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此人說放下武器感化日本,死後百萬人送葬,女性衝進火海陪葬

核心提示:

大家可能聽說過在我國民國時期,有一位叫阮玲玉的著名演員,其表演的東方女性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在當時可以說家喻戶曉,在國際上有中國的英格麗褒曼美稱。最後阮玲玉因為不滿謠言以及情感的糾葛而選擇自殺,出葬之時上海街頭萬人空巷,20多萬人走上街頭為她送葬,甚至有五位年輕女性當天為她跳海自殺,一時間轟動全國。

二戰此人說放下武器感化日本,死後百萬人送葬,女性衝進火海陪葬

但是在我們的鄰國,也有一位人物,但他更為傳奇,被鄰國人民尊稱為“國家的父親”,二戰期間對被日本侵略的國家說要放下武器來感化日本侵略者,被人暗殺後,竟然有數百萬人民為他送葬,在他的遺體火化之時,甚至有數十位女性衝破軍警的封鎖線跳進火坑之中自殺,只為同他一起死去,還有不少人也跳海以追隨他。因為他的死,很多人甘願失去性命,國際上轟動一時,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二戰此人說放下武器感化日本,死後百萬人送葬,女性衝進火海陪葬

此人便是印度的“國父”----甘地,而我們更多的是知道他的另一個稱號----“聖雄甘地”。甘地於1869年生於英國殖民下的印度一個信奉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靦腆害羞,13歲的時候便在父母親的安排下結婚,16歲喪父,19歲不惜不要高貴的種姓身份去倫敦留學。1915年,學成歸來後的印度先是坐馬車遊歷了印度,體驗印度底層人民的辛苦,隨後他開始宣揚他的“非暴力學說”來反對英國殖民者。

二戰此人說放下武器感化日本,死後百萬人送葬,女性衝進火海陪葬

沒幾年,很多印度人民開始最隨他,但這讓英國殖民政府感到十分頭痛,多次對其進行鎮壓,還逮捕了甘地,但甘地仍然不屈不饒,即使在獄中也不停止鬥爭。甘地因為領導印度的運動漸漸的在國際上享有聲譽,英國殖民政府不能殺他,最後只能將他放出,英國首相丘吉爾說他“半裸身子在總督府前遊行,卻意外出名了”

此時二戰的亞洲戰場,英國和日本交戰節節敗退,英國曾經殖民的緬甸被日軍佔領,開始打起了印度的主義,印度國難當頭。而重獲自由後的甘地又開始了演講,他甚至為對抗日本想出了一個“非暴力”的好主意:讓印度和英國軍隊放下槍炮,拿上刀斧成排的衝向日軍,等到屍體堆積如山時,日軍看到,罪惡感勢必油然而生,此時他們便會放下武器,回家去。這一想法竟然得到了印度國會的認同以及印度人民的追捧。但英國殖民者覺得十分可笑,最後沒有實行。

二戰此人說放下武器感化日本,死後百萬人送葬,女性衝進火海陪葬

經過多次不懈的努力,甘地終於趕走了英國殖民者,解放了印度。甘地在國際上地位越來越高,而他卻在印度獨立後自願辭去領袖之職,獨自在家紡織棉花,但印度民眾卻對他更加崇拜。1948年,甘地被一位印度教徒暗殺,死於同胞之手,印度全國上下聽此噩耗,民眾無不悲慟。火化之時,百萬人自發前去送行,有的人太過悲傷而結束生命,更加瘋狂的是數位追隨他的女性衝破軍警封鎖跳入火海失去生命。

二戰此人說放下武器感化日本,死後百萬人送葬,女性衝進火海陪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