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十幾元竟當名牌賣 國內最大假冒品牌運動鞋案告破

法律 龍子湖 匡威 法制 央廣網 2017-05-30

央廣網蚌埠5月26日消息(記者吳喆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市場價幾百元的品牌運動鞋,造假成本價卻僅有十二三元,這樣瘋狂的利潤,讓一些犯罪分子不惜鋌而走險。近日,安徽蚌埠警方破獲了公安部督辦的假冒品牌運動鞋案,查扣各類假冒品牌運動鞋50餘萬雙,假冒品牌標識及包裝物6000多萬枚,涉案金額達6億多元,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假冒品牌運動鞋案。

2015年12月,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蚌埠警方報案,說在中東一些國家市場出現了假冒的他們公司的匡威牌運動鞋,鞋子標籤上打著產地為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家鄉疑似從蚌埠周邊流出。

經過偵查,警方發現,這個製假的窩點,隱藏在蚌埠市五河縣開發區,一個佔地三千多畝的工廠內,有近十條大型現代化製鞋生產線。

蚌埠市龍子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教導員王琦琨介紹說,他們2012年開始在工業園設區建廠,生產銷售金額年均達1.5個億,高峰在兩個億以上。這三年的財務憑證顯示,應該達到六個億。

這個造假工廠不僅規模大,而且隱蔽。警方發現,製售假鞋的金豐鞋業是飛宇集團旗下的一個公司,集團還有另外兩個工廠,生產的都是合法產品,製造假鞋的工廠,則是隱藏在正規的廠家裡邊,屬於“廠中廠”。在偵查過程中,警方通過該造假工廠對外招聘的機會,安插了人員,將製假的犯罪行為鎖定。

警方對製假廠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查,當場查扣了五十餘萬雙鞋,造假規模之龐大,令人觸目驚心。龍子湖分局副局長蘇錫祥接受央視採訪時說:“成品庫大概有近2000平米,堆得滿滿當當。我們當時繳獲過以後,要把假鞋從倉庫拉走,我們租用了五輛貨車,拉了整整一夜才拉完。”

造假為何可以達到如此大的規模?造假行為能夠瘋狂持續三年多?

經審查,工廠老闆,犯罪嫌疑人戴某某糾集一幫技術及銷售人員,於2012年祕密建起製假工廠,以每雙12-13元的低廉成本,大肆生產假冒“匡威”、“萬斯”等品牌運動鞋,再以每雙16至17元的出廠價對外銷售,而正品鞋的價格一般在300至400元一雙。如此巨大的利潤,吸引了銷售商瘋狂為其銷售。

這個製假工廠有完備的原材料供應鏈和銷售渠道,分工明確。老闆戴某某從溫州挖來的製假技術核心人物吳某某說:“人數最多時估計有一千多人,有采購、銷售、管理車間等部門。

頭號嫌犯戴某某以前在溫州就有著製售假鞋的前科,2008年因涉嫌假冒商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緩刑三年。這次在蚌埠製售假鞋的工人有不少還是原班人馬。戴某某通過外貿的方式逃避國內執法機關的監管。

王琦琨介紹說:“他以前製造的鞋在國內銷售,被執法機關發現,就專門做外貿訂單,基本不在國內銷售。國內執法力量感受不到大量假貨的存在。鞋上的產地寫著越南、菲律賓或馬來西亞。”

這些假鞋通過浙江、廣東、福建等外貿公司下訂單,受委託加工,通過假報單騙過海關,銷往中東和東南亞一些偏遠的小國家,大大搶佔了正品鞋的市場,給商標權利人品牌聲譽和收益造成重大損失。

據瞭解,犯罪嫌疑人將獲得的利潤,大部分用於投入再生產和人員工資發放。工廠裡,價值兩千多萬的硫化罐設備,就有十幾個。案件破獲後,公安部發來賀電,稱讚 “此案打響了2016全國打假第一槍”,並稱:“本案造假規模之大、專業程度之高、繳獲數量之多,系歷年打擊假冒運動鞋領域之最。”

目前,此案已移交當地法院審理,已抓獲的十名犯罪嫌疑人將因涉嫌假冒商標罪被判處不同刑期,據悉,案件將於近日開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