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發佈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

法律 育兒 中青在線 2018-11-30

中青在線北京11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茜)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相關報道近期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據報道,今天該項目的領導者、深圳科研人員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進行了相關發言。剛剛,記者從中國工程院獲悉《 中國工程院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表示,如涉事作者所作報告屬實,則該“研究”屬於在學術與技術層面“嚴重失當”。

同時,該聲明還指出,在倫理與道德層面,該“研究”在嚴重缺乏科學評估驗證,安全性存在不可預知風險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臨床操作,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

在法律與法規上,該項“研究”違反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關於基因相關研究的系列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實施了明令禁止的技術操作。

此外,該聲明呼籲社會各界對已出生的兩名嬰兒的隱私給予最嚴格的保護。並呼籲科技工作者必須加強科學道德自律,強化自我管束,在探索和創新活動中必須遵守相應的倫理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

最後該聲明表示:“中國工程院將密切關注對這一事件的調查進展和結果,並願意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專業技術支持。”

聲明全文如下:

中國工程院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

在今日於香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此前媒體廣泛報道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一事的涉事研究者作了該項“研究”的技術報告。

如情況屬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和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發表如下聲明:

在學術與技術上,該項“研究”沒有先進性,並且對技術的應用嚴重失當。

在倫理與道德上,在嚴重缺乏科學評估驗證,安全性存在不可預知風險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臨床操作,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

我們深切關懷報告中所稱已出生的兩名嬰兒。呼籲社會各界對她們的隱私給予最嚴格的保護,研究制定細緻的醫學與倫理照護方案,防範這種基因編輯可能產生的健康損害,以社會所能提供的最充分的關懷方式,使她們能夠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健康快樂成長。

我們呼籲,科技工作者必須加強科學道德自律,強化自我管束,在探索和創新活動中必須遵守相應的倫理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針對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挑戰,科技界要深入思考,認真研究,未雨綢繆,加強教育,完善相關行業規範和倫理指南,以保證科技界從事負責任的研究。有關部門要動態完善相關法規,嚴格審查監管程序,適時推進有關立法工作,嚴密防範科研倫理不端行為發生。

中國工程院將密切關注對這一事件的調查進展和結果,並願意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專業技術支持。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

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

2018年11月28日

作者:張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