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房山 歷史 寧哥說歷史 2017-08-02

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說是河北廣平縣有個相當老的秀才叫馬振古,老到什麼程度?老到心灰意冷都不想再參加考試了。他有個兒子小馬倒挺爭氣,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一心想超過他爹趕緊中個舉。

那年除夕,小馬就很認真地算了一卦,怎麼算的呢?用的是瓢兒卦——除夕夜洗好鍋放滿水,在鍋裡放一個水瓢讓它旋轉起來,等瓢停止以後手持一個鏡子出門,按瓢把指示的方向走,路上碰見第一個人所問所答極為靈驗。古人這種卜算法也叫“灶鏡聽”。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話說這小馬拿著鏡子匆匆出門,劈面碰見一個婦女,上前趕緊就問:“我哪年能中?”那個婦女也許當時心氣正不順,就沒好氣地回答說:“驢子騎人那一年!”

這一句話給熱心功名的小馬當頭澆了一大瓢涼水,心想這可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怎麼就撞上這麼個貨?肯定是沒戲了唄。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後來小馬有一天在郊外閒逛,看見一頭驢生了小驢,而那個主人呢,就背起小驢往家走。看到此情此景,小馬大喜過望:“老天開眼吶!這不就是驢騎人了麼?!”

於是小馬回去興沖沖變賣了田產置辦行裝,就去參加當年秋天的鄉試。這老馬聽說兒子賣了地,以為是去還賭債,還打個考試的幌子來騙他,大怒,非要把兒子給追回來。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這廣平離北京說啥也有五百公里呢,這個馬秀才老漢也真夠倔的,這一追就追到了房山的良鄉,眼看就到京城了!

這時候就有人勸他,說:“您老這一追都追到京城了,現在朝廷正在招募有經驗的人才,您老飽讀詩書,滿腹錦繡,來都來了,還不順手弄個舉人回去?”這已經被考得皮焦裡嫩的馬振古前思後想,苦笑著答應了。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誰能想到啊,秋闈放榜,這馬振古父子同年高中,也算是奇聞一大件了!不過,人家馬振古的涵養比范進好,不用挨屠夫的耳光也還能保持清醒的狀態。

於是這父子就成了“同年”了,大家不免要大開酒宴慶祝,一時喝得高興,有個朋友就問馬振古:“這次考試你們父子倆都高中啦,假如只能中一個人的話,您老希望是哪個中呢?”科舉故事拍案稱奇:毛驢騎人那一年,河北父子同榜高中

馬振古躊躇了很長時間才說:“豚兒尚幼(我那個豬娃子還小著呢,他還有的是機會!)。”大家聽了鬨堂大笑。

此事見載於清代劉廷璣《在園雜誌》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