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偵破部督特大製售假酒案

法律 法制 社會 法制網 2017-07-16

□非常案件

□法制網記者 馬維博 □法制網通訊員 左文峰 毛楠

茅臺每箱2000餘元、洋河海之藍每箱140元……河南省南陽市某菸酒零售店裡的高檔白酒竟然賣出“白菜價”,這裡面是否藏有貓膩?警方偵查發現,該店銷售的高檔白酒全是假貨,由此牽出一起特大製售假酒案。近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多地警方聯動出擊,打掉7個製售假酒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繳獲製假設備260臺、全自動流水生產線10餘條,涉案物品總價值2.8億元。

“高檔酒”賣出“白菜價”

今年1月,河南省南陽市民警在城郊接合部某食品商貿城走訪中,發現李某經營的菸酒零售店對外經銷的高檔白酒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情況反常。

民警進一步偵查發現,李某長期從事售賣假酒活動,此前因銷售假酒兩次被刑事處罰。無獨有偶,南陽警方在偵破另一起製售假酒案中,發現製售假酒嫌疑人鄭某將涉假高檔白酒銷售給李某。

警方決定併案偵查。假商標、假酒瓶、製假窩點……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線索指向河南、北京、甘肅、湖北、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四川、湖南10省、直轄市近20個地市。案件牽涉重大,今年5月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

南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張寶介紹說,相關法律對辦理銷售和存儲假冒白酒的案件有明確的規定和標準,必須人贓俱獲,實施全鏈條打擊,否則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南陽警方隨即開展偵查,組成專案組分赴浙江、湖北、甘肅等地,對近萬條信息進行彙總研判分析,查清了涉案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及落腳點、倉庫窩點、製假窩點等,一個製售假冒高檔白酒的網絡浮出水面。

經查,李某的假酒大部分來自範某等人,少部分來自鄭某。範某收到李某的訂貨清單後,將貨物運送至距李某商鋪大約6公里的兩個假酒儲存倉庫,以微信轉賬、銀行轉賬、現金交易等多種方式結算。範某從安某、金某、張某等處購買假酒包裝和標識,再採取用低端白酒灌裝高端白酒的方式製作成品假酒。

民警順線追蹤,發現假冒包裝、標識和酒瓶分別來自黃某、周某、張某等人。鄭某製作假酒的包裝、標識和酒瓶大部分來自孟某,孟某則從洪某、崔某、潘某處購買各類包裝箱、標識、酒瓶等原材料。

抓獲32名犯罪嫌疑人

鑑於該團伙涉及面寬、地域廣、信息交互量大,抓捕難度係數高,6月2日,公安部統一指揮,河南、甘肅、湖北等地警方統一行動,集中收網,分別在河南新鄉、南陽等地抓獲假酒批發商和製造商鄭某夫婦、範某、齊某等人,在河南南陽、甘肅蘭州等地抓獲銷售假酒的零售商李某夫婦、沈某夫婦等人,在河南鄭州和漯河、浙江溫州、江蘇無錫等地抓獲製作假酒包裝和標識的安某、鄭某、黃某等人,共計32人。

經統計,當天共打掉不法團伙7個,打掉生產製造窩點10處,倉儲銷售窩點14處,繳獲製假設備260臺、全自動流水生產線10餘條,收繳假茅臺系列、五糧液系列等高檔白酒47000餘箱,製假原酒7000餘公斤,按正品價格計算涉案總價值2.8億元。

據南陽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該市破獲的生產規模最大、生產設備最先進、作案鏈條最完整的假酒系列案。

造假呈現專業化職業化

據假酒生產商範某供述,假酒基本上是用同種口感的低端酒灌裝高端酒。其製作的海之藍就是用市場上大約6元一瓶的酒灌裝而成,並以超過標準數倍的劑量加脂類、酸類等香精調味,然後再以每箱135元至140元不等的價錢批發給各地銷售商。其製造的茅臺系列則用同類低端酒灌裝而成,每箱成本2000元左右,正常的市場價則是8000元左右,中間存在巨大的利潤。

警方偵查發現,製造假酒已經呈現專業化和職業化方向。包裝製造地主要集中在浙江、山東、廣東、湖北等地,灌裝地主要集中在河南南陽及新鄉、甘肅、北京、浙江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專業化、職業化製造的假酒,光憑肉眼、口感很難鑑別出來,因此,少有消費者投訴。

假酒之所以能夠暢通無阻流向市場,很大原因系以假亂真的包裝。安某專門研究高檔酒的包裝工藝,其製作的含有芯片的假茅臺包裝,甚至可以通過茅臺酒廠的檢驗。孟某是某五金廠的技術骨幹,在巨大的利潤驅使下,自己購買液壓機、注塑機等設備,再到四川宜賓等地酒廠原料供應商處購買無紡布等原料,製作成五糧液的包裝,基本可以亂真。

此外,警方在順線追蹤孟某的銷售網絡時,發現居住在甘肅蘭州的沈某等人大量購進假冒包裝。沈某等人以製售假酒為業,甚至壟斷了當地的假酒市場。

法制網南陽(河南)7月14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