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能將歷史的成敗看得如此透徹,足見史墨並非神算子那麼簡單。


除了熟讀歷史,史墨對趙氏的忠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一次,趙鞅將前往國君園囿中田獵,被史墨知道了。於是,史墨牽著一條狗,提前等在園囿大門之外。當趙鞅率田獵隊伍來到園囿時,剛好看到了史黯,就問道:“你來這幹嘛?”史墨答道:“我得到了這條獵犬,想到這園囿中試試它的本事!”趙鞅聽了,大不高興,質問道:“那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我呢?”——想參與打獵,沒問題;可作為下屬,總得先告知主公吧?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能將歷史的成敗看得如此透徹,足見史墨並非神算子那麼簡單。


除了熟讀歷史,史墨對趙氏的忠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一次,趙鞅將前往國君園囿中田獵,被史墨知道了。於是,史墨牽著一條狗,提前等在園囿大門之外。當趙鞅率田獵隊伍來到園囿時,剛好看到了史黯,就問道:“你來這幹嘛?”史墨答道:“我得到了這條獵犬,想到這園囿中試試它的本事!”趙鞅聽了,大不高興,質問道:“那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我呢?”——想參與打獵,沒問題;可作為下屬,總得先告知主公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這時,史黯卻正容答道:“主公出行,下臣不隨從,那是違禮之舉。現在您到國君園囿中打獵,可主管園囿的官員卻不知情,那麼小臣又豈敢勞煩值日官來通告您呢?”

趙鞅時代,晉國國君已失去了國政的話語權,卿族權勢越來越大,卿士們在內心裡早就對國君不以為然了。這次打獵,趙鞅就沒有事先向國君園囿官通告。在趙鞅看來,私自進入國君園囿打獵,算不上什麼大事。

雖然史墨深知“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道理,但當前晉國顯然還沒到改換門庭的地步。趙鞅如此無禮,必然會給他人以口實,藉以打擊趙氏。所以,為避免事態惡化,史墨才特意前來阻止他。

聽了史墨這番話,趙鞅臉一紅,馬上就打道回府了。但顯然,趙鞅並未接受教訓。

後來,因為趙鞅私殺族人邯鄲午,引發了晉國六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混戰。不向國君請示私殺晉國大夫,這原本是趙鞅之罪;但關鍵時刻範氏與中行氏出了昏招,居然率兵前往攻打晉定公,招來了晉人的集體攻擊。八年後,範氏與中行氏徹底戰敗,被逐出了晉國。

眼見勝利在望,趙鞅卻突然想起一事:“我希望能得到範氏、中行氏門下的良臣。”範氏、中行氏雖然戰敗,可他們手下還是有不少人才。能籠絡到這些人才,就會極大地增強趙氏實力。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能將歷史的成敗看得如此透徹,足見史墨並非神算子那麼簡單。


除了熟讀歷史,史墨對趙氏的忠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一次,趙鞅將前往國君園囿中田獵,被史墨知道了。於是,史墨牽著一條狗,提前等在園囿大門之外。當趙鞅率田獵隊伍來到園囿時,剛好看到了史黯,就問道:“你來這幹嘛?”史墨答道:“我得到了這條獵犬,想到這園囿中試試它的本事!”趙鞅聽了,大不高興,質問道:“那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我呢?”——想參與打獵,沒問題;可作為下屬,總得先告知主公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這時,史黯卻正容答道:“主公出行,下臣不隨從,那是違禮之舉。現在您到國君園囿中打獵,可主管園囿的官員卻不知情,那麼小臣又豈敢勞煩值日官來通告您呢?”

趙鞅時代,晉國國君已失去了國政的話語權,卿族權勢越來越大,卿士們在內心裡早就對國君不以為然了。這次打獵,趙鞅就沒有事先向國君園囿官通告。在趙鞅看來,私自進入國君園囿打獵,算不上什麼大事。

雖然史墨深知“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道理,但當前晉國顯然還沒到改換門庭的地步。趙鞅如此無禮,必然會給他人以口實,藉以打擊趙氏。所以,為避免事態惡化,史墨才特意前來阻止他。

聽了史墨這番話,趙鞅臉一紅,馬上就打道回府了。但顯然,趙鞅並未接受教訓。

後來,因為趙鞅私殺族人邯鄲午,引發了晉國六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混戰。不向國君請示私殺晉國大夫,這原本是趙鞅之罪;但關鍵時刻範氏與中行氏出了昏招,居然率兵前往攻打晉定公,招來了晉人的集體攻擊。八年後,範氏與中行氏徹底戰敗,被逐出了晉國。

眼見勝利在望,趙鞅卻突然想起一事:“我希望能得到範氏、中行氏門下的良臣。”範氏、中行氏雖然戰敗,可他們手下還是有不少人才。能籠絡到這些人才,就會極大地增強趙氏實力。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史墨在一旁聽了,卻問了一句:“您得到他們又能怎樣?”

一時間,趙鞅有些錯愕,答道:“良臣,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這還有什麼可問的?”


這時,史墨又說出一番話,讓趙鞅不得不服氣:“下臣以為他們算不上良臣,所以才問這話。侍奉主君,要勸諫其過失而讚賞其善行。主君能聽諫則出仕,不能聽諫則辭官。如今範氏、中行氏之臣不能匡正主君,才使二氏陷入了災難之中。主君出逃,卻拋棄主君來跟隨您,那麼他們的賢良又體現在哪?如果是真良臣,就會積極為主君謀劃經營,讓他們在國外重新崛起,一直侍奉到主君過世;可這樣他們又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跟隨您?如果來了,那就絕對不是良臣!”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能將歷史的成敗看得如此透徹,足見史墨並非神算子那麼簡單。


除了熟讀歷史,史墨對趙氏的忠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一次,趙鞅將前往國君園囿中田獵,被史墨知道了。於是,史墨牽著一條狗,提前等在園囿大門之外。當趙鞅率田獵隊伍來到園囿時,剛好看到了史黯,就問道:“你來這幹嘛?”史墨答道:“我得到了這條獵犬,想到這園囿中試試它的本事!”趙鞅聽了,大不高興,質問道:“那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我呢?”——想參與打獵,沒問題;可作為下屬,總得先告知主公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這時,史黯卻正容答道:“主公出行,下臣不隨從,那是違禮之舉。現在您到國君園囿中打獵,可主管園囿的官員卻不知情,那麼小臣又豈敢勞煩值日官來通告您呢?”

趙鞅時代,晉國國君已失去了國政的話語權,卿族權勢越來越大,卿士們在內心裡早就對國君不以為然了。這次打獵,趙鞅就沒有事先向國君園囿官通告。在趙鞅看來,私自進入國君園囿打獵,算不上什麼大事。

雖然史墨深知“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道理,但當前晉國顯然還沒到改換門庭的地步。趙鞅如此無禮,必然會給他人以口實,藉以打擊趙氏。所以,為避免事態惡化,史墨才特意前來阻止他。

聽了史墨這番話,趙鞅臉一紅,馬上就打道回府了。但顯然,趙鞅並未接受教訓。

後來,因為趙鞅私殺族人邯鄲午,引發了晉國六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混戰。不向國君請示私殺晉國大夫,這原本是趙鞅之罪;但關鍵時刻範氏與中行氏出了昏招,居然率兵前往攻打晉定公,招來了晉人的集體攻擊。八年後,範氏與中行氏徹底戰敗,被逐出了晉國。

眼見勝利在望,趙鞅卻突然想起一事:“我希望能得到範氏、中行氏門下的良臣。”範氏、中行氏雖然戰敗,可他們手下還是有不少人才。能籠絡到這些人才,就會極大地增強趙氏實力。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史墨在一旁聽了,卻問了一句:“您得到他們又能怎樣?”

一時間,趙鞅有些錯愕,答道:“良臣,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這還有什麼可問的?”


這時,史墨又說出一番話,讓趙鞅不得不服氣:“下臣以為他們算不上良臣,所以才問這話。侍奉主君,要勸諫其過失而讚賞其善行。主君能聽諫則出仕,不能聽諫則辭官。如今範氏、中行氏之臣不能匡正主君,才使二氏陷入了災難之中。主君出逃,卻拋棄主君來跟隨您,那麼他們的賢良又體現在哪?如果是真良臣,就會積極為主君謀劃經營,讓他們在國外重新崛起,一直侍奉到主君過世;可這樣他們又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跟隨您?如果來了,那就絕對不是良臣!”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聽了這番話,趙鞅啞口無言,歎服道:“說得好!我確實說錯話了。”

在史墨眼裡,所謂的“良臣”首先應該是能盡忠,不能盡忠之人,就談不上“良臣”。這一觀點,其實司馬光說得更明白:“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辯,通謂之‘賢’。此所以失人也。”在史墨與司馬光眼中,德才兼備才能稱得上是賢臣;光有才而無德,就不能稱之為賢臣。

可趙鞅用人,卻更為實際:只要有一技之長,即便是德行有虧,他也敢用。陽虎差點竊取了魯國國政,他人都畏之如虎,可趙鞅卻敢重用他。後來在趙鞅手下,陽虎作出了許多貢獻。在平定範氏、中行氏叛亂的過程中,趙鞅就啟用了範氏家臣公孫尨(lóng)。在鐵之戰中,公孫尨還為趙氏立下了大功。

因此,趙鞅雖然表面上歎服於史墨的“賢良”標準,但用人時依然是採取了更加實用主義的做法:量才而用。


史墨對歷史、人才有獨到見解,也忠心於趙氏,以德輔主,堪稱君子。可趙鞅對史墨雖然相當看重,但絕非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當史墨勸諫趙鞅不要私自田獵之時,趙鞅的態度更顯得有些居高臨下。由此可見,夫差身陷絕境之時依然念念不忘的君子,在趙鞅手下不過是位普通謀臣。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能將歷史的成敗看得如此透徹,足見史墨並非神算子那麼簡單。


除了熟讀歷史,史墨對趙氏的忠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一次,趙鞅將前往國君園囿中田獵,被史墨知道了。於是,史墨牽著一條狗,提前等在園囿大門之外。當趙鞅率田獵隊伍來到園囿時,剛好看到了史黯,就問道:“你來這幹嘛?”史墨答道:“我得到了這條獵犬,想到這園囿中試試它的本事!”趙鞅聽了,大不高興,質問道:“那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我呢?”——想參與打獵,沒問題;可作為下屬,總得先告知主公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這時,史黯卻正容答道:“主公出行,下臣不隨從,那是違禮之舉。現在您到國君園囿中打獵,可主管園囿的官員卻不知情,那麼小臣又豈敢勞煩值日官來通告您呢?”

趙鞅時代,晉國國君已失去了國政的話語權,卿族權勢越來越大,卿士們在內心裡早就對國君不以為然了。這次打獵,趙鞅就沒有事先向國君園囿官通告。在趙鞅看來,私自進入國君園囿打獵,算不上什麼大事。

雖然史墨深知“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道理,但當前晉國顯然還沒到改換門庭的地步。趙鞅如此無禮,必然會給他人以口實,藉以打擊趙氏。所以,為避免事態惡化,史墨才特意前來阻止他。

聽了史墨這番話,趙鞅臉一紅,馬上就打道回府了。但顯然,趙鞅並未接受教訓。

後來,因為趙鞅私殺族人邯鄲午,引發了晉國六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混戰。不向國君請示私殺晉國大夫,這原本是趙鞅之罪;但關鍵時刻範氏與中行氏出了昏招,居然率兵前往攻打晉定公,招來了晉人的集體攻擊。八年後,範氏與中行氏徹底戰敗,被逐出了晉國。

眼見勝利在望,趙鞅卻突然想起一事:“我希望能得到範氏、中行氏門下的良臣。”範氏、中行氏雖然戰敗,可他們手下還是有不少人才。能籠絡到這些人才,就會極大地增強趙氏實力。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史墨在一旁聽了,卻問了一句:“您得到他們又能怎樣?”

一時間,趙鞅有些錯愕,答道:“良臣,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這還有什麼可問的?”


這時,史墨又說出一番話,讓趙鞅不得不服氣:“下臣以為他們算不上良臣,所以才問這話。侍奉主君,要勸諫其過失而讚賞其善行。主君能聽諫則出仕,不能聽諫則辭官。如今範氏、中行氏之臣不能匡正主君,才使二氏陷入了災難之中。主君出逃,卻拋棄主君來跟隨您,那麼他們的賢良又體現在哪?如果是真良臣,就會積極為主君謀劃經營,讓他們在國外重新崛起,一直侍奉到主君過世;可這樣他們又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跟隨您?如果來了,那就絕對不是良臣!”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聽了這番話,趙鞅啞口無言,歎服道:“說得好!我確實說錯話了。”

在史墨眼裡,所謂的“良臣”首先應該是能盡忠,不能盡忠之人,就談不上“良臣”。這一觀點,其實司馬光說得更明白:“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辯,通謂之‘賢’。此所以失人也。”在史墨與司馬光眼中,德才兼備才能稱得上是賢臣;光有才而無德,就不能稱之為賢臣。

可趙鞅用人,卻更為實際:只要有一技之長,即便是德行有虧,他也敢用。陽虎差點竊取了魯國國政,他人都畏之如虎,可趙鞅卻敢重用他。後來在趙鞅手下,陽虎作出了許多貢獻。在平定範氏、中行氏叛亂的過程中,趙鞅就啟用了範氏家臣公孫尨(lóng)。在鐵之戰中,公孫尨還為趙氏立下了大功。

因此,趙鞅雖然表面上歎服於史墨的“賢良”標準,但用人時依然是採取了更加實用主義的做法:量才而用。


史墨對歷史、人才有獨到見解,也忠心於趙氏,以德輔主,堪稱君子。可趙鞅對史墨雖然相當看重,但絕非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當史墨勸諫趙鞅不要私自田獵之時,趙鞅的態度更顯得有些居高臨下。由此可見,夫差身陷絕境之時依然念念不忘的君子,在趙鞅手下不過是位普通謀臣。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為什麼夫差與趙鞅兩人對史墨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屢有忠言,而且能神準預測事態發展的史墨,應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什麼卻得不到趙鞅的格外敬重?

實際上,兩人這種態度差異的根源,正在於“距離產生了美”:夫差與史墨接觸得少,聽到的都是他近乎於神的預言;趙鞅常年累月與史墨相處,知道他星象預言之術準確率其實並不高,反倒是他的一些獨到見解更為可貴。

當年,鄭國“神相”裨灶根據星象之術,也準確地作出了多次預言。可鄭國正卿子產卻批評道:“上天的規律距離我們太遠,人間的規律距離我們卻近。人無法上天,怎能知道天上事?裨灶哪能知道上天的規律?這個人說了太多預言的話,偶爾說中那麼一兩次不很正常嗎?”裨灶如此,與他同持一術的史墨又豈能例外?

"

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勾踐率領大軍攻入吳國,將其都城團團圍住,展開了滅吳最後一戰。

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正卿趙無恤一聽說這消息,就命下人減損飲食。趙無恤之父趙鞅前一年去世,按周時居喪之禮,趙無恤已經降低過一次飲食標準。現在又讓減損飲食,趙氏家臣楚隆有些不明白了:“三年居喪之禮,已經是哀悼親人的最高禮節。現在主公又降低飲食,恐怕是別有原因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無恤平靜地答道:“黃池會盟時,先主與吳王有盟誓,稱:‘同好共惡’。現在越國圍攻吳國,我身為嗣子當然想去救援,可這卻非晉國之力所能達成,所以我才降低飲食標準,略表心意。”

聽了這話,楚隆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把您這份心意讓吳王知道,那又如何?”

聽楚隆這麼說,趙無恤也有些小欣喜:“能辦到嗎?”

楚隆堅定地答道:“下臣請嘗試一下!”

於是,趙無恤便派楚隆前往吳國出使。

到達吳國之後,楚隆進越軍營地,拜訪了越王勾踐,對他說:“吳人多次侵犯列國,聽說君王率軍討伐,諸夏之人無不歡喜萬分;敝國生恐君王心願不能達成,所以特意派下臣來探視吳國情況。”長期以來,為孤立吳國,勾踐就對曾經的霸主晉國百般討好;得知了楚隆來意,也不為難他,放他進了吳都。

一見到吳王夫差,楚隆就將趙無恤的心意當面轉達了:“寡君老臣無恤派下屬前來為他的不恭謝罪:黃池之會時,先父有幸參加盟會,說‘同好共惡’。現在君王有難,無恤不敢怕辛勞,可晉國國力卻無法前來救援,所以謹派下屬前來向您報告。”

到了今天,夫差早就不指望誰能來救吳國了。不過,絕境之中趙無恤竟然還派使者前來致意,雖然不是救兵,但總算是一場人情。夫差有些感動,對著楚隆下拜、行稽首禮後答道:“寡人不才,不能侍奉越國,而讓大夫擔憂,謹拜謝他的命令!”然後,夫差賜給楚隆一小筐珍珠,讓他轉送給趙無恤。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就在楚隆轉身離開之時,夫差突然又問起一人:“我再請教一個問題,史黯為何能成為君子?”

楚隆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史黯做官,不為人厭惡;辭官後,又沒人能毀謗他。”

夫差聽了,感慨萬分:“這真是恰如其分啊!”


身陷絕境中的夫差卻念念不忘史黯——這個史黯究竟是何許人也?竟然有這麼大魅力?

史黯即史墨,是晉國大夫,為趙氏史官。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公元前510年夏,吳王闔閭率兵伐越。當史墨聽說此事時,立刻就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不到四十年,越國就要吞併吳國了!現在歲星正處越國,吳國卻去討伐,必然會遭受災禍!”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吳國被越人圍得水洩不通,果然是報應來了!

這種依據歲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國家興亡的方式,在《左傳》中經常可見。但其實近乎於巫術,根本就不可信。《左傳》記載下的多數事例,都不過是當時史官為提高自身權威性,採取“先打槍,後畫圈”方式刻意製造出來的流言。正如賢人子產所說,“天道遠,人道彌”——人在地上,怎麼可能深入瞭解上天的規律?

不管史墨當初是否真作出了這一預測,但這一故事卻在三十六年後傳到了夫差耳中。現在吳國正陷入絕境之中,這難道不是當年父親不守天時強行伐越的後果?正因如此,處在絕境中夫差才突然想到了史墨——如果史墨能在吳國出仕,我夫差何以至此?

夫差對史墨如此念念不忘,足見他對於史墨這種近乎於神的史官,還是極為敬重的。

可從今人角度來看,以木星運行軌跡來預測吳國興亡,猜對了也不過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如果史墨是憑藉此術而名揚天下,那他也不過是位神巫罷了。

不過,真實的史墨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是位近似於巫的神算子嗎?


就在史墨預測越國將吞併吳國這年,魯昭公在晉國乾侯(今河北成安東南)去世了。

八年前被“三桓”趕出魯國後,魯昭公就一直在外流浪。八年來,魯昭公盡全力想借諸侯之力討伐“三桓”,但卻始終未能成功。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趙鞅親眼看到了魯昭公四處求助無門、鬱鬱而終的全過程,也頗為感慨。於是,他問史墨:“季氏將其國君趕出國,可魯國民眾卻都順服於他,諸侯也站在他一邊,連國君死在國外都沒人向他問罪,這是怎麼回事?”

史墨聽了,說出一番頗為獨到的見解:“天生季氏以輔佐魯侯,已來日長久了。魯國民眾順服於季氏,不是很正常嗎?魯國國君世代安逸放縱,季氏則世代勤於國事,魯國民眾早就忘記國君了。即便國君死在國外,誰又會可憐他?社稷不會由某傢俬有,君、臣地位也不會一成不變,自古就是如此。虞、夏、商之後,在今天卻成為庶人,這是主公您知道的事情。當年季友是文姜愛子、魯莊公四弟,有大功於魯國,受封費邑而成為上卿;季文子、季武子之時,世代都增加家業,不曾廢棄舊有功績。魯文公去世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國國君從此喪失了國政,權力落入季氏手中;到這任魯君之時,已有四代國君了。民眾都不知其國君,國君還怎麼能掌控魯國?”

自魯莊公死後,魯國國君就被邊緣化多年;公元前562年及公元前538年“三桓”兩次私分公室,徹底斬斷了國君與民眾之間的聯繫,讓魯國民眾都習慣性地“不知其君”,魯昭公還怎麼能得到民眾擁戴?所以,即便是魯昭公死在國外,魯國民眾依然安之若素。

為此,史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觀點,來警醒趙鞅:“所以做國君,對‘器’與‘名’一定要慎重,絕對不可假手於人!”在“忠君”思想還深入人心的時代,史墨的這一論斷,可謂是石破天驚!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能將歷史的成敗看得如此透徹,足見史墨並非神算子那麼簡單。


除了熟讀歷史,史墨對趙氏的忠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一次,趙鞅將前往國君園囿中田獵,被史墨知道了。於是,史墨牽著一條狗,提前等在園囿大門之外。當趙鞅率田獵隊伍來到園囿時,剛好看到了史黯,就問道:“你來這幹嘛?”史墨答道:“我得到了這條獵犬,想到這園囿中試試它的本事!”趙鞅聽了,大不高興,質問道:“那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我呢?”——想參與打獵,沒問題;可作為下屬,總得先告知主公吧?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這時,史黯卻正容答道:“主公出行,下臣不隨從,那是違禮之舉。現在您到國君園囿中打獵,可主管園囿的官員卻不知情,那麼小臣又豈敢勞煩值日官來通告您呢?”

趙鞅時代,晉國國君已失去了國政的話語權,卿族權勢越來越大,卿士們在內心裡早就對國君不以為然了。這次打獵,趙鞅就沒有事先向國君園囿官通告。在趙鞅看來,私自進入國君園囿打獵,算不上什麼大事。

雖然史墨深知“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道理,但當前晉國顯然還沒到改換門庭的地步。趙鞅如此無禮,必然會給他人以口實,藉以打擊趙氏。所以,為避免事態惡化,史墨才特意前來阻止他。

聽了史墨這番話,趙鞅臉一紅,馬上就打道回府了。但顯然,趙鞅並未接受教訓。

後來,因為趙鞅私殺族人邯鄲午,引發了晉國六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大混戰。不向國君請示私殺晉國大夫,這原本是趙鞅之罪;但關鍵時刻範氏與中行氏出了昏招,居然率兵前往攻打晉定公,招來了晉人的集體攻擊。八年後,範氏與中行氏徹底戰敗,被逐出了晉國。

眼見勝利在望,趙鞅卻突然想起一事:“我希望能得到範氏、中行氏門下的良臣。”範氏、中行氏雖然戰敗,可他們手下還是有不少人才。能籠絡到這些人才,就會極大地增強趙氏實力。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史墨在一旁聽了,卻問了一句:“您得到他們又能怎樣?”

一時間,趙鞅有些錯愕,答道:“良臣,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這還有什麼可問的?”


這時,史墨又說出一番話,讓趙鞅不得不服氣:“下臣以為他們算不上良臣,所以才問這話。侍奉主君,要勸諫其過失而讚賞其善行。主君能聽諫則出仕,不能聽諫則辭官。如今範氏、中行氏之臣不能匡正主君,才使二氏陷入了災難之中。主君出逃,卻拋棄主君來跟隨您,那麼他們的賢良又體現在哪?如果是真良臣,就會積極為主君謀劃經營,讓他們在國外重新崛起,一直侍奉到主君過世;可這樣他們又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跟隨您?如果來了,那就絕對不是良臣!”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聽了這番話,趙鞅啞口無言,歎服道:“說得好!我確實說錯話了。”

在史墨眼裡,所謂的“良臣”首先應該是能盡忠,不能盡忠之人,就談不上“良臣”。這一觀點,其實司馬光說得更明白:“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辯,通謂之‘賢’。此所以失人也。”在史墨與司馬光眼中,德才兼備才能稱得上是賢臣;光有才而無德,就不能稱之為賢臣。

可趙鞅用人,卻更為實際:只要有一技之長,即便是德行有虧,他也敢用。陽虎差點竊取了魯國國政,他人都畏之如虎,可趙鞅卻敢重用他。後來在趙鞅手下,陽虎作出了許多貢獻。在平定範氏、中行氏叛亂的過程中,趙鞅就啟用了範氏家臣公孫尨(lóng)。在鐵之戰中,公孫尨還為趙氏立下了大功。

因此,趙鞅雖然表面上歎服於史墨的“賢良”標準,但用人時依然是採取了更加實用主義的做法:量才而用。


史墨對歷史、人才有獨到見解,也忠心於趙氏,以德輔主,堪稱君子。可趙鞅對史墨雖然相當看重,但絕非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當史墨勸諫趙鞅不要私自田獵之時,趙鞅的態度更顯得有些居高臨下。由此可見,夫差身陷絕境之時依然念念不忘的君子,在趙鞅手下不過是位普通謀臣。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為什麼夫差與趙鞅兩人對史墨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屢有忠言,而且能神準預測事態發展的史墨,應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什麼卻得不到趙鞅的格外敬重?

實際上,兩人這種態度差異的根源,正在於“距離產生了美”:夫差與史墨接觸得少,聽到的都是他近乎於神的預言;趙鞅常年累月與史墨相處,知道他星象預言之術準確率其實並不高,反倒是他的一些獨到見解更為可貴。

當年,鄭國“神相”裨灶根據星象之術,也準確地作出了多次預言。可鄭國正卿子產卻批評道:“上天的規律距離我們太遠,人間的規律距離我們卻近。人無法上天,怎能知道天上事?裨灶哪能知道上天的規律?這個人說了太多預言的話,偶爾說中那麼一兩次不很正常嗎?”裨灶如此,與他同持一術的史墨又豈能例外?

被越人重重圍困的夫差,見晉使者突然提及一人,究竟是為何?

所以,正是史墨的星象預言術,降低了他在趙鞅心目中的地位。作為一位對歷史有獨到見解的史官,這才是史墨最令人惋惜之處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