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二戰 希特勒 軍事歷史 陸軍 協虎戰爭史 協虎戰爭史 2017-10-13

文/協虎團隊 虢洛西

說起德國,想必大家都會談起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德意志這個民族世界聞名的嚴謹性格。這個國家之所以在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後還能為世人所尊重,也正是由於它在戰後面對自己錯誤的態度以及付諸道歉的行動。勃蘭特在華沙的那一跪,跪下的是他作為總理的雙膝,但站起來的卻是這個民族的尊嚴,以及全世界的敬重。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然而,縱使德國是一個嚴謹而認真的民族,但仔細想想一戰和二戰之間的那二十年,大家肯定會產生一個疑問:這麼短的時間,德國是怎麼實現從“廢墟”到世界強國的轉變呢?難道是德國人確實非常能幹?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當然不能這麼簡單地下結論。雖然德國在之前已經有了很強的工業基礎,不過經過了一戰的洗禮,德國除了要應對一大堆戰爭賠款外,國內的經濟也是一片凋敝。同時,德國在那20年間還有凡爾賽條約的各種制約。單單靠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措施和全德國人們的奮鬥,顯然很難在20年的時間裡回到當初一流強國的地位。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更何況,希特勒上臺的時間是1933年,此時距離二戰只有6年多。希特勒的措施雖然讓德國在1938年以前恢復了元氣,但在1939年之前,希特勒距離發動世界大戰的勇氣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確實是逐日恢復了實力。作為其最大的鄰國,法國其實也為此深感壓力。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然而,英法等國在國際交涉上的不作為,則為德國的復興提供了土壤。法國也僅僅是在一旁擔驚受怕地看著希特勒大搞建設,若要說是否有真正在行動上制約德國,還真的很少。而在這一時期,作為德國的另一個鄰國,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小國卻是比德國要強一點的。首先,捷克斯洛伐克的戰爭動員能力非常強。雖然人口少是其作為小國的軟肋,但在德國吞併它之前,它由於和德國交惡而在捷德邊境部署了將近百萬大軍。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這個時候,德國雖然在希特勒的外交伎倆下有所增兵,但其實當時整個德國東西兩線的兵力加起來才能和它大致持平,而且還要分兵在德法邊境應付隨時會進兵的法國,不像捷克斯洛伐克一樣可以一心一意在邊境投入兵力。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其次,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實力非常強。在二戰之前,它的工業排在世界第七位,比日本還高。

而它在軍工上也是世界聞名,就單據它在那個時期最著名的機槍——ZB26來說,這款機槍的射速達到了每分鐘500發,而且非常穩定,一般情況下,只用兩把ZB26就能封住一段公路,這一點在中國戰場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而這把機槍在中國也有個大家熟悉的名字,那就是著名的“捷克式輕機槍”。在中國戰場,日軍由於其九二式重機槍和日本人的生理結構不相吻合,再加上他們在ZB26面前屢屢吃虧,因此經常會發生在戰場上和中國軍隊互相爭奪一把捷克式輕機槍的事情。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再加上當時它的兩個兵工廠——斯柯達和捷克布爾諾分別為歐洲第二大和第三大兵工廠,還有後來被德軍用於閃擊戰的35t和38t型坦克,這些在t34和虎式坦克還沒有出現的歐洲地區已經算是非常厲害的坦克了,要是真正打起來,德國還真沒什麼勝算。如果再加上英法在西線進行配合,估計德國不會多久就又會宣佈戰敗投降。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至於為什麼說兩國真打起來希特勒不會把西線的兵力東調?因為在後來的閃擊波蘭中,希特勒正是對英法有所擔心,所以在開戰後的前幾天一直憂心忡忡。只不過閃擊波蘭幾天後,法德邊境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怪象——靜坐戰,希特勒才放下了心把大多數兵力調到波蘭,致使波蘭在德國的進攻下亡國。但最終,由於英法等國在外交上的不作為,致使德國利用綏靖政策逐步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在被吞併過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百萬大軍竟然一槍都沒有開。

本能打敗德國,此強國卻一槍不發投降,希特勒吞併它才敢發動二戰

可如果德國真的和捷克斯洛伐克開打了呢?其實單憑捷克斯洛伐克當時的實力,還是有可能因為削弱了德國的實力而將二戰扼殺在萌芽狀態的。但歷史沒有如果,而希特勒正是由於掌握了捷克斯洛伐克強大的軍工實力,才最終敢於閃擊波蘭、法國、蘇聯,致使二戰全面爆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