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將成世界第一灣區,預計2050年人口達1.4億

樊綱 香港 京津冀 經濟 深圳 金融 地產小騷年 2019-06-30

在時間和效率定格的過去幾年,城市化彷彿一層濾鏡,生活得以美化的同時,一些像素也悄然發生著變化。比如,大城市飆漲的房價和小城市賣不出去的房子,或是擁擠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和越來越空虛的家鄉……凡此種種,被經濟學家樊綱稱之為“過去幾年城市化走的彎路”。

6月25日,在“為世界給出中國答案”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全球發佈會上,樊綱發表了關於《大灣區國家戰略與中國城市化發展新階段》的演講,探討了當下城市化的現狀和大灣區的未來方向。


粵港澳將成世界第一灣區,預計2050年人口達1.4億


近幾年,中國出臺的較大的戰略性規劃除了粵港澳大灣區,還有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大發展、雄安新區等,這些規劃表明,經濟發展、城市化發展是中國近幾年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在樊綱看來,過去這些年中國的城市化走了一些彎路,出現了一些偏差,這個偏差和彎路體現在大城市飆漲的房價上和小城市賣不出去的房子上,這種兩極分化,說明了過去城市化的發展違背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人們都進了大城市,年輕人都進了大城市,結果我們不給大城市供地、不給大城市做更多的項目,我們去給小城市無限地供地,結果小城市建完了房子人沒有了。”

幸運的是,最近幾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政府加大給大城市供地的政策,包括大灣區、城市化、城市群的集約發展,都說明我們在客觀上矯正過去的誤差,在開啟城市化的2.0版本,發展大城市用大城市群來帶動城市化的發展。樊綱指出,站在房地產的角度,結合城市發展的層面,一個新興區域的發展意義非常重要,粵港澳大灣區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發展意義。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樊綱認為,不久的將來,粵港澳大灣區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灣區。“從人口來講,現在是7千萬,不久的將來,我們預測2050年,會是1億4千萬人口,大家想想這個發展的潛力在什麼地方。在這個地方搞一些不過時的超前的大的城市化的項目,具有巨大地發展潛力。“

相比較其他城市群,樊綱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有兩點是比較獨特的:

第一點,香港、澳門在中國發展中所處的地位,以及“一國兩制”所帶來的這些挑戰。從國家的角度,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關於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合,如何和大陸的發展融合起來。“一國兩制”本身產生了一些矛盾,一些差距,正是發展的一些潛力。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香港如果更好地融合進大陸的發展,解決好香港的一系列面臨的問題,包括年輕人就業,包括空間侷限,包括從社會發展的角度、收入平等的角度,怎麼使社會更加穩定。大灣區給香港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幫助解決這些問題,然後使香港的經濟、社會更好地融入跟大陸結合起來、融合起來,這是從整個中華民族的角度都希望看到的。

第二點,關於科技。雖然很多地方都在講科技,但粵港澳大灣區有一個先天的條件就是粵港澳城市之間的互補潛力非常大。香港有國際一流的大學和科研能力,又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金融為科技融資提供更好的條件,廣州也有很多的大學和科研能力,而深圳是科技產業世界的排頭兵。再往東莞、中山、惠州等地製造業的生產基地,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製造業,高端的科技也離不開一般的中低端的製造業的發展,而且已經不是中低端了,高端製造業得到了巨大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是未來中國科技發展、科技產業大發展的一個重大的地段。

“一開始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名字我們就提出過建議,不要什麼“粵港澳大灣區”了,就是“中國大灣區”,一定是中國最大的灣區,將來也是世界最大的灣區。“樊綱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景非常看好,他認為,城市化2.0版本的關鍵元素之一就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發展是不會停下來的。“有人想把我們打壓下去,但是我們還有大量的新的增長點,我們還有大量的潛力有待發展。中國的故事遠遠不會結束。在這個過程當中,大量的商機也會使我們企業和個人財富的增長充滿活力。

來源:深圳樂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