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法律 刑法 徐進 通信 江蘇檢察在線 2017-05-14

曾經引起廣泛關注的“9·20”柬埔寨專案,60 名犯罪嫌疑人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搞得一段時間"公檢法的日子不太好過"……既然如此,檢察機關也不會讓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好過"。

近日,檢察機關對這個轟動一時的案件提起公訴。

提起公訴

南京市檢察機關依法對9.20柬埔寨電信詐騙案提起公訴

5月9日,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對9.20柬埔寨電信詐騙案涉案被告人提起公訴。本案系最高檢會同公安部指定南京市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辦理的大型跨國電信詐騙案件。

2016年8月30日,柬埔寨王國移民總局和金邊市警察署查處了該詐騙組織,並於9月20日將涉案犯罪嫌疑人移交我國公安機關處理。公安機關經偵查終結,對60名犯罪嫌疑人分別向我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秦淮區院、鼓樓區院各30人)。60人中,我國臺灣籍嫌疑人13人,大陸籍嫌疑人47人。

南京市檢察機關對本案辦理高度重視,市區兩級院聯動,同步介入引導偵查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本案的審查起訴工作,體現了對電信詐騙案件從嚴從快打擊的精神和要求。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檢察官提審犯罪嫌疑人

經審查查明,2016年3、4月份,被告人邱某與他人共同投資,在柬埔寨王國金邊市鐵橋頭區威斯堡分區白境邊鄉國家1號公路旁的五層樓房內,設立了針對中國大陸公民的電信詐騙組織,通過撥打、接聽被害人電話,冒充公安、檢察、電信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編造被害人的個人信息洩露、涉嫌犯罪、銀行賬戶內資金需要監管等理由,欺騙被害人將錢款轉入指定賬戶,從而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

該詐騙組織成員共計60人,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形成了以被告人邱某為首要分子,被告人陳某、江某、朱某等9人為管理者的組織架構,制定了作息、考勤、業績獎懲等管理制度。9名管理人員分工明確,有的負責組織招聘人員、制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組織的全部事務;有的負責租賃場地、採購物品、招募和管理人員、業績統計;有的負責招募人員以及培訓、管理一線話務員。該組織成立以來,詐騙張某、王某等多名被害人財物價值共計人民幣453.071萬元。

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邱某等60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詐騙他人財物,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均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5月9日,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鼓樓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分別對9.20柬埔寨電信詐騙案涉案被告人提起公訴。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案件回顧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去年 8 月,南京人楊女士接到來自“南京警方”的電話,說是一起殺人案中發現她涉嫌洗錢、殺人,公安部已對她展開全國通緝,並通知楊女士到上海協助調查。根據“警方”提供的網址,楊女士果然查到了通緝令。這讓楊女士十分緊張,但她表示家裡有事一時走不開,於是來電的“警方”給楊女士製作了電話筆錄,同時要求楊女士進行財產證明,證明的方法就是把錢轉到安全賬戶。“警方”表示,所有錢將會在三日內返還。楊女士信以為真,轉出了 20 萬到“警方”提供的賬戶上。20 萬就這樣進了詐騙團伙的口袋。

楊女士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今年 6 月,臺灣人邱某出資,糾集陳某和江某等人,在柬埔寨王國首都金邊市郊租了一套別墅,又從臺灣和大陸招募 60 多名人員進行電信詐騙。詐騙方法正如南京楊女士所遭遇一樣,通過任意顯軟件喬裝成公檢法號碼,告知被害人涉嫌刑事案件,要求協助調查,同時要求被害人將財產轉移到安全賬號進行調查。根據現已查明的事實,該犯罪團伙涉案60 多起,涉及全國十餘個省份,涉案金額 500 多萬,其中被害人損失最大的一筆為 170 多萬。辦案檢察官介紹,隨著偵查的深入,還會出現更多的受害人,涉案金額會更高。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9 月 11 日,南京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副處長徐進隨南京公安一同赴柬。

根據我國公安部提供的案件線索,8 月底,柬埔寨警方搗毀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窩點,並抓獲 63 名犯罪嫌疑人,隨後向我國公安部通報案情。公安部指定辦理電信詐騙案件經驗豐富的南京市公安局負責進一步偵辦。9 月 20 日,63 名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出通知,將本案列為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首批掛牌督辦案件,代號“9·20”柬埔寨專案。一個月後,警方就 61 名犯罪嫌疑人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僅用了 4 天時間,南京市檢察院做出批准逮捕的決定。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9 月上旬,柬埔寨金邊,徐進(右三)監督引 導警方取證。

該案呈金字塔型。從下到上依次為一線、二線、三線、管理者、出資人,同時還有技術人員。一線扮演公安撥打電話,二三線扮演檢察官、法官負責騙錢,管理人員負責一線二線的管理,技術人員負責網絡的維護。被抓獲的 63 名犯罪嫌疑人中,有一線三十幾個,二三線十幾個,還有十來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邱某等兩個出資人。“可以說,是把整個電信詐騙的塔給端了。”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9 月上旬,徐進(左三)參加中柬案情協調會。

辦案迅速,4天批捕61名犯罪嫌疑人

“承辦人真的很辛苦,加班加點,沒日沒夜”江蘇省檢察院檢察長劉華對該案的辦理作出了高度評價。

南京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處長席晨介紹,這得益於組織協調有力,提前介入工作做得好。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9 月 20 日晚 8 點,南京祿口機場,63 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國。

“組織協調有力,推進了案件的迅速準確辦理。”席晨介紹,回國後第二天,南京市檢察院就此案成立專案組,由南京市檢察院代檢察長範群親任專案組組長。範群明確提出:“出重拳,穩準狠。”範群直接參與了案件的指揮協調、統籌推進,並就辦案具體問題提出意見和要求。南京市檢察院先後 5 次召開案情分析會,研究解決遇到的重大問題。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10 月 11 日,南京市檢察院與南京市公安局召開 案情研究會。

為了統一標準,南京市檢察院專門制定審查逮捕指引,對本案涉及的犯罪集團、主從犯、犯罪既遂未遂的認定作出明確規定。“統一了內部的標準,也要以此標準與公安機關達成一致意見。”席晨介紹,專案組共分 3批向公安機關提出 178 條取證意見。

不同於以往電信詐騙案件一般被認定為共同犯罪,此案被定性為“犯罪集團”。 南京市檢察院偵查監督處副處長徐進介紹,“該犯罪集團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有嚴格的生活、工作管理制度。成員不能隨意外出,外出、抽菸、上廁所必須請假且登記;統一對新成員進行上崗培訓,統一成員代號,不同組別人員之間不能隨意交流。”

“犯罪集團屬於更高級的共同犯罪,是刑法重點打擊的對象。相對於一般共同犯罪,是有組織、有預謀並且長期反覆進行的犯罪,犯罪成功率更高,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更大,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更深。”

63 名犯罪嫌疑人,10 箱證據材料。人員多,證據分散且相互交叉,審查工作面廣量大。為此,專案組抽調了南京市院偵監處和鼓樓、秦淮、玄武、建鄴四家區院15 名員額檢察官承辦該案。

雖然每個承辦人只負責其中的幾個犯罪嫌疑人的提審工作,為了全面瞭解犯罪事實,卻要了解全部的卷宗。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查獲的部分作案證據。

承辦人加班加點,沒日沒夜。

“該案的提前介入工作尤其早。”徐進介紹。他 8 月底即隨警方赴柬,開展協調、引導調查取證工作。 “別墅位於金邊遠郊,兩棟樓,每棟 5 層,每層十來個格子間。每個格子間散落著大量物證、書證,電話座機、語音網關、對講機、詐騙劇本等到處都是。”

辦理電信詐騙案件,必然牽涉電子取證。為了保證電子證據的原始性和真實性,要先現場封存後再由專門技術人員進行取證。“來源不合法會直接影響證據的合法性,並不是直接打開電腦查看這麼簡單。”

八九月份,正值柬埔寨最熱的時候,徐進和南京警方一起住在距離該別墅 20 公里之外的賓館裡,每天忙得汗流浹背。

9 月 20 日,徐進和南京警方一起,將 63 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國。與之一起的,還有滿滿 10 大箱證據材料。

被押解回國 63 名犯罪嫌疑人,為何只批捕了 61 名?徐進介紹,有兩個一線的,是在窩點被搗毀前 15 分鐘剛剛到達,在審查逮捕階段認定他們實施詐騙行為的證據不充分,“所以我們建議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躲在柬埔寨冒充公檢法來電!涉案被告人被南京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