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指引“村裡的眾創空間”建設 “一站式”聯合審批縮短流程

風投 建築 陳偉豪 民生 大洋網 2017-06-25

大洋網訊 昨日上午,天河區召開新聞通氣會,先行先試出臺《天河區關於利用村(社)集體物業打造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工作指引(試行)》(下稱《指引》),要把全區村(社)集體物業打造成為平價高效、設計新穎的科技企業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爭取每年改造50萬平方米左右,5年後新增約250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指引》將為村集體物業的改造提供全流程規範。

“原則上先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申報改造項目,街道遴選1~2個項目列入改造計劃,再經由聯席會議進行審查。”天河區城市更新局局長楊德創表示,在廣州市城市更新“1+3”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天河區的村(社)集體物業要充分結合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意願,針對不同類型的村(社)集體物業提出了原狀整飾、局部拆建、全面改造三種改造模式,對於不同的模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流程規範。同時建立了市、區、街、村四級聯動機制,在政策和服務上給予全方位支持,幫助其做好工商登記、招商選資、項目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等服務。

而在改造過程中,也明確了政府職能部門、屬地街道、村公司、運營方等各方面的職責,確保建築結構安全、消防安全和新增用地面積、建築面積“兩條底線”。

此外,針對現有改造存在審批時間長、流程多、效率低的問題,天河區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站式”聯合審批,組建城市更新、國土規劃、住建水務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實現聯合審批、一次性審批。在驗收環節,由屬地街道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實施主體、業主單位和參建各方實行聯合驗收、綜合驗收。

(廣報記者何瑞琪通訊員陳偉豪、鄒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