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服裝 技術 陸軍 北陸強軍號 2019-04-06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作者|徐立輝 顏廷嶺 趙 勇

本期推出“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重大主題宣傳之“北疆有我”(22):《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人物名片

譚成友,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巡邏艇大隊一級軍士長,紮根界江29載,曾擔負過6種新船型試駕定型任務,掌握15種船型執勤戰鬥、操作管理、維修保養技能,技術革新成果被廣泛推廣,被戰友們稱之為界江上的“活江圖”。他先後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優秀紅旗船員”、學雷鋒銀質獎章;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士兵標兵”,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他帶過的兵有24人走上營連主官崗位,4人成為團職幹部。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譚成友,習慣性地被戰友們稱之為“老談”。不管是崗位訓練,還是帶兵育人,譚成友總是耐心為大家講授專業知識,跟大家談心交心,活潑開朗的性格,架起了他與官兵良好溝通的橋樑。大家常說,老譚常談——

他不是教官但能像教官那樣育人成才,不是專家但能像專家那樣做出貢獻。譚成友懷揣著報黨恩、保衛國家的樸素情懷,從軍入伍,這種真切的感恩之情,成為了他紮根邊防29年的不竭動力。

為了實現入伍志向,新兵一下連,他主動申請去偏遠艱苦、獨立部署的一中隊,當了一名船艇機電兵,在轟鳴相伴、油煙相隨的環境裡工作。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初次跟艇執勤巡邏,半道上突然颳起大風,江上浪花翻湧,船頭一會兒扎進去,一會兒浮起來。譚成友在機艙內,只聽見“哐哐哐”,一陣急促的響聲從缸體傳來,主機冒起了濃煙,嗆得他直流眼淚。他一看轉速錶,已經飆升到了2300轉,趕緊向艇長報告。

“不好,飛車了,趕緊切斷氣路,快去啊!”艇長邊操舵邊下達了命令。這下譚成友懵了,他只是聽別人說過飛車如何處理,可從沒實際操作過。

“我,我不會!”譚成友只好實話實說。

“你把著舵,我來!”艇長話音剛落,人已鑽進了機艙,只見他快速脫下衣服,把兩個進氣口死死堵住。不一會兒,柴油機停止了轉動,譚成友的心終於從嗓子眼落到了肚裡。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回來的路上,譚成友不禁後怕起來,當初要不是艇長處置及時,輕則連桿折斷,主機報廢;重則船殼碎裂,造成亡人事故。艇長那句“還得練啊,連斷氣都不會……”的責備話語,一直迴盪在耳邊,讓他無地自容,羞愧萬分。

“不行,我要好好學,只有要把這些裝備吃懂吃透,才能更好地保證船艇不出問題!”從此,譚成友開始了勤學苦練,自費買來《船舶知識》《柴油機檢測與維修》《液壓系統》等10餘本專業書籍,纏著艇長班長為他講解傳授。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晚上別人早已進入了夢鄉,他還在挑燈夜讀;中午太陽晒得甲板發燙,機艙裡溫度達到50多度,他卻頂著溼毛巾認部件、記管路……直到熟爛於心,才肯罷休。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譚成友真的成了船艇專業技術的“明白人”,如願以償在同年兵裡第一個當上了班長。這些年要問老譚帶出來多少骨幹,連他自己都數不清楚,最少也得有一個加強排,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軍隊改革調整後,隨著新裝備亮相邊防,譚成友沒有坐等其成,而是帶領一批技術骨幹認真鑽研、刻苦研究,最終啃下了這塊專業難題的“硬骨頭”。戰友們為譚成友伸出了大拇指,都說,沒有老譚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題。

譚成友常常被官兵稱為“活江圖”“船艇技術大拿”,但他帶過的兵都知道,老譚的這些本事,都是他用汗水一點一滴換來的。別人練一遍,他帶領艇組戰士們練三遍;別人完成任務後就休息了,他繼續汗流浹背地蹲在機艙中研究部件構造;別人業餘時間打遊戲、侃大山的時候,他就鑽研專業理論書籍,常常錯過開飯時間。

談帶兵先談帶心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老譚經常教育艇組的戰士,“當邊疆水兵就應該開好船、守好界江,這是我們的本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邊防軍人的價值。”

2006年7月,譚成友向中隊領導申請,想去剛組建的吉祥艇組當班長。雖然他知道那裡很偏僻,新艇組營建免不了缺東少西,但看到中隊領導為了挑選人員的事整天愁眉不展,老譚就顧不得自己的老風溼,主動申請去當第一任班長。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新艇組建在鬆阿察河中段,附近僅有幾戶漁民。雖然,前去的人員早有心理準備,但進點後還是傻了眼,三大困難擺在眼前:第一是沒水喝,第二是沒電用,第三是沒房住。

老譚卻覺得沒啥,沒水就喝江水,沒房就搭帳篷,只是沒電需要暫時忍著。夏天悶熱難耐,蚊子小咬成片往身上撲,帳篷四處漏風自然沒人願住。老譚不說啥,讓別人住船,自己搬進了帳篷。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7月份正值雨季,半夜大風不打招呼就來了,像撒了歡兒似的,喊著號子一陣緊似一陣,颳得帳篷搖搖晃晃,呼呼直響,恨不得連根拔起來。他趕緊找來幾根木棍支住蓬頂,加固了四周的樁子。不一會兒,噼裡啪啦下起雨來,雨水像長了眼睛似的,從帳篷的縫隙鑽進來,不一會兒工夫就打溼了地面。老譚趕緊拿出自己的臉盆接雨,先把大家的行李搬到不漏雨的角落,又鑽進雨裡把其他怕淋的東西收進來。雨水越漲越高,老譚拿起鐵鍬,圍著帳篷壘起隔離牆,水漲一點牆就加高一點,壘到40公分的時候,雨總算停了,老譚真的累了,倒頭便睡了起來。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清晨,戰士們發現院子裡一片汪洋,趕緊到帳篷裡看。艇組的大米白麵,自己的行李全都整齊的碼在乾爽的木板上。老譚卻發起了高燒,面色通紅、渾身發抖……

誰都明白,昨晚老譚完全有理由喊大家一起幹,他這麼做,只是為了讓大家睡個好覺。想到這裡,大家不禁被感動了,趕緊扶老譚到連隊輸液。

從那天起,再也沒人叫苦叫累了;從那天起,大家白天和老譚比著幹活,晚上和老譚爭著住帳篷,全艇組擰成了一股繩。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從那以後,艇組戰士們都以他為榜樣,什麼事都願意和他訴說,也正因為如此,他總能摸準戰士的思想脈搏,抓住人心帶好兵。他總結的思想帶兵“五法”和行為帶兵“四管四抓”,非常實在管用。

他為患急性闌尾炎的戰友墊付醫藥費,幫痴迷網絡的戰士戒除網癮,教不識字的戰士讀書寫字,改掉戰士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還為戰士解決過家庭糾紛,帶兵有感情、有方法、有耐心,每年分艇組的時候,戰士都願意跟他幹。

很多戰士退伍多少年了都跟他保持著聯繫,家長也給他打電話,對孩子的變化表示感謝。譚成友說,有些毛病多的兵,可能這輩子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軍人,但我們用心好好帶,就可能為這個社會培養一個好公民,為別人家庭培養一個好兒子,為部隊培養一名合格戰士。

談榮譽先談奉獻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老譚常談:“軍人要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榮譽,守護榮譽先要守護使命,而使命要在奉獻中守護。”

當兵以來,譚成友熱愛本職、苦練本領,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他在同化艇組一干就是9年,不但能耐得住寂寞,還能積極搞建設,讓艇組天天有變化,年年受褒獎,各類榮譽數不勝數,每次領導下艇組檢查時總能發現“新亮點”。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2011年,正值駐地農場街道改造,老譚認為這是改善官兵文體娛樂條件的好機會,便主動找到農場領導,反映艇組戰士文化生活比較單調,想在艇組旁邊建個籃球場。經過老譚一番努力,10天后一個標準的籃球場展現在官兵面前。當各級領導到艇組檢查時,連誇“譚老兵辦了一件好事”。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老譚辦的“好事”可不止這一件。2012年,老譚協調修建了30米鐵藝圍牆,擴大了營區活動範圍;2013年,老譚協調購置了兩套單雙槓等健身器材,深受官兵歡迎……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有一年即將年終考核,老譚正忙著組織戰士們練習繩結作業,中隊長打來了電話:“老譚,現在有個療養名額,中隊想讓你去。你在邊防這麼多年挺辛苦,也該調養一下身體,這個機會挺難得,你考慮一下。”

老譚知道,每年上級會組織優秀邊防幹部療養,但名額有限,沒啥特殊貢獻很難去上。這個消息讓老譚既高興又矛盾,高興在於這是一項特殊待遇,很多幹部都享受不上,領導卻首先想到自己,是對自己工作的關心和肯定;矛盾在於現在大項任務接踵而至,馬上面臨年終考核、船艇返航,自己這個業務骨幹責任重大。

想到這裡,他撥通了隊長的電話:“隊長,謝謝中隊能想到我,我心領了。但我不能去,只要船艇還沒平安返航,我就必須堅守崗位。”電話那頭的中隊長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老譚的性格,把巡邏執勤看得比天大,不去療養是意料之中的事。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第二年,省軍區再次組織一批優秀人才療養。怕他再次拒絕,中隊直接給他報上了名,等通知下來的時候老譚沒法再推辭,只得帶著家屬登上了前往大連的火車。

北疆有我 | 牛氣!4名團職幹部曾是這名士官手下的兵

雁群中的領飛雁,戰士中的排頭兵。29載戍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書寫了他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江河可鑑;29年航行,兢兢業業、傾注真情,錘鍊了他對強軍勝戰的不懈追求,可愛可敬。船艇開航的新徵程上,伴隨著軍歌嘹亮和馬達轟鳴,譚成友和他的戰友們一起乘風破浪、闊步前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