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肥胖下的失控人生》

對於肥胖症患者來講,肥胖帶來的不僅是笨重、行動遲緩,有時候搭上的是整個人生。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肥胖下的失控人生》

對於肥胖症患者來講,肥胖帶來的不僅是笨重、行動遲緩,有時候搭上的是整個人生。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患者在手術前接受心肺方面的訓練


體重540斤

黃佳鑫站起來的一瞬間,我使勁嚥下去了自己的吃驚。之前,他一直坐在沙發上,當重量都堆在沙發上時,你只知道他體重很大,身體很圓,卻對這種“大”不會有更多的想象和描繪。然而當他站起來時,這些堆成小山一樣的脂肪一下子立體地跳到了你的眼前。那件袍子一樣肥大的藍色短袖沿著他的體重滑到小腿上,那裡壯得像一隻大肘子,倘若丈量起來,比一個小學生的腰圍差不到哪裡去。脹起的肚子遮擋住了他的腳尖,後背卻鼓出了兩個小山包,皮膚像是撐不住這兩團脂肪,猶如兩個鬆了氣的氣球垂在身上。這已經是做了減重手術,瘦了200多斤後的黃佳鑫——醫生切掉了他80%的胃,他的臉也因此從一層又一層的褶皺中釋放了出來,有了相對清晰的弧度。即使如此,他的體重仍在300斤左右。

黃佳鑫比想象中要開朗一些,你問一句,他答一句,講起因為體重所鬧出的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他都已經足夠講得自如,偶爾還跟著他父母的回憶樂上一下。比如去衛生間踩裂了瓷磚;在醫院門口摔倒,甚至動用了消防車,最後還是靠十幾個人才將他抬起來。體重不再是這個家庭避諱的字眼,帶有夏日炙熱氣息的武漢話在房間裡流淌開來,家裡的八哥鳥偶爾跟著插上幾句嘴,你能夠感受到這個家庭的明亮。但倘若將時間往前推上兩年,這裡則是一個全然不同的模樣——黃佳鑫反鎖著門,母親敲了一遍又一遍,兒子的頭髮已經長到了耳朵,必須要去剪了,屋裡沒有人應聲;電腦前的黃佳鑫,腳邊全是食品包裝袋和飲料瓶子,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更顯促狹了,卻是他唯一可以躲避的地方。“我寧願死。”黃佳鑫拒絕父母的出門要求。

當時,身高1.69米的黃佳鑫,體重已經到了500多斤,根據醫院的診斷,黃佳鑫的BMI(體重指數)為92.8kg/㎡。一個數據可以做個類比:中國成人體重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中的參照值是,體重指數大於等於24kg/㎡屬於體重超重,大於等於28kg/㎡屬於肥胖,大於35kg/㎡則為重度肥胖。黃佳鑫屁股下的椅子是家裡他唯一能坐的地方,他坐塌了一次後,父親將椅子的所有連接處用鐵片重新加固了一下。即便如此,椅子再次搖搖晃晃。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肥胖下的失控人生》

對於肥胖症患者來講,肥胖帶來的不僅是笨重、行動遲緩,有時候搭上的是整個人生。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患者在手術前接受心肺方面的訓練


體重540斤

黃佳鑫站起來的一瞬間,我使勁嚥下去了自己的吃驚。之前,他一直坐在沙發上,當重量都堆在沙發上時,你只知道他體重很大,身體很圓,卻對這種“大”不會有更多的想象和描繪。然而當他站起來時,這些堆成小山一樣的脂肪一下子立體地跳到了你的眼前。那件袍子一樣肥大的藍色短袖沿著他的體重滑到小腿上,那裡壯得像一隻大肘子,倘若丈量起來,比一個小學生的腰圍差不到哪裡去。脹起的肚子遮擋住了他的腳尖,後背卻鼓出了兩個小山包,皮膚像是撐不住這兩團脂肪,猶如兩個鬆了氣的氣球垂在身上。這已經是做了減重手術,瘦了200多斤後的黃佳鑫——醫生切掉了他80%的胃,他的臉也因此從一層又一層的褶皺中釋放了出來,有了相對清晰的弧度。即使如此,他的體重仍在300斤左右。

黃佳鑫比想象中要開朗一些,你問一句,他答一句,講起因為體重所鬧出的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他都已經足夠講得自如,偶爾還跟著他父母的回憶樂上一下。比如去衛生間踩裂了瓷磚;在醫院門口摔倒,甚至動用了消防車,最後還是靠十幾個人才將他抬起來。體重不再是這個家庭避諱的字眼,帶有夏日炙熱氣息的武漢話在房間裡流淌開來,家裡的八哥鳥偶爾跟著插上幾句嘴,你能夠感受到這個家庭的明亮。但倘若將時間往前推上兩年,這裡則是一個全然不同的模樣——黃佳鑫反鎖著門,母親敲了一遍又一遍,兒子的頭髮已經長到了耳朵,必須要去剪了,屋裡沒有人應聲;電腦前的黃佳鑫,腳邊全是食品包裝袋和飲料瓶子,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更顯促狹了,卻是他唯一可以躲避的地方。“我寧願死。”黃佳鑫拒絕父母的出門要求。

當時,身高1.69米的黃佳鑫,體重已經到了500多斤,根據醫院的診斷,黃佳鑫的BMI(體重指數)為92.8kg/㎡。一個數據可以做個類比:中國成人體重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中的參照值是,體重指數大於等於24kg/㎡屬於體重超重,大於等於28kg/㎡屬於肥胖,大於35kg/㎡則為重度肥胖。黃佳鑫屁股下的椅子是家裡他唯一能坐的地方,他坐塌了一次後,父親將椅子的所有連接處用鐵片重新加固了一下。即便如此,椅子再次搖搖晃晃。

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做了減重手術後的黃佳鑫

黃佳鑫不出門一方面是由於外人的眼光,7歲那年學游泳,其他小孩都撲通通地直接跳進水裡,他卻要在兩隻胳膊和腰上綁三個輪胎,因為教練怕他沉下去,結果發現體重大的人反而在水裡更容易浮起來。15歲那年,兩輛自行車在他身邊撞在一起,車主一番爭吵後發現兩個人都是因為看黃佳鑫而沒注意對方。另一個原因是,他行動起來越來越困難了,理髮店距離家門口只有50多米,他家住在三樓,走到樓下他就喘到臉色發白,膝關節也疼。黃佳鑫已經習慣了這種笨重和不適,小學人家上體育課,跑步打球跳操,他只能在一邊搬搬器材、撿撿球;學校裡的樓梯,同學爬到了五樓,他才剛到一樓。黃佳鑫和家人將一切不便都歸結為肥胖——肥胖使他不愛動。沒有人意識到,肥胖引發的併發症已經開始吞噬他的生活。

黃佳鑫父母都不胖,父親只有120多斤,母親生他前據說也很苗條。黃佳鑫出生於1990年,從小在漢江邊上長大,因為是兒孫輩僅有的男娃,他很得雙方老人的寵溺。黃佳鑫喜歡吃滷肉、滷豬蹄、滷內臟,長輩們就會滷一鍋給他,這批在物質缺乏之下成長的一代人,長於將對兒孫輩的關愛與豐富的吃食聯繫起來,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小孩能吃是好事。”在這樣的觀念下長大的黃佳鑫,6歲飯量就超過了父親,一頓能吃5碗米飯;7歲時他體重達到135斤;16歲則有300多斤。母親帶他去體檢查肥胖的原因,做腎上腺CT掃描,射線根本穿不透脂肪;做核磁共振,他剛進去頭肩膀位置就被卡住了。

比黃佳鑫小了4歲的馮陽對食物有著另一種依戀。2006年對於12歲的馮陽來說是人生面臨的第一次改變,她有了個弟弟。在弟弟出生前,內心惶惶的她曾向母親求證是否能夠平等地愛她和弟弟兩個人,“不是四六,也不是三七,而要平等”。母親給了她肯定的回答。然而弟弟一出生,馮陽就被送去住校,學校距離她家只有不到10分鐘的路程,父母給予的解釋是,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一個人帶不了兩個孩子。從那時開始,馮陽一個月只能見到三次母親。“弟弟被爺爺奶奶寵壞了,一旦要求不滿足就哭,我媽什麼都不說會先罵我一頓。”馮陽告訴本刊,她覺得委屈、失落,甚至遭受了欺騙,“我一個人享受了10年的母愛,就這樣送給另外一個人了”。

出於補償的心理,母親經常會塞錢給她。錢全用在了吃的上面,食物讓她獲得一種滿足感。“吃東西的時候,我就會忘記這些事情,只會想著哪些食物搭配起來會更好吃。”馮陽覺得自己像個麵糰一樣一下子發了起來,19歲時,身高1.72米,在讀大學的她,體重長到了220斤。她還得了暴食症。為了能夠少長一點體重,她用水果進行了代餐,火龍果、草莓、車釐子、菠蘿,她一天進食的水果有十幾斤,有醫生曾算過這些水果的熱量,為4100大卡。醫生給予她的解釋是,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只需要1500大卡的熱量攝入就可以維持基本日常活動,4100大卡等於吃了16碗米飯。

馮陽不在乎這些,食物給予的關愛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有一次她動手術,吃不了東西,她就在病床上開始幻想從小到大吃過的好吃的。她拿著手機,想到一種,就在淘寶上搜出來加入購物車,直到購物車滿了,“這個過程你都覺得能夠獲得滿足”。馮陽說,從那時她才意識到,她所以愛吃並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對食物有癮,因為習慣了大吃大喝的狀態,“那種對食物的渴望,嘴巴里的暴飲暴食症,是比酒癮、煙癮更可怕的東西”。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肥胖下的失控人生》

對於肥胖症患者來講,肥胖帶來的不僅是笨重、行動遲緩,有時候搭上的是整個人生。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患者在手術前接受心肺方面的訓練


體重540斤

黃佳鑫站起來的一瞬間,我使勁嚥下去了自己的吃驚。之前,他一直坐在沙發上,當重量都堆在沙發上時,你只知道他體重很大,身體很圓,卻對這種“大”不會有更多的想象和描繪。然而當他站起來時,這些堆成小山一樣的脂肪一下子立體地跳到了你的眼前。那件袍子一樣肥大的藍色短袖沿著他的體重滑到小腿上,那裡壯得像一隻大肘子,倘若丈量起來,比一個小學生的腰圍差不到哪裡去。脹起的肚子遮擋住了他的腳尖,後背卻鼓出了兩個小山包,皮膚像是撐不住這兩團脂肪,猶如兩個鬆了氣的氣球垂在身上。這已經是做了減重手術,瘦了200多斤後的黃佳鑫——醫生切掉了他80%的胃,他的臉也因此從一層又一層的褶皺中釋放了出來,有了相對清晰的弧度。即使如此,他的體重仍在300斤左右。

黃佳鑫比想象中要開朗一些,你問一句,他答一句,講起因為體重所鬧出的各種啼笑皆非的事情,他都已經足夠講得自如,偶爾還跟著他父母的回憶樂上一下。比如去衛生間踩裂了瓷磚;在醫院門口摔倒,甚至動用了消防車,最後還是靠十幾個人才將他抬起來。體重不再是這個家庭避諱的字眼,帶有夏日炙熱氣息的武漢話在房間裡流淌開來,家裡的八哥鳥偶爾跟著插上幾句嘴,你能夠感受到這個家庭的明亮。但倘若將時間往前推上兩年,這裡則是一個全然不同的模樣——黃佳鑫反鎖著門,母親敲了一遍又一遍,兒子的頭髮已經長到了耳朵,必須要去剪了,屋裡沒有人應聲;電腦前的黃佳鑫,腳邊全是食品包裝袋和飲料瓶子,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更顯促狹了,卻是他唯一可以躲避的地方。“我寧願死。”黃佳鑫拒絕父母的出門要求。

當時,身高1.69米的黃佳鑫,體重已經到了500多斤,根據醫院的診斷,黃佳鑫的BMI(體重指數)為92.8kg/㎡。一個數據可以做個類比:中國成人體重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中的參照值是,體重指數大於等於24kg/㎡屬於體重超重,大於等於28kg/㎡屬於肥胖,大於35kg/㎡則為重度肥胖。黃佳鑫屁股下的椅子是家裡他唯一能坐的地方,他坐塌了一次後,父親將椅子的所有連接處用鐵片重新加固了一下。即便如此,椅子再次搖搖晃晃。

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做了減重手術後的黃佳鑫

黃佳鑫不出門一方面是由於外人的眼光,7歲那年學游泳,其他小孩都撲通通地直接跳進水裡,他卻要在兩隻胳膊和腰上綁三個輪胎,因為教練怕他沉下去,結果發現體重大的人反而在水裡更容易浮起來。15歲那年,兩輛自行車在他身邊撞在一起,車主一番爭吵後發現兩個人都是因為看黃佳鑫而沒注意對方。另一個原因是,他行動起來越來越困難了,理髮店距離家門口只有50多米,他家住在三樓,走到樓下他就喘到臉色發白,膝關節也疼。黃佳鑫已經習慣了這種笨重和不適,小學人家上體育課,跑步打球跳操,他只能在一邊搬搬器材、撿撿球;學校裡的樓梯,同學爬到了五樓,他才剛到一樓。黃佳鑫和家人將一切不便都歸結為肥胖——肥胖使他不愛動。沒有人意識到,肥胖引發的併發症已經開始吞噬他的生活。

黃佳鑫父母都不胖,父親只有120多斤,母親生他前據說也很苗條。黃佳鑫出生於1990年,從小在漢江邊上長大,因為是兒孫輩僅有的男娃,他很得雙方老人的寵溺。黃佳鑫喜歡吃滷肉、滷豬蹄、滷內臟,長輩們就會滷一鍋給他,這批在物質缺乏之下成長的一代人,長於將對兒孫輩的關愛與豐富的吃食聯繫起來,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小孩能吃是好事。”在這樣的觀念下長大的黃佳鑫,6歲飯量就超過了父親,一頓能吃5碗米飯;7歲時他體重達到135斤;16歲則有300多斤。母親帶他去體檢查肥胖的原因,做腎上腺CT掃描,射線根本穿不透脂肪;做核磁共振,他剛進去頭肩膀位置就被卡住了。

比黃佳鑫小了4歲的馮陽對食物有著另一種依戀。2006年對於12歲的馮陽來說是人生面臨的第一次改變,她有了個弟弟。在弟弟出生前,內心惶惶的她曾向母親求證是否能夠平等地愛她和弟弟兩個人,“不是四六,也不是三七,而要平等”。母親給了她肯定的回答。然而弟弟一出生,馮陽就被送去住校,學校距離她家只有不到10分鐘的路程,父母給予的解釋是,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一個人帶不了兩個孩子。從那時開始,馮陽一個月只能見到三次母親。“弟弟被爺爺奶奶寵壞了,一旦要求不滿足就哭,我媽什麼都不說會先罵我一頓。”馮陽告訴本刊,她覺得委屈、失落,甚至遭受了欺騙,“我一個人享受了10年的母愛,就這樣送給另外一個人了”。

出於補償的心理,母親經常會塞錢給她。錢全用在了吃的上面,食物讓她獲得一種滿足感。“吃東西的時候,我就會忘記這些事情,只會想著哪些食物搭配起來會更好吃。”馮陽覺得自己像個麵糰一樣一下子發了起來,19歲時,身高1.72米,在讀大學的她,體重長到了220斤。她還得了暴食症。為了能夠少長一點體重,她用水果進行了代餐,火龍果、草莓、車釐子、菠蘿,她一天進食的水果有十幾斤,有醫生曾算過這些水果的熱量,為4100大卡。醫生給予她的解釋是,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只需要1500大卡的熱量攝入就可以維持基本日常活動,4100大卡等於吃了16碗米飯。

馮陽不在乎這些,食物給予的關愛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有一次她動手術,吃不了東西,她就在病床上開始幻想從小到大吃過的好吃的。她拿著手機,想到一種,就在淘寶上搜出來加入購物車,直到購物車滿了,“這個過程你都覺得能夠獲得滿足”。馮陽說,從那時她才意識到,她所以愛吃並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對食物有癮,因為習慣了大吃大喝的狀態,“那種對食物的渴望,嘴巴里的暴飲暴食症,是比酒癮、煙癮更可怕的東西”。

身高1.69米,體重540斤,做減重手術切除80%的胃,肥胖症患者的失控人生

劉雁軍在手術室為病人做手術(右一)

失序的生活

如果不是在家裡摔倒,黃佳鑫可能仍在電腦前打遊戲。那是2017年春節,母親因為脊椎問題住了院,父親既要上班,又要照顧母親,所以沒注意到兒子在用“喝酸奶”的方法減肥。黃佳鑫從網上買了15桶1.5升的酸奶,每天喝一桶,其他什麼也不吃。第11天的時候,他上廁所頭一暈栽倒在了廁所裡,怎麼都爬不起來,父親趕回來也沒有辦法,最後求助了“110”。這是他第一次因為體重感到絕望。

減肥一直是黃佳鑫人生的頭等大事。因為體重大出名的他,一直有各種生產減肥藥和代餐的廠家找過來免費為他提供減肥產品。他吃過一種代餐食品,黑色的粉末衝進碗裡很像芝麻糊。這種食品的減肥機理是在胃內膨脹,以減少對食物的渴求。每次吃完之後,黃佳鑫都會坐在那裡,想象那一點點湧起的膨脹感。“其實沒有作用,還是要求你吃很少,減肥還是餓出來的。”還有的藥品吃得他整個人直冒冷汗,後來發現藥品還沒上市,他被當作了試驗品。

最有效的一次減肥發生在16歲——有一家減肥中心選中了他,免費為他減肥,作為回報,他此後十幾年一直處於該中心宣傳頁最醒目的位置。參加減肥的有十幾個人,年紀大的也只有20多歲,黃佳鑫年齡最小,卻最重。減肥進行了一年,鍼灸、運動和節食三管齊下。早上8點,他要先繞著體育場外沿馬路跑上12圈,下午和晚上還要繼續跑,專門有人在一個拐角處監督,“每天腳底板都是麻的”。黃佳鑫的母親告訴本刊,從減肥中心出來後,她拿刀才將兒子腳上厚厚的繭子刮掉。

吃的東西卻是極少的,早餐一顆雞蛋,午餐水煮菜,晚餐是兩根黃瓜,每天都在同飢餓感作鬥爭。黃佳鑫說,跑步的路上有一個小賣部,他們每次都火速跑過去買上一袋餅乾,幾個人搶了三下兩下塞進嘴裡,以防被監督的人看到。一年之後,黃佳鑫的體重從325斤掉到160斤,父親高興,特意帶他到裁縫店做了一身西服,這是他第一次穿這樣的衣服。然而,反彈來得更快,離開減肥中心一個月後,體重一下長了40斤,半年後反彈到300多斤,一年後增至400斤。黃佳鑫的父親說,從那以後,黃佳鑫基本打消了運動減肥的念頭。

作為一個女孩,馮陽對體重的跌漲比黃佳鑫要敏感得多。在經歷了無效的減肥方式後,2013年她報名參加了一個減肥真人秀節目。幾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肥胖人士會合在一起,最終只選出了12名人進入節目,包括馮陽。馮陽覺得很幸運,她說如果自己減肥成功,就在微博上教大家如何減肥,幾年下來,她已經有100多萬的粉絲。如果只是看她2016年手術以前的微博,你一定會覺得馮陽是一個自信努力的女孩子——通過健身和合理的飲食變得苗條美麗。事實往往沒有如此平滑順利,電腦屏幕背後的馮陽,曾常常在減肥和復胖的黑暗中徘徊和掙扎。

一切還是要從那場讓她備受關注的節目說起。在馮陽的描述中,那是一段機械一樣的日子。馮陽說,剛開始節目還是提倡要健康減肥,給他們安排了訓練計劃和營養食譜,然而參賽者體重下降的速度實在太慢,從節目的收視率來說這是不允許的。多練少吃的計劃開始實施。“每天6個小時以上的運動,我跟另外一個男生因為身體好,每天都被安排在跑步機上待兩個半小時。”馮陽告訴本刊,“教練讓我跑步時不要放空大腦,然而我不放空根本跑不下去。”每次一開始跑步,她就將眼睛盯在一個位置,什麼都不想地跑下去,有一次她例假來了,要求換一種訓練的方式,跟教練百般請求,只得到了一個“突破自己”的回覆。“後來我就成了習慣,只要開始鍛鍊,我就將毛巾搭在跑步機上,還有水,我現在見到跑步機還是會哭。”

馮陽最期待的是早餐,有一小碗麵和一個雞蛋。“這是我們存活的唯一保證了。”馮陽說,中午只有限量的水煮菜,晚上則只能在一根黃瓜和一顆西紅柿裡作選擇。三個月後,馮陽從210斤瘦到了130斤,她回到了家裡,還跟一家娛樂公司簽了約。然而,她很快發現,自己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生活,她仍需要與體重搏鬥,僅幾個月,她就回到了原來的重量。“我們是用高強度的運動和節食瘦下去的,後面哪怕我們像瘦人一樣吃一點東西,也會迅速胖回去。”

她又回到了健身房,跑步、游泳,一天五六個小時都泡在泳池裡。“我是用運動和節食的方法瘦下來的,我知道這個方法是有效的,一定會瘦下來。”過度節制之後,食物的誘惑又來了,“那時如果我接到通告,我提前一個星期都不敢吃東西,只敢喝喝水,一天吃兩個蘋果,還要撿小一點的”。伴隨而來的是新一輪更為苛刻的運動和節食。“每一次反彈之後,你只能動得更多,吃得更少,才能再次瘦下來。但減肥和反彈的間隔期卻越來越短。那時,可能兩個月前你看到我是個瘦子,但兩個月後我就又很胖了。”

除了馮陽之外,同她一起參加減肥真人秀節目的其他11位選手也出現了各種程度的反彈與復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一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凱文·霍爾(Kevin Hall)曾對美國真人秀節目《超級減肥王》的參賽者進行過為期六年的跟蹤研究。他發現了類似的問題——同一個賽季的16名參賽者中大多數都出現了體重反彈的問題,即使有的人沒有回到節目前的體重,但也增重了不少,有的參賽者則更重了。

凱文·霍爾等研究人員將這歸結為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參賽者減重之後,他們的新陳代謝率快速放緩,身體燃燒的熱量不足以保持其減重後的體重。而且,他們吃驚地發現,即使後來參賽者的體重上升,他們的新陳代謝率也沒有恢復,甚至變得更慢,就好像他們的身體正在加強努力,將參賽者的體重恢復到他們原來的重量。第二個則是參賽者體內瘦體素水平的極速降低。這種由脂肪細胞生產的物質,時刻關注體內脂肪的水平,一旦有所下降,就會向大腦發出補充食物的信號,這也使得減肥者一直處於極度想吃東西的狀態。隨著體重的反彈,他們體內瘦體素的水平也再次回升,但也只有比賽開始前水平的一半。

運動、復胖、運動這樣的一個惡性循環,將馮陽的生活再次逼到了死角,瘦的時候覺得全世界都愛她,胖一點就往死裡討厭自己。她做不到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更不要說談戀愛了,公司也跟她解約了。更難以忍受的是情緒上的失控,“我在微博上一直是個正能量的人設,成功減肥,自信,而真實的我已經反彈了”。馮陽不敢出門,一旦她在路上看到一個有點胖的人,就會想對方有沒有看過真人秀,會不會認識她。馮陽覺得自己進入了一種病態,性格里出現了三個狀態的“我”:瘦了開心的我、胖了悲觀的我、微博強裝正能量的我。粉絲成了她減肥的動力,也將壓力擴大到了極致。“我的減肥好像變成了為了不丟臉,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我在瘦的時候恐慌自己會反彈,胖的時候恐慌自己瘦不下來。”

肥胖是一種病

減重手術被馮陽認為是最後的選擇。手術之前,她也曾猶豫,怕對健康產生影響,怕許多未知的東西,但僅“瘦下來”這幾個字就已經有足夠的魔力促使她下決心了。2016年,馮陽在臺灣接受了胃旁路手術。這是減重手術的一種,手術會將患者的胃分成兩部分,小的部分只佔原來胃部的1/10~1/6,用來裝食物。醫生會在小胃的切口處開一條“岔路”接上一段小腸,這樣食物的消化路徑就會繞過剩下的大部分胃和小腸,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如果單純從減重效果來說,胃旁路手術要比另外一種被稱為袖狀胃切除的手術好一些。但胃旁路手術相對複雜,對整個消化通道的改變大,所以術後併發症發生的概率大,接受手術者要終身服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否則可能引起終身的營養不良,袖狀胃切除手術引起的不良後果則更少一些。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肥胖與代謝性疾病中心主任劉雁軍告訴本刊:“胃旁路手術更適合Ⅱ型糖尿病患者,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解糖尿病的作用。”然而,馮陽還是選擇了胃旁路手術。她打了一個比方:“這就像女人買東西講究性價比,我希望自己在錢花得差不多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性價比,我不善於控制自己的嘴巴,所以我想選擇效果好的,省得吃一點東西又反彈。”

手術完之後,馮陽覺得自己的靈魂都要被抽走了,僅剩下的那一點還非常的疲憊。減重手術後,她從230斤瘦到160斤,後來又加上運動減肥,現在體重在130斤左右。很遺憾的是,她術後康復並不好,貧血、低血糖,還被查出甲狀腺功能衰退。“手術三年以來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它給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好處是我沒有辦法吃很多東西,只要稍微吃一點我的胃就很難受,腦袋上也冒虛汗,你知道吃不下去對胖子來說就是好事,而不吃我就會低血糖,好像永遠找不到一個平衡點。”

對於黃佳鑫來講,手術的救命作用更為明顯。黃佳鑫是父親租了一輛120,將他從武漢送到了成都。車到的時候,劉雁軍打開車門,黃佳鑫腳對著他,趴在床上,他又跑到車頭的位置,正好與抬起頭的黃佳鑫目光對上,“我現在都記得他眼睛裡那種求助”。在對黃佳鑫做了體檢之後,醫生髮現,黃佳鑫患有呼酸合併代鹼、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代謝性綜合徵等等疾病,因為大腦缺氧,他基本處於昏睡狀態。醫務人員首先要做的,是保住他的性命。

這些都是和肥胖密切相關的疾病,但因為習慣了跟這樣負荷累累的身體共處,如果不是面對檢查結果,幾乎沒有患者會意識到自己的零件已經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都認為自己只是胖,不覺得自己有病”。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肥胖與代謝性疾病中心醫生楊華武告訴本刊,對於減重手術,大多數患者也只是當作一種新的減肥方法,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治療手段。劉雁軍說:“來到中心的人,基本都嘗試盡了各種減肥手段。”劉雁軍提到,他們曾接收過一個患者,因在美容院嘗試一個所謂“水療負離子”的減肥方法而導致胃腸穿孔,“其實就是灌腸”。

成都三院的病房裡曾住了兩個等待減重手術的患者,一個200多斤,一個體重達到370斤,體重輕的患者經常被另外一個患者的呼嚕聲所困擾,晚上睡不著覺,但有一天,體重大的患者突然沒有了呼吸聲,暫停了足足有兩分鐘,瘦的這個很擔心,伸出一隻腳將他踹醒了。“患者本身會覺得自己一直都這個樣子啊,他並不知道嚴重的呼吸暫停綜合徵甚至可能引發猝死。”告訴本刊記者。

劉雁軍提到一個研究數據:體重指數大於40kg/㎡的人裡,有一半人的生命週期會縮減8~10年,五分之一的人會減少15年,還有10%左右的人可能減少20年。那麼,是不是說,剩下的人就是健康的呢?事實也非如此。在2018年歐洲肥胖大會上,伯明翰大學醫學與口腔科學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塞雷雅奇特教授公佈了一項類似的研究。他們分析了1995~2015年間350萬18歲及以上英國人的電子醫療數據。研究發現,相比於體重正常沒有代謝問題的人,代謝健康型肥胖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要高出50%,患中風的風險要高出7%,心力衰竭的風險要高出兩倍,而外周動脈疾病(這種疾病會壓迫四肢的血管)的患病概率也更高。而且,這批“健康”的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變得不健康。

即使在醫生內部,很多時候對肥胖的認知也並不清晰。這從肥胖作為疾病被接受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來。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將肥胖定義為疾病,2000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承認肥胖是一種疾病,然而直到13年後,美國醫學會(AMA)才認可了肥胖的疾病身份,不少保險機構也開始將肥胖的治療納入保險覆蓋範圍。這長久的時間線裡,伴隨著一直不斷地對肥胖是否是疾病的爭議,反對者依然認為,應對肥胖的不應是醫療手段,而是肥胖者面對飲食的自我約束和更多的運動鍛鍊。

黃佳鑫接受的手術是袖狀胃切除手術。劉雁軍告訴我,從胃的構成來看,胃底和胃大彎處是食物的主要容納部分,能夠容納80%左右的食物量,袖狀胃切除手術就是將這兩個部位切除,剩下袖子狀那麼小小的一條,這樣就沒有了更多盛放食物的地方。起初,醫生和研究者們認為,袖狀胃切除手術只是通過縮小胃部來迫使接受手術的人少吃東西,但後來他們發現,手術對患者的生理功能產生了更大的影響。“胃不僅是一個盛放食物的容器,它也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它的縮小也會減少飢餓素等物質的分泌。我們有許多患者手術之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現在則會偏向清淡的蔬菜類。”

從2011年第一臺手術開始,劉雁軍就一直努力在醫院各個科室之間做科普,希望更多的醫生了解肥胖的嚴重性。“專科醫生一般只認專科疾病,比如一個醫生看糖尿病,他會想著去控制患者的血糖,但很少會推薦患者進行醫學減重治療。我們就會去說服醫生,先把體重控制下來。”也有患者是從其他科室轉診過來的,像一個患者因為脊柱變形嚴重,需要做脊柱矯形手術,但體重太大,只好被醫生要求先減肥。結果患者做減重手術後,脊椎的壓力減小,狀態好了很多,就沒有再去做手術。

做了手術之後,黃佳鑫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待在家裡。當我問他以後怎麼打算,他答不出來。他的人生已經在肥胖的旋渦裡輾轉了太久,面對即將到來的生活有些期待,有些興奮,更多的是不知所措。馮陽則在一家減肥公司上班,這個工作適合她,她有很多的經驗和教訓能跟別人分享,也理解減肥者的情緒和麵臨的痛苦。她說她很熱愛和喜歡這個職業。我有時候會想,如果她初中沒有發胖,就不用去參加減肥節目,之後也不會面臨跟食癮的糾纏,那麼她的人生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馮陽為化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