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手當掌櫃 失責悔斷腸

反腐倡廉 農村 法律 農民 未來網新聞 2017-03-28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對農村危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危改項目資金大量投向農村,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這項政策惠及千萬百姓的同時,由於危改資金涉及面廣、資金量大、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導致該領域違紀違法問題高發。貴州省習水縣的一個邊遠貧困鄉鎮在危房改造過程中,就出現了貪腐窩案,涉及危改資金42萬餘元。

事情要從一個會議說起。2015年8月,貴州省紀委召開民生監督工作推進會,對習水縣官店鎮民生監督組“零案件”問題進行了通報。

一個總人口35887人,貧困人口8264人的典型貧困鄉鎮,有那麼多惠農項目,有那麼多專項督查,“零案件”是真的嗎?習水縣紀委派駐工作組對官店鎮民生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不出所料,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養了一幫“蛀蟲”。

2011年至2014年期間,在官店鎮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該鎮原政法委書記兼危改辦主任陳國政及新莊村、黃桃村、裡師村、民建村10名村幹部採取虛報冒領、收取“好處費”等方式,大肆侵吞國家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涉案金額42萬餘元。

其中官店鎮政法委書記陳國政在兼任鎮危改辦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夥同新莊村村委會主任唐中祥貪汙危房改造款10萬元。2016年5月,陳國政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同年8月,被判決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20萬元。唐中祥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並於2016年7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在該案中被處分的10名村幹部中,新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明學因其他違紀問題亦被移送司法機關。

當地危改對象認為,想要實施危房改造,就應該先給“上面”點“好處”,村幹部索要群眾的好處費甚至到了膽大包天的地步,不迴避外人,個別村幹部甚至把死人的危改資金都套取出來給自己用了。

如此明目張膽,當地紀委難道沒有發現一點問題線索?他們是如何開展專項督查的?是如何開展監督執紀的?

調查發現:官店鎮紀委協助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力度不夠,未傳達貫徹歷次上級紀委全會精神,未協助黨委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層層簽訂到班子或成員;對領導幹部的監督管理流於形式;對上級安排的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專項監察流於形式;對轄區內存在的危改資金被大肆虛報冒領、貪汙,對吃拿卡要等大面積腐敗問題查處不力……紀委形同虛設,紀委書記怕得罪人,不“發聲”。

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官店鎮紀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不力,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對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不負責任,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調離紀檢系統。該鎮先後兩任黨委書記因主體責任履行不力分別被追究責任。

“誰要不履行監督職責,誰就是下一個官店紀委。”習水縣紀委的每一次大會小會上,官店鎮危改問責案件成了逢會必談的反面典型。(貴州省習水縣紀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