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河南省範縣紀委監委駐李橋村工作隊長王興民

範縣 王興 河南 雞蛋 中國縣域經濟報 2019-07-08

李橋村位於河南省範縣辛莊鎮政府北800米處,與辛莊鎮集貿市場相鄰。該村原村委委員李書言於前幾年因佔用村南集體河道進行商貿城開發,截斷了由辛楊乾渠引流黃河水通向該村的水源,使得近千畝良田缺水灌溉,減產嚴重。村民們多次向縣鄉有關部門反映,都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大家心裡結了個“疙瘩”。縣紀委監委幹部王興民於2018年8月任駐李橋村工作隊隊長後,解決灌溉水源問題成了他的當務之急。村室談心,登門拜訪,王興民一次又一次給李書言做思想工作,最終李書言答應了出資對水渠進行改造。

記河南省範縣紀委監委駐李橋村工作隊長王興民

麥苗喝足了水,村民笑開了花。一渠清泉浸潤了農田,也浸潤了群眾心田。

“疙瘩村”的疙瘩解開了

“王隊長剛來俺們村的時候,村裡的兩大家矛盾大著呢。”從時任李橋村黨支部書記的李家海口中,筆者聽到了王興民辦的一件“大事”。

李橋村村民以李姓居多,共有兩大家族。由於利益之爭,兩大家族多年來糾紛不斷,矛盾最激化的時候,兩家甚至各佔一塊“地盤兒”,村東村西各一個喇叭,甚至有人吆喝著要分別建班子,村裡的不和諧,使得李橋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疙瘩村”。

記河南省範縣紀委監委駐李橋村工作隊長王興民

開展黨員主題日活動.jpg

王興民駐村後,決心解開這個“疙瘩”。他面對面同族長們溝通,召開支部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群眾座談會與大家一同交流,王興民反反覆覆地做著兩大家族的思想工作,讓大家把問題擺出來談,最終兩大家族決定暫時擱置矛盾,共同謀發展。

李橋村多年來的宗族糾紛,主要是沒有一個過硬的班子帶頭。為了儘快解開“疙瘩”,王興民從建立強班子入手,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摸透了每一名村民的想法,並藉此機會按照規定程序補選出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真正把一批政治素質硬、自身修養好、群眾威信高、致富能力強的群眾納入了班子,為李橋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他還通過上好廉政黨課、開展好主題黨日活動、落實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等方式,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幹部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確保了村級權力運行的公開公正。

記河南省範縣紀委監委駐李橋村工作隊長王興民

在王興民的努力下,“疙瘩村”變了樣,幹部幹得有勁,村民心裡敞亮,全村上下擰成了一股繩,一心想著村裡還缺啥、下一步該幹啥,鄰里之間一團和氣,村民笑靨燦爛如花。“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得幹出點兒樣子,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說起這件“大事”,王興民就一句話。

“老上訪”結束上訪路

李書郎是村裡出了名的“老上訪”。今年麥收時節,李書郎並沒有像過去一樣收拾上訪材料出門,反而拎著一筐雞蛋走進村室,向王興民表示感謝。

事情還得從李書言開發商貿城這件事兒說起。原來,李書郎、李書言兄弟倆,由於一點家庭糾紛產生了矛盾,關係不和。後來,李書言在開發佔地時,未經李書郎同意佔用了其一畝二分地,李書郎要求賠償無果,便向有關部門上訪。經協商,李書言同意補償李書郎一塊同等面積的土地,但李書郎卻認為補償的土地質量不高,對處理結果並不滿意,於是便長期上訪反映問題。

“我是縣紀委監委派下來駐村的,有什麼問題可以跟我說。”

“不用勸我,我的氣兒你解不了,誰來都白搭。”第一次去李書郎家中時,王興民就吃了“閉門羹”。

一次不成去兩次,兩次不成去三次,王興民踏破門檻,深入瞭解雙方的訴求,反覆開解疏導,最終,在王興民和村“兩委”的協調下,兄弟二人達成和解,李書言從商貿城撥出一塊同等面積的宅基地給李書郎,並賠付補償款4萬元。

李書郎心頭的“疙瘩”解開了,但他提進村室的雞蛋,出門時依然在他的手裡。

“老兩口”喝上自來水

仲夏傍晚,史乃善老兩口正用新通的自來水在菜園裡澆菜。

“王隊長你看,這龍頭一開水就嘩嘩的,吃水方便了,菜也不愁長了。”看到王興民來,史乃善連忙招呼道。而在這之前,老兩口已經近兩個月沒吃上自來水了。

記河南省範縣紀委監委駐李橋村工作隊長王興民

過去老兩口用的自來水,是從鄰居貧困戶李詩民家裡的自來水管接過來的,鄰里關係一直沒有什麼問題。去年5月,因老兩口修建廁所時佔用了李詩民家的部分坑塘,李詩民找老兩口理論索要賠償,老兩口沒有答應。一氣之下,李詩民就截斷了通往老兩口家的自來水,兩家矛盾越來越深。

“沒水吃那還得了!”王興民急在心裡。他與村“兩委”協商,由村集體出錢出力,從村主管道上把自來水引到了老兩口家,同時多方協調,幫助貧困戶李詩民的兒媳婦朱玉芹申請到了村公益性崗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贏得群眾讚譽。

“作為扶貧幹部,就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王興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紀檢監察幹部擔當為民的初心。

供稿:(範縣紀委監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