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分娩 懷孕 產科 紅牛 沫沫的靜好歲月 沫沫的靜好歲月 2017-10-28

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圖片源自網絡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歷了多少不適、多少等待,終於忐忑的迎來即將分娩的時刻,很多初產的孕媽媽都會身不由己的緊張起來。我家的小表妹如今40+,已經達到了神經質的地步,每天晚上無數次的起床,一會兒擔心見紅了,一會兒擔心破水了,一會兒擔心自己生不下來……其實,醫生的診斷已經確保胎兒和母體的各項指徵都非常好,就等待著瓜熟蒂落幸福的迎接寶寶啦。

今天陪她產檢完,小表妹又開始碎碎念,進入產房後要不要愛人陪伴呢?如果不陪伴,自己害怕;如果要陪伴,又擔心愛人害怕;真真是左右為難!隨後又反覆叨叨著,不要忘記帶手機,即便是在產房裡,也要把自己美美的狀態拍出來,將來留給寶寶看。

我聽著她的嘮叨,想起看到的一個新聞,說國外一個同樣愛美的媽媽,生產了50多小時,在經歷了40多小時的時候,還不忘給自己補個妝,想要給寶寶出生的時候,留下一幅美美的母子合照。

其實有著這樣想法的媽媽們真的不少,可是一旦人在產房,就真的是身不由己啦!待產媽媽可能需要應付許多人生中的第一個,想要拍出美美的照片,還真的需要格外的勇氣啊!

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圖片源自網絡

【第一次剃陰毛】

“剃陰毛”在醫學上叫做“備皮”,所以當待產媽媽聽到護士說要備皮了,就要有思想準備了。這由護士動手剔除陰部毛毛,一般情況下護士做的乾脆利落,但畢竟是陌生人,剃的時候,尷尬的感覺可想而知。

其實待產媽媽不必尷尬,只有除去陰毛,醫生才方便對順產的媽媽進行會陰傷口的消毒、縫合。既便是剖宮產產婦也需要剃陰毛,因為陰毛裡容易滋生細菌,胎兒被取出時會陰部若未消毒對寶寶健康無益。所以說,備皮工作無論是對產婦還是對新生寶寶來說都是必要環節,孕媽媽應科學對待。

【第一次被肛檢】

肛檢,顧名思義是醫生用手指伸進肛門裡來檢查孩子的胎位,是否能順產之類的。的確是非常不舒服的感覺,有些孕媽媽對內檢已經受不住了,槓檢下來會覺得內檢也不過爾爾。

但肛檢對於待產區順產的孕媽媽來講真的很重要,肛檢是產科上臨產時檢查子宮口開的程度的一種檢查手段。分娩前進行肛檢的目的在於瞭解宮口開的情況,以確定進產房的準確時間,一般要開到十幾公分。護士們之所以反覆肛檢,是為了更準確地瞭解胎兒的位置。

【第一次遭遇接生男醫生】

生產的時候,待產媽媽一定是要脫光光的。在若干陌生人面前脫光,本就是一件尷尬的事情,如果遭遇了男醫生,就會讓孕媽媽更是覺得難堪。

其實,很多很棒的婦產科醫生是男性。對很多準媽媽來說,要把私處暴露在老公以外的男性面前,確實是件令人尷尬的事情。在這個時候,你應該更多地考慮醫生的專業水平,而不是性別。男醫生跟女醫生比起來力氣更大,在處理突發情況時更冷靜,有助於分娩的順利進行。

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圖片源自網絡

【第一次嘔吐個沒完沒了】

幾乎90%的媽媽都在產床上經歷過噁心和嘔吐的感覺。這種嘔吐感是自己完全無法控制的,忽然而來,讓待產媽媽措手不及已經嘔吐出來,有的甚至是噴出嘔吐物。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比如,無痛分娩中採用硬膜外麻醉會導致血壓過低,也就是血壓突然下降,最初的一個徵兆就是噁心和嘔吐。即使是沒有進行硬膜外麻醉,分娩時的疼痛也會導致嘔吐。另外,分娩的過程中,胃裡的食物會停止消化,也可能會導致嘔吐的發生。

如果待產媽媽想要最大程度地避免嘔吐,從分娩開始的最初階段,就應該只吃一些好消化的流食,或者完全停止進食,只喝水或飲料。但這樣可能沒有足夠的體力能夠堅持到寶寶誕生呢,這也是一件大問題。

【第一次真切的聽到自己牙齒在打架】

幾乎一半的媽媽都會在分娩時經歷身體顫抖,牙齒咔咔作響的尷尬事,這也是自己主觀上以及理智上完全無法控制的牙齒在打架、身體在發抖的情況。

發生這種現象並不是因為感到冷。事實上,分娩時準媽媽的體溫還 會上升1到2度,會感到熱。最新研究表明:待產媽媽會渾身顫抖是因為母體的血液中出現一些不相容成分的直接結果。在分娩的過程中,極少量的胎兒的血液會融入媽媽的血液當中。如果把媽媽和寶寶的血液中有不相容的成分(例如媽媽的血型是A型,而寶寶的血型是 B型),媽媽就會出現顫抖、哆嗦、打冷戰的現象。

【第一次體會到完全無法控制的“釋放”自己】

很大一部分待產媽媽在宮縮厲害時感覺完全不是平日的自己了,好像瘋子般尖叫、大哭,甚至連自己的衣服都撕破了,一掃平日裡的溫文爾雅,無法控制的歇斯底里得無以復加。

這些行為雖然有點過激,但都很正常,它們只是疼痛和筋疲力盡最直接的表現。也可以把這些近乎瘋狂的舉動歸罪於身體內激素的變化:分娩過程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會發生一些變化,大致和月經前激素變化的模式雷同,因此你的反應也就和經前期綜合症很相似。如果你確實有些舉動象發瘋一樣,也不要怪罪自己。

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圖片源自網絡

【第一次經歷灌腸】

孕媽媽常有便祕這一毛病,便祕使腸管內經常有糞便堆積,乙狀結腸位於小骨盆腔內左上方,由於腸內有大量糞便堆積,分娩時往往影響胎頭的順利下降及內旋轉,以致妨礙產程的進展。

因此一旦臨產,就應灌腸,以清除腸內糞便,減少產道的阻力。灌腸確實不舒服,但比起在分娩時排出大量的便便,還是忍耐一下吧。

【第一次體驗大小便失禁】

待產媽媽在產床排便的事並不鮮見,通常是在生產的關鍵時刻,已經可以看到胎寶寶的時候,醫生會一再要求待產媽媽使勁用力,結果寶寶還沒出來,便便卻出來了。

這只是人體器官一種正常的運動。當寶寶通過骨盆慢慢下降,準備出生的時候,就會擠壓到直腸,使一些氣體從肛門被迫排出,相當於“屁”。當寶寶的頭通過產道時,直腸會變得平滑,裡面的內容物就會被推出來。尤其是進行硬膜外麻醉以後,肛門附近的括約肌變得麻痺, 沒有知覺,就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圖片源自網絡

【第一次被側切】

除了必須忍受撕心裂肺的痛楚外,很多待產媽媽最擔心的就是被側切了吧。經常會有經驗說,側切時是沒有麻藥的。但過來人又說,對比分娩時的那種痛,側切真的感受不到痛了。

誠然,當胎兒的頭即將娩出時,為了保護會陰,很多人的會陰會被切上一刀。因為當直徑約10釐米的胎頭娩出時,如果沒有助產醫生的幫助,保護會陰部,那麼肯定會有很多新媽媽的會陰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撕裂傷;一旦發生了撕裂傷、便會在產後遺留下許多後遺症。如果能及時作會陰切開術,那就不會發生後遺症,而且對新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

【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先生的“脆弱”】

很多陪產的準爸爸,因為忍受不了產房裡的血腥與產婦的痛楚,自己先行昏倒過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本來是信心滿滿來給自己太太加油的,結果自己反被成為被照顧的一方,這也算是一種“感同身受”的體現吧!

因此建議待產媽媽沒有必要非要準爸爸來陪產,男人的堅強與脆弱往往也就是在一線之間。不妨安排一位有過生育經驗的女性朋友或者是其他的家庭成員,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位導樂專業的來幫助完成分娩。

親歷:產房裡順產媽媽可能遭遇這10件“人生第一次”,理性面對吧

圖片源自網絡

最後,給待產媽媽一些的順產小建議:

1、相信自然的力量:生孩子本就是瓜熟蒂落的過程,你完全可以做到!

2、學會呼吸:提前做好功課,學會能緩解分娩鎮痛的深呼吸法(拉瑪澤呼吸)。

3、不要哭喊:這樣做會消耗體力且會削弱意志,不妨多想想即將見面的寶寶,另外嘗試給自己留下張美美的照片吧!

4、不疼就攢體力:儘量及時攝取高能量食品,如巧克力、紅牛等。

5、聽醫生的話:積極配合醫生的安排,克服自己不必要的尷尬,當做是一場難忘的又恍惚的體驗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