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專訪 | 分佈式資本余文波:投資了52家區塊鏈公司,行情不重要

分佈式資本 余文波 火星專訪 商思林 2018-07-24

近日,分佈式資本的執行董事余文波先生與火星財經總編輯商思林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分享了他對區塊鏈行業的市場現狀、應用場景、技術進步、發展方向等獨到見解,令人耳目一新。

編者按:近日,在2018年全球區塊鏈應用創業大賽召開期間,火星財經獨家採訪了國內領先的區塊鏈投資基金分佈式資本的執行董事余文波。余文波先生曾就職於德隆、中金投資集團,並曾在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擔任首席研究員,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和深刻的區塊鏈產業洞察。余文波先生與火星財經總編輯商思林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分享了他對區塊鏈行業的市場現狀、應用場景、技術進步、發展方向等獨到見解,令人耳目一新。現將本次對話內容整理,供各位參考。


火星財經:分佈式資本是什麼時候開始投資區塊鏈的? 

余文波:2015年就開始了,算是最早專注投資區塊鏈的。

火星財經:投了多少家?

余文波:52家。

火星財經:投這些項目有比較集中的年份和地域嗎?

余文波:2016年比較多,其中41家在海外。

火星財經:2016年是低谷期,你們反而投得比較多?

余文波:是的,總結下來就是那年比較多,並不是有意為之,但回頭看是低谷期投得更多。

火星財經:你們投的是股權多還是Token多?

余文波:大部分是股權,也有些公鏈是Token。這個要看,沒有一定之規。早期基本上是股權,但有些公鏈,他的開發週期非常長,也很難,只有Token這種融資方式更適合他們。

火星財經:Token是史上最不計較的融資方式,沒有股權,可以不要分紅,可以長期等待。你對最近這大跌的數字貨幣行情怎麼看?

余文波:行情我從來不評價,沒有任何意義,看現在行情對於我們這類投資來說沒有任何價值。

火星財經:但事實是確實2017年全球數字貨幣市值增長了140多倍,尤其是2017年底這波上漲,吸引了很多人進來,擴大了區塊鏈的影響。有人估計春節期間還會進一步大擴散。

余文波:這是好事,但目前這個行業的亂象,比如到處是空氣幣割韭菜,有些投資人也是在後面推波助瀾,這個事情不正常,也不會長久。

火星財經:你怎麼看一些投資者,把區塊鏈項目做成了一個純交易的事情,類似於加速的二級市場。

余文波:其實不只是區塊鏈,其他行業也都是這樣。如果你不迴歸常識,項目本身是沒有生命力的,炒作那都只是炒作而已。

火星財經:那你覺得這個對市場是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余文波:肯定沒有好影響,但是你又阻止不了它。

火星財經:誰會去阻止這個事情呢?

余文波:我不知道,只有政府能阻止吧,但你不知道政府什麼時候阻止,也不知道政府會不會阻止,對吧?而且這個也不是那麼容易阻止。對我來說,只能自己秉持自己的底線,自己的價值觀。如果連價值觀不認可它,那你就不去做它。

火星財經:我們聊聊投資,分佈式資本在投資項目的領域分佈上有什麼特點嗎?

余文波:在區塊鏈應用上,我們都能看到一些與確權、分發和交易相關的領域,比如支付、版權、醫療、公共管理,以及更大程度上跟AI、物聯網的深度結合。

但整體上,我們不做太多限定,因為整個行業都太早期了,什麼領域都有機會。

火星財經:目前有什麼比較典型的區塊鏈應用嗎?

余文波:Abra,這個應用主要是跨境轉賬,很有意思。我們之前用傳統的方式跨境轉賬,比如你要給美國的Mike匯一筆錢,你需要先到你的開戶行把人民幣換成美元,通過有跨境支付業務的銀行再轉到Mike的手上。這個時間很長,手續費也至少千分之一;但Abra是怎麼運轉呢,你發出匯款需求,你附近立刻有個人就用你的人民幣換成比特幣,並在Mike附近發起另一個換幣請求,也許就是Mike樓下的超市服務員響應,把比特幣換成美元,打個電話讓MIKE來取就好了。整個過程都是無需第三方機構背書的,交易真實、不可篡改,利用的就是全球分佈式比特幣系統。

火星財經:它會很快,成本也很低吧。

余文波:它收一點點手續費,只是傳統的8%,它幾乎沒成本,一個APP往那裡一放又不要人,自動運行。這個APP最大的下載量是在菲律賓,第一大市場是在那裡。因為大量的菲傭他們需要大量的經常性跨國轉匯。

火星財經:他們對費用比較敏感,這個市場是很大的。

余文波: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現在很多相對經濟落後的國家,他們的互聯網滲透率遠遠大於銀行服務的滲透率。有的國家可能只有500萬銀行賬戶,但卻可能有3000萬的智能手機。

火星財經:你覺得區塊鏈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余文波:我覺得區塊鏈的一些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一個是底層技術,比如比特幣現在每秒結算的筆數只有7筆,以太坊有很大提升,但也是遠遠做不到高效。如果底層不夠高效和好用,那大量應用也是紙上談兵,沒法運轉嘛。再一個是賬戶的基礎的安全問題,這也沒有根本上解決。

從這個點上說,如果有這樣的團隊,這個項目是值得去看,去支持,去投的。

火星財經:除了底層的技術,你覺得還有哪些對區塊鏈的思維誤區?

余文波:現在很多用區塊鏈應用的嘗試不是說不能嘗試,嘗試是很好的事兒,但其實都沒有很好的理解區塊鏈的本質,就我原來是做這個業務的,第一反應是我拿區塊鏈揉進來,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現在都是把它當作一個技術,拿過來問我能不能解決現在這個問題,如果這麼想,你看他一定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個思路就是錯的。區塊鏈是你一定要去用區塊鏈技術那種特質,重構你的業務流程,如果一個行業或者某個項目說,我用了區塊鏈技術,但是沒有改變原來的業務流程,那這個一定是個偽應用。

就哪怕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他推下去一定推不下去,就它一定是,因為它是個去中心化的,就意味著你這個問題還是這個問題,原來比如說我是按三個業務環節解決的這個問題,如果你用了區塊鏈技術也許你就只有兩個環節了,也許是四個環節,順序也變得跟這個不一樣了。一定是要用到它的特質去重構商業流程或者業務流程,這才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應用會有結果,而不是拿來簡單貼上兩張PPT,用個新技術,他不是說簡單的把電腦從戴爾換成蘋果的這種概念,它其實是你要用到區塊鏈的這個特質。

所謂區塊鏈特質它是最適合用來做分佈式商業生態的,它最主要的兩個特色就是你如果讓他來構築一個體系的話,它就能保證回到了一個所謂賬本的時代,就是你記賬的時候誰也不能篡改它去作假,大家都盯著,你可以這麼來理解,你必須是記真的東西上去,記好之後誰也不能篡改,你要把這兩個特質用到位,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的商業模式這才是有生命力的,

如果你的商業模式中用到區塊鏈和沒有用到區塊鏈是相同的特質,那這個東西不會有太大的價值。

而要真正做到區塊鏈的分佈式的商業,其實就是你要做到技術最底層的就是公鏈。從長遠來看現在大家都知道區塊鏈最早有什麼私鏈、聯盟鏈、公鏈這種說法,私鏈早已經死掉了,現在沒有人再提這個說法了,因為根本就是對區塊鏈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區塊鏈去做個私鏈,這完全就是大材小用。

火星財經:也有人說就是聯盟鏈的效率會更高。

也許聯盟鏈的效率會更高,但是也沒有用到區塊鏈,聯盟鏈是什麼呢?聯盟鏈也叫許可鏈,也就是咱們這邊有信任基礎了為了咱們的利益一起來用區塊鏈,你一定要記住大家是怎麼來描述區塊鏈的:去信任中介的。區塊鏈的最最大的特質就是大家不需要有信任基礎,就像比特幣一樣,我和你交易,記賬的那個人是大洋彼岸的那個人,我從來就不用擔心他會瞎記,也就是說它是讓那些沒有信任基礎的人能夠大規模的協作,這是它的最獨特的特質。

其他技術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它做到了,那你聯盟鏈說沒事,我們之間已經有信任了,然後這叫區塊鏈嗎?那你就是把這它最重要的特質捨棄不用。而去用它的其他特質,不是說對你沒有好處,可能也有好處,就是搞不出殺手級的應用。

所以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一定是來自公鏈。真正有爆發力的東西就是在公鏈上,它天生就是那種分佈式的商業生態。

火星財經:你之前的履歷大概是什麼?

余文波:我一直做的投資,原來最早在德隆,後來在中金投資集團,然後在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做過首席研究員,現在是分佈式資本的執行董事,我們是專門投資區塊鏈這塊。

火星財經:現在一些VC開始把自己投的公司挨個縷一遍,看下有無能與區塊鏈結合的?這件事你怎麼看?

許文傑:不能一概而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原來投的那些公司如果在某個領域有一定基礎,有業務基礎,有客戶基礎,對那個領域也瞭解,還是有可能在區塊鏈應用層有所作為的。但如果說只是簡單地把它搬到區塊鏈上,那肯定出不了東西。用區塊鏈這個思維去重構原來的商業模式,能用到它原來的積累,那肯定也能跑出好東西。

火星財經:現在來看這方面的項目基本都是在應用層多一點。

余文波:是的,而且這本身就是應用層的東西,因為中國這些年發展很快,導致大家都比較急,重新去做底層好像不太容易,所以你就看到剛出來這些技術攻關基本都是老外在幹,中國人乾的大都是各種應用,搞得很熱鬧。

火星財經:應用和故事?

余文波:對,應用和故事,但實際上在這個領域如果底層技術沒有突破,你的應用可能就只是故事。

火星財經:所以你專注的重心還是在區塊鏈底層的公鏈?

余文波:不是說這兩個就可以分開,底層現在的不夠完善導致應用層受到限制,但不意味著一定要等底層把所有的問題解決了,我再來看應用層。其實應用層的東西是可以邊做邊看的,做到一定程度它跟底層是可以切換的。上面的架構該搭好搭好,只是說它現在好多東西只是搭好而已,沒法進行推行,受制於底層的不足。那一旦底層也在快速發展,點切換到那個底層其實是可以做得到,我們其實是齊頭並進的,



聲明:本文為火星財經原創稿件,版權歸火星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須在文章標題後註明“文章來源:火星財經”,若違規轉載,火星財經有權追究法律責任。

火星提示:本站旨在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