲為庇護。是罰銀雖嚴,不惟無以動其愧懼之心,且潛生玩易之念。”

尹壯圖請求永久停止“議罪銀”,官員犯了罪行就按律處分,不宜花錢贖罪。

毫無疑問,尹壯圖的奏摺不但得罪了和珅,還得罪了乾隆皇帝。因為內務府是乾隆皇帝的錢袋子吶。乾隆皇帝憤怒地要求他指實參奏,“何人勒派,何處虧缺?”可是,尹壯圖沒有察覺出來,繼續上奏摺:

“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嘆,各省風氣,大抵皆然。若問勒派、逢迎之人,彼上司、屬員授受時,外人豈能得見?”“虧空各省皆有,請簡派滿洲大臣,同伊密往各省盤查。”

“蹙額興嘆”四個字,徹底激怒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向自視甚高,自認為即位以來,幹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大事,“偏災賑恤,蠲貸頻施,以及修築河工海塘,捍衛民生,所費何止萬萬?而普免天下錢糧四次、漕糧二次,為數又不啻數千萬萬,孚惠閭閻,有加無已!”

乾隆怎麼調查虧空?命欽差大臣提前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於是,乾隆皇帝對尹壯圖痛斥一番:

“朕愛養黎元,如傷在抱,惟恐一夫不獲,施惠猶以為不足,是以宵旰憂勞,勤求民瘼,迨今年逾八秩,猶日孜孜,無事無時不以愛民為念,雖底小康,猶懷大惕,從不肯矜言示惠。”

乾隆皇帝認為,大清人民對朝廷是感恩戴德的,絕無“蹙額興嘆”現象。

其實,各地到底有沒有虧空,老百姓生活得好不好,按照尹壯圖的建議,派人前往祕密調查即可。可是,乾隆皇帝沒有這麼做。他派遣尹壯圖與戶部侍郎慶成前往各省調查虧空時,提前告知全國官員;命令尹壯圖到達地方500裡處,即通知地方官。地方官員得到消息後,立即做好準備。所以,尹壯圖根本就調查不出任何真實情況。

尹壯圖在路上時,乾隆皇帝還一再給他寫信,問他“途中見商民蹙額興嘆狀否”?尹壯圖心知肚明,只好違心地復奏:

“目見商民樂業,絕無蹙額興嘆情事。”“經過州縣地方,百姓俱極安帖。隨處體察,毫無興嘆情事。”

乾隆怎麼調查虧空?命欽差大臣提前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不僅如此,尹壯圖還反覆頌揚大清的繁華富庶,來證實自己當初的“荒謬”:

“目擊各省庫項豐,他儲充足,並無絲毫短缺,而往來數千裡內復見商賈士民安居樂業,共享昇平,實無地方官滋擾之事。”“所過淮、揚、常、鎮,以及蘇州省會,正當新年慶賀之時,溢巷摩肩,攜豚沽酒,童叟怡然自樂,未聞有官吏滋擾之事。”

這種調查,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果。

到頭來,尹壯圖不得不自承虛誑,奏請治罪。乾隆皇帝見他認了罪,便下令將尹壯圖革職,由慶成押帶來京,交刑部治罪。把持朝政的和珅會同大學士、九卿審議此案,按照“挾詐欺公,妄生異議律”罪名,奏擬斬決。

乾隆怎麼調查虧空?命欽差大臣提前五百里通知地方官

尹壯圖眼看腦袋不保,幸而乾隆皇帝放他一馬,稱自己“不妨以謗為規,不值加以重罪也”,加恩免除尹壯圖一死,“以內閣侍讀用,仍帶革職留任,八年無過,方準開復”。

逃過一死的尹壯圖很知趣,再也無心眷戀官場,於1792年以侍奉老母為由,申請辭職。乾隆皇帝求之不得,立即批准。於是,尹壯圖捲起鋪蓋,滾出官場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飢餓的盛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