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院動態」懲治職務犯罪 護航脫貧攻堅——安康市檢察機關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紀實

反腐倡廉 法律 經濟 移民 安康檢察 2017-06-14
「市院動態」懲治職務犯罪 護航脫貧攻堅——安康市檢察機關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紀實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集結號”嘹亮響起,安康這片核心戰場攻城拔寨的“白刃戰”正式拉開序幕。扶貧項目、資金、政策投放日益密集,而風險也在逐步增加,尤其是扶貧政策落實、扶貧資金惠及困難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容易被“蠅貪”“蟻貪”鯨吞蠶食,正是基於市情和犯罪動向的深刻把握,安康市檢察機關主動作為,把打擊扶貧領域職務犯罪、護航扶貧資金安全運行作為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有力抓手,為全市扶貧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主動作為,堅持在扶貧領域深耕細作

自2013年開始安康市檢察院相繼組織全市檢察機關開展“嚴查危害民生、侵害民利貪汙賄賂犯罪專項行動”、全市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鐵拳行動”,“利劍行動”。今年,又圍繞安康市脫貧攻堅 “七個一批”工程部署開展“清風行動”。通過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查辦了一批有影響有震動的案件,有力打擊了扶貧領域職務犯罪。2013年至2015年共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06件198人,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近1000萬元。

2016年,為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安康市檢察院立足法律監督職能,牢固樹立抓脫貧就是抓全局、抓脫貧就是抓第一民生的理念,以深入開展查辦職務犯罪“利劍行動”為抓手,把服務全市脫貧攻堅戰順利實施做為重中之重。並按照上級檢察機關和扶貧部門的統一部署,在系統總結了前幾年集中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基礎上,與市扶貧開發局聯合出臺《關於組織開展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專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推動實現以精準監督服務精準扶貧。2016年共立案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52件90人,我市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做法被高檢院轉發肯定。2017年又以扶貧領域為重點部署開展查辦職務犯罪“清風行動”,截止5月底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40件75人。

提升素能,打出遏制腐敗的“組合拳”

多年來,安康市院始終堅持工作上的高定位、高標準,不斷探索創新機制來努力提升全市檢察機關偵查部門對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查辦工作的能力水平,確保以扶貧領域為重點部署開展的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重視線索摸排。圍繞專項查案工作重點,對轄區相關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梳理,並積極探索新型線索摸排方式,如通過網絡輿情蒐集、派駐檢察室、民生服務熱線、QQ、兩微一端舉報等方式蒐集犯罪線索。二是考評引導。市院反貪局以目標考核為指引,細化反貪工作業務考核指標,提高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考評比重,通過考評機制的導向、評價和激勵作用,引導全市自偵部門在注重案件質量的同時狠抓扶貧領域大要案件查辦工作。三是注重經驗總結。多年來始終堅持“一案一總結”,挖掘出案件的“特性”和“共性”為今後辦案件提供指導。通過對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的研究總結,形成了打擊移民搬遷領域職務犯罪的“安康經驗”。

重視信息化手段應用。樹立向信息化要檢力、要戰鬥力的理念,提出“信息工作基礎化、基礎工作信息化”思路,加強偵查信息在發掘線索,突破案件等方面的實戰運用。辦案中,指定專人負責職務犯罪動態信息的收集、整理、歸類、儲存、查詢、更新等工作,建立了門類齊全、內容準確、檢索便利的偵查信息數據庫,如“陝南移民搬遷”領域的惠民政策及資金流向信息庫、“7.18災後重建”領域的惠民政策及資金流向信息庫等等,通過數據庫中信息的相互碰撞比對,從中發現線索,推動實現信息引導下的精確打擊。如,2016年漢濱區院通過信息庫碰撞比對發現了該區五里鎮村民存在重複享受陝南移民搬遷補助款的犯罪線索,隨查明該鎮經濟發展辦工作人員趙某利用工作便利,以重複上報的手法套取國家移民搬遷補助款15萬元據為己有的犯罪事實。

發揮偵查一體化實戰功能。市院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同時有效整合全市偵查資源,抓好案件線索的管理、偵查活動的指揮和協調工作,運用“四辦一指”以及集中力量會戰等措施,加強了對重大複雜案件的統一查辦。並靈活運用“抓系統、系統抓”的工作方法,形成打擊職務犯罪的規模效應。如在接到群眾舉報稱“某村村支書挪用公款放高利貸及賭博”,經過市縣兩級院聯手,最終查辦了連某某在任村支書兼報賬員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挪用、侵佔農戶交納的移民搬遷“三通一平”款、廉租房區域安置宅基地款等共計200餘萬元的特大案件。同時對於辦案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利用《安康反貪工作動態》推廣宣傳,我市總結的“點、線、面”三位一體查辦移民搬遷領域職務犯罪的辦案方法取得了良好實戰效果,僅2016年查辦陝南移民搬遷安置工程領域貪汙賄賂犯罪案件33件55人。

用情用力,密織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安全網”

安康市檢察機關主動將辦案工作放在黨委和政府反腐倡廉建設總體格局中謀劃,針對扶貧工作任務繁重涉及面廣、資金管理使用監管難度大的實際,堅持“打防”結合,在充分發揮查辦職務犯罪震懾作用的同時,防患未然,努力從源頭上消除和減少腐敗犯罪的發生。

從近年來所辦案件情況看,我市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多發生在縣、鄉、村級,呈現出職務低、發案率高的特徵。二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會計等“兩委”人員和村民組長等是主要涉案群體。把握這些特點我們利用開展“雙萬幫扶”活動的時機深入嵐皋四季鎮宣傳民生政策、扶貧政策為群眾上法治課。市院聯合漢濱區院建成西北一流警示教育基地,高標準建成西北一流警示教育基地,被市紀委確定為“安康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對轄區新任村幹部和扶貧幹部進行了警示教育,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歡迎。旬陽縣院充分發揮聯鎮包村第一書記在預防工作中的載體作用,將政策宣傳、警示教育與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切實做到了扶貧政策宣講、扶貧領域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進村入戶。與此同時,市院反貪局結合多年辦案實踐將預防職務犯罪法律法規、扶貧政策、典型案例彙編成冊,供幹部群眾參考學習,多管齊下為全市脫貧工作拉上“防護網”通上“高壓電”。

作 者:周 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