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最恨的人,極盡手段羞辱日本人,最終死得非常可惜

二戰 日本 軍事歷史 海軍 審度 審度 2017-09-26

一名將領打一場敗仗,也許是發揮失常;但這名將領幾乎打一輩子敗仗,毫無疑問就是其指揮能力的欠缺了。這樣的將領,只要他的領導不是傻子,幾乎都會被打入冷宮。然而,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打仗方面差的要死,還喜歡到處惹事出風頭,然而他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成為二戰時盟軍重要的領袖級人物之一。原因只有一個:他叫路易斯·蒙巴頓。

二戰日軍最恨的人,極盡手段羞辱日本人,最終死得非常可惜

喜歡歷史的朋友也許聽說過這樣一句玩笑話:做人就要做蒙巴頓。蒙巴頓於1913年參軍,二戰爆發時,他還在驅逐艦上擔任艦長;僅3年後,蒙巴頓便升任為盟軍聯合作戰司令。1943年,他又被任命為東南亞戰區盟軍總司令。雖然名頭叫得震天響,但蒙巴頓指揮能力平庸,打仗別說贏,不輸都算超常發揮了。

打仗不行,出風頭卻是一把好手。蒙巴頓曾經將軍艦漆稱粉紅色,在海上飆軍艦,將軍艦開到十級海況28節。不過,他的仕途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反而還在不斷升職。除了蒙巴頓善於協調、處理與上下級的關係外,他的背景也非常硬——維多利亞女王曾外孫,歐洲數個國家王位的順位繼承人,所有官二代和富二代跟蒙巴頓一比,簡直是相形見絀。

二戰日軍最恨的人,極盡手段羞辱日本人,最終死得非常可惜

雖然愛出風頭,但蒙巴頓也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打仗不太行,因此總是在指揮作戰方面放一手。即便如此,蒙巴頓對一件事非常強硬,那就是對日本人的態度。他曾高調宣稱:“對日本人手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蒙巴頓覺得,“對日本人有任何憐憫和妥協,即便是將日本人打回老家去,他們也不會承認失敗,反而會光榮地宣稱自己並非輸給敵人,而是輸給了科學。”

歷史和如今發生的一切證明,蒙巴頓具有超前的眼光,不過,當時為了這事兒(對日本人的態度),蒙巴頓跟麥克阿瑟鬧吵得不可開交。

蒙巴頓折騰日本人是出了名的,他想方設法地在公眾場合羞辱日本人,卻又義正言辭地表示自己並沒有任何報復心理。隨著二戰進行,軸心國集團土崩瓦解,日本也是朝不保夕。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正為繼續進攻而可能帶來的巨大傷亡感到發愁,蒙巴頓卻愈發堅持要求將戰爭進行到底。他說,想要結束戰爭可以,得讓日本天皇親自到馬尼拉向盟軍投降。

二戰日軍最恨的人,極盡手段羞辱日本人,最終死得非常可惜

蒙巴頓的強硬,連以強硬著稱的首相丘吉爾都自愧不如。他始終認為,如果不能將日本的軍國主義機器徹底摧毀,必將後患無窮。這方面,他倒是跟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態度如出一轍。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提出了一個奇葩建議:他並不贊同在受降儀式上繳械,認為“這事一種過時的做法,必然導致敗方尊嚴盡失並喪失信念”。因此,不少戰區的受降儀式上並未繳械。

麥克阿瑟在盟軍中的話比蒙巴頓有分量,眼看自己改變不了大局,蒙巴頓只能在自己負責的戰區內堅持繳日軍的械,還故意找了許多日軍士兵和低級軍官,觀看他們長官低聲下氣地在投降書上簽字。更絕的是,那些日軍高級軍官雙手呈上來的佩刀和槍支,蒙巴頓隨手就分發給身邊的士兵了。日軍覺得這事一種奇恥大辱,恨得咬牙切齒。

二戰日軍最恨的人,極盡手段羞辱日本人,最終死得非常可惜

因為手段太絕,1945年9月12日,本應代表日軍在投降書上簽字的寺內壽一元帥認為忍受不了這種侮辱,堅決裝病不去。代替前去的板垣大將簽完字,想方設法地跟蒙巴頓和其他盟軍高官套近乎,然而,蒙巴頓卻提前下令:無論日本人有多熱情,誰都不準跟日本人握手。因此,日本人熱臉貼了冷屁股,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蒙巴頓如此羞辱,他到底是有多恨日本人呢?在日記中,蒙巴頓曾這樣描述:“我一生中都從未見過如此令人厭惡的野蠻嘴臉,一想到如果讓這群人統治世界,我就不寒而慄。這些日本人離開座位蹣跚離開的時候,他們穿著布袋一樣的馬褲,膝關節幾乎垂到地面,看上去就像一群猩猩……”(不得不說,筆者在看到這段形象生動富有畫面感的文字時,居然忍不住笑出了聲)不僅如此,蒙巴頓還明確提出,不準日本人出席自己的葬禮。

二戰日軍最恨的人,極盡手段羞辱日本人,最終死得非常可惜

然而,當時如蒙巴頓一般愛憎分明的人還是少數,他們的堅持根本影響不了什麼。為了利益,更多的人選擇妥協。最後,在美國的縱容下,日本不僅免遭滅頂之災,還保留了天皇,那段歷史讓人感到非常惋惜。戰後的蒙巴頓也做了一些大事,比如著名的“蒙巴頓方案”就是其貢獻的。1979年,蒙巴頓於愛爾蘭乘坐遊艇時,被愛爾蘭共和軍放置的炸彈炸死,就此結束了傳奇而充滿爭議的一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