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二戰 坦克 軍事歷史 陸軍 布衣論道 布衣論道 2017-10-26

自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直至對蘇“巴巴羅莎”計劃初期這一段時間內,德國裝甲部隊的捷報如雪片般鋪天蓋地的飛到希特勒的辦公桌上,面對著超乎心理預期的戰果,希特勒和他的一眾高級將領們的心情也異常激動,他們幾乎已經認為德國的三號和四號坦克是戰無不勝的了,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德國在坦克類武器的研發升級上,便放慢了腳步。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不過很快他們的這份驕傲便遭到了迎頭痛擊,因為戰鬥在東線的裝甲部隊遇到了一種叫做T-34的坦克,T-34的機動性不輸於任何德制坦克,偏偏還皮糙肉厚,在它的面前,除了四號坦克還能夠勉強支撐外,裝甲部隊裝備的其餘坦克車輛基本全部處於被吊打的危險局面。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同時也要證明偉大的日耳曼人民製造的坦克一定會比野蠻的紅色政權制造的坦克優秀,希特勒對德國的坦克設計師們下了死命令——立即改進現有坦克,並且研製出一種全新的中型坦克,車重應該在30~35噸之間,要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上全面壓倒T-34坦克。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其實德國的坦克設計師們對T-34尤其是其新式的傾斜裝甲和裝載的大口徑坦克炮也是讚不絕口,所以接到命令後,奔馳公司的設計師們首先設計出了一種德國版T-34,這種坦克在車身、炮塔、駕駛系統以及懸掛系統上吸收了T-34大部分優點,於是元首不高興了,他認為這個方案太蘇聯化,完全沒有體現出德軍坦克本來具有的優點,必須pass。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而一同接受這個任務的MAN公司就比奔馳聰明多了,他們設計出來的樣車相當富有日耳曼特色,它以四號坦克為基礎,外形卻採用了T-34坦克的傾斜式裝甲設計,這麼一來既吸收了T-34的優點,又不失日耳曼的“高貴”血統,用僅僅比四號坦克貴1萬馬克成本的代價,換來了倍數於四號坦克的性能,性價比不可謂不高。

MAN公司簡直就是“深明聖意”,所以他們的這個方案很快便被元首拍板通過,1942年元首在看到樣車後,十分高興地賜其名為“黑豹”中型坦克(軍方編號是5型坦克),並要求立即投產。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此後兩年多的時間裡,“黑豹”坦克相繼發展出了A1型、D型、A2型和G型。其中G型產量最大(共有2953輛),在東西兩線上成了比虎式還要讓盟國軍隊頭疼的怪獸。據記載在庫爾斯克會戰開始之前,希特勒特意過問了“黑豹”坦克的生產情況,當得知“黑豹”坦克每月僅能出廠148臺之後,而此時T-34卻能達到每月1000臺的產出量,於是希特勒很不高興,他要求所有參與生產“黑豹”坦克的公司每月必須產出250臺,不過即便如此,這些公司加足馬力幹,月產量大部分時候也不過只有200出頭,應該說是沒能達到希特勒的要求。

而黑豹之所以進度如此之慢,還是得從德國人近乎強迫症般的嚴謹上找原因,黑豹的結構本就比較複雜,很多部件也是價格昂貴且製造費時,很多戰場上的黑豹在患了小毛病後也得運回國內修理,因為零件與其他車輛並不通用......再加上後來由於盟軍的各種轟炸工業設施損失慘重,它的產量能攆上T-34就怪了。而稀缺的黑豹讓德國裝甲部隊始終無法集結起一支相當規模的豹子軍團對T-34大軍進行打擊,這在客觀角度講,應該算是蘇軍的一大幸事。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但如果單論個體水平的話,黑豹的確堪稱二戰中最優秀的中型坦克,它所裝備的75毫米KwK42 L70炮不論威力還是精確度都相當出色,與這門炮比起來,即便是虎式的88炮也不敢說能穩贏它。而盟軍和蘇聯當時的坦克就更不必說,據說在庫爾斯克大會戰中,蘇軍發現黑豹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輕鬆擊毀T-34,甚至還有3000米上摧毀T-34的戰例,這在當時來說就是個奇蹟,要不是兄弟眾多,T-34估計就要被虐到自殺的心都有了。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在碰到黑豹後,盟軍通常會選擇側翼包圍戰術

美國坦克更白搭,也是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一支裝備了8輛美援M3的蘇聯裝甲部隊被一個黑豹連在2200米距離上一輪齊射就給收割了,日後據尚在世間的德軍軍官回憶,75毫米炮打穿甲彈威力巨大,被擊中的蘇聯坦克都發生了劇烈爆炸。

一個黑豹坦克團,參戰僅僅7天時間,就擊毀蘇軍各種坦克268輛,自己在戰鬥中僅僅被擊毀幾十輛。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而且黑豹的防禦也同樣有優勢,作為德國第一種傾斜裝甲坦克,它的正面裝甲遠超T-34,側面和後部裝甲則和T-34差不多。在T-34的各種型號裡除了T-34-76和T-34-85玩抵近射擊時能威脅到它,其餘型號依然白搭。不過話說回來,黑豹最起碼也是可以在1000米開外輕鬆擊穿T-34的,大概只有實習車長才會給T-34們以抵近射擊的機會。

還有一個戰例是這樣的,簡直甩了《狂怒》裡的虎式八條街:在1943年的西西里戰役中,英美盟軍笫一次見到“黑豹”坦克,在拉爾威克的意大利小鎮,14輛黑豹坦克和美軍的42輛謝爾曼坦克狹路相逢。經歷過北非血戰的美國人同樣是裝甲戰的好手,充分發揮打群架作風,在左右兩翼展開15輛坦克,在中路只佈置12輛坦克,企圖給對面德軍來個三面夾擊。可黑豹們對正前方的謝爾曼不理不睬,任由76炮的炮彈打到身上,集中火力對兩翼進行攻擊。20分鐘過後,兩側的30輛“謝爾曼”坦克全部被擊毀,而“黑豹”無一損失,雙方戰損比為0:30,足見其正面防禦力之強!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機動性也沒的說,自重46噸的黑豹按推重比來說已經接近了謝爾曼的水平,然而謝爾曼卻只有34噸重......雖然早期的黑豹經常會趴窩,但中後期通過改造以後,這種問題也基本被杜絕。

20分鐘打爆30輛謝爾曼,2000米外擊穿T34,二戰實戰最牛中坦非它莫屬

盟軍麾下的黑豹

總的來說,黑豹坦克在坦克三大項上的屬性值基本達到了一個比較完美的均衡狀態,它幾乎能夠碾壓所有同級別的敵方坦克,以至於成了很珍貴的戰利品,蘇聯和英軍法軍都曾將繳獲的黑豹坦克組建成精英部隊,這種來自於敵人的肯定,應該是一種武器最大的榮譽了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