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實拍泰緬邊界處的女人:以脖子長為美,從5歲開始戴沉重的項圈
正道歷史
1/8 在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處,生活著一個少數民族,名為克倫族,其原本活動在緬甸山村,多年前為避開內戰尋求安穩家園,便拖家帶口來到這裡落戶,而本民族的風俗也一直保留著。圖為脖子上帶著項圈的族人。
2/8 這個少數民族也被稱之為“長頸族”,這裡的族人以脖子長為美,女性從5歲起便開始在脖子上戴項圈,一直到老。圖為長頸族的女性,脖子上戴著一圈圈的項圈。
3/8 而這個風俗只是對於女性而言,女孩從小便開始在四肢和脖子上戴上一公斤重的項圈,隨著年齡的增長依次增加項圈的重量而圈數。圖為四肢和脖子都戴上了項圈的婦女。
4/8 這裡的人們賴以生存的方式便是紡織,她們的手藝特別好,純手工製作的產品很受歡迎。圖為該族婦女正在紡織。
5/8 依舊該族的習俗,項圈只能往上添,而不能往下減。而且一輩子能取下項圈的次數並不多,除非在結婚、生子或是去世的時候才能取下。圖為正在取項圈的女子,表情痛苦。
6/8 長頸族的特色服飾和風俗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去參觀,每個前去參觀的遊客需要付費35法郎。圖為族裡的女子。
7/8 這裡的女性表示剛開始難以接受這樣沉重而又難受的項圈,尤其是夏天的時候,項圈會熱的燙人,只有到河裡才能降溫。但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圖為族裡的婦女。
8/8 圖為長頸族的女孩,模樣俏麗。
2017-05-2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