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現新型盜竊作案手法,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設置手機卡PIN碼防範二次盜竊風險

法律 移動支付 移動互聯網 攝影 信息時報 2017-05-18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張孟月) 近期,全國各地警方在辦案時發現,一種新型盜竊作案手法出現。盜賊在偷走他人手機後,交給團伙內的專業人員,再由他們冒用失主的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通過手機支付把銀行卡上的錢轉走,達到“二次盜竊”的目的。廣東是發現這種新型犯罪手法較早的省份。

據介紹,今年以來,廣東省公安廳組織廣州、深圳、佛山、茂名、肇慶公安機關深入研判,排查梳理出多條涉盜搶犯罪團伙線索。經數月偵查,3月下旬,在省廳的統一指揮下,廣州、深圳等地公安機關同步開展統一收網行動,一舉摧毀以李某等人為骨幹的犯罪團伙。

據辦案民警介紹,大多數人只對手機設置了開機密碼,而手機卡卻處於“裸奔”狀態。小偷在盜竊事主手機後,如果手機被鎖定,可以拔掉手機卡,將手機卡插入另一部手機中使用,同樣可以登錄微信嘅支付寶,然後利用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綁定賬戶轉賬。如果機主設置了手機卡密碼即手機卡PIN碼,犯罪分子就無法利用事主的手機進行“二次盜竊”了。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要做好日常防範,如配備防範功能好的門鎖,晚上入屋後進行反鎖。其次,建議廣大群眾對手機開啟屏幕鎖,並對手機卡PIN碼進行設置。

三步完成“二次盜竊”

第1步

偷手機

犯罪團伙成員分工明確,手段專業,呈系列性盜竊及高智商型犯罪相結合的明顯特徵。該團伙一般作案時為3~4人,其中帶頭人負責選擇地點、開門入屋;有團伙成員利用盜取的事主相關信息,冒用事主身份進行“二次盜竊”。

第2步

拍證件

據悉,以前犯罪團伙入屋盜竊,一般都只拿走現金。現在犯罪團伙盜竊事主手機後,還會對事主的身份證和銀行卡進行拍照。在拍下事主的證件信息之後,把事主的手機重新開機啟動,激活裡面的微信。如果微信綁定了銀行卡,就會把銀行卡里的資金進行轉賬或者購物,實現“二次盜竊”。

第3步

綁賬號

如果事主的手機有開機密碼,犯罪團伙就會把卡拔出來插入到他自己的手機中,然後再利用拍照的事主身份證、銀行卡信息,綁定微信等移動支付實施“二次盜竊”。

這一系列作案過程都在手機偷走後的凌晨深夜完成,犯罪團伙趕在早上七八點前就已經轉賬完畢,事主醒來後發現再掛失也無法挽回損失。據悉,這種“二次盜竊”手法近期首次出現。偵查中統計,該系列案已核實案值30多萬元,其中2/3的損失由該種盜竊手段造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