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吟晗:紀念日應多些“儀式感”

昨天是9月3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銘記的日子。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將每年的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盛大的閱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警醒國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昨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週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邀請三位抗戰老兵朗誦抗戰家書追憶崢嶸歲月;重慶客運段在動車上開設“歷史講堂”為旅客們上了一節抗戰教育課。這體現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抗戰勝利紀念日還是非常重視的。

從傳統上來說,我國“逢五逢十”舉辦大型慶典利於高效調集人力物力。同時也要看到,通過具有儀式感、形式制度化的載體和方式,在平常年份紀念抗戰勝利,對彰顯我國二戰戰勝國身份、增強國民榮譽感使命感等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可以說,二戰戰勝國的紀念活動普遍充滿儀式感。俄羅斯每年在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這一天,全國不僅放假,而且還舉行閱兵式、集會、鳴放禮炮等。美國曾在二戰“歐洲紀念日”舉行過老軍機表演,數十架二戰時期的軍用飛機飛過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和國會大廈。

即便是在非紀念日,美俄等國也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比如,好萊塢大片通過對二戰美國英雄的描繪,潛移默化地讓觀眾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讓沒有經歷過那場慘烈戰爭的國民能夠牢記歷史、珍惜和平。俄羅斯“英雄崇拜”無處不在,許多城市的大街上懸掛著當地出生的英雄照片,新人步入婚姻殿堂前要去烈士墓前敬獻鮮花。

對我國來說,非“逢五逢十”的紀念日也需“儀式感”的助陣。傳統上,學校可以舉行比平日更為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帶著學生向烈士墓敬獻花籃,企事業單位可以組織員工參觀歷史博物館等。同時,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可以應用起來。八一前夕《人民日報》推出的“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它通過現代元素的應用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尤其是青年的積極性。他們在“穿上軍裝”的同時,也上了一節軍史課,增強了國民對軍隊的熟悉和熱愛。這啟示我們在今後的紀念活動中,可以創新利用新媒體,調動民眾積極性,充分互動,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作者是駐軍某部幹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