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峨眉山/白蓮教古墓群/南嶽/虎城/黃庭/袁驛/大樹/萬家人不陌生

古戰場遺址-神奇墓群

小峨眉山/白蓮教古墓群/南嶽/虎城/黃庭/袁驛/大樹/萬家人不陌生


出黑龍潭,沿景區公路繼續北行約3千米,距公路不到15米,就有一片整齊的墓地密藏於竹林裡。這是著名的白蓮教戰爭遺址——古墓群。方圓不到兩公頃的山林裡,成排成列地埋藏著586座墳墓。解放前,這裡還是殘碑四立,刻寫著“清嘉慶”、“清道光”年間之類的字樣。這些古墓就是白連教戰死將士的墓冢。

200年前,清代爆發了著名的農民戰爭——白蓮教起義。梁平地區是白蓮教戰爭的中心區域,山高林密的百里竹海里發生了數十次血腥的戰鬥。爆發於清嘉慶元年的(公元1796年)白蓮教起義,是清朝200多年間僅次於太平天國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當年2月,湖北襄陽20歲的女英雄王聰兒與丈夫密謀起義,因不幸洩密,丈夫齊林被殺,王聰兒率幾千人宣佈起義,幾個月內連續攻克數個州縣,隊伍發展到幾萬人。當年10月,四川達州白蓮教首領徐天德在百里竹海北梢的亭子鋪、麻柳場舉旗反清,同時相鄰的四川宣漢縣白蓮教首領王三槐、冷天祿率部起義呼應作戰。莽莽百里竹海成為白蓮教的戰略屏障,起義軍佔領了距此20公里之北的金鵝寨和竹海各處要隘,構築軍事據點。當時梁山知縣無力抵抗義軍鋒芒,只得指揮團丁固守縣城,向上奏報請求派兵鎮壓。這時的白蓮教反清起義已呈燎原之勢,朝廷震動。到今天,梁平境內還保存著很多工程浩大的古寨,這些寨堡有些就是當年躲避白蓮教戰爭而修築的。當時梁山縣官府為了堅壁清野,扼困義軍,下令建造寨堡,將全縣4萬多人口幾乎全部遷居山寨。前後幾年,全縣共建造了217座堅固的山寨。

1797年3月,清軍幾萬人馬在陝甘總督的率領下,在大竹、達州、開江、梁山等幾百裡防線上建立據點,把竹海團團包圍,分五路圍繅義軍。在那冷兵器時代,義軍首領堅守竹海天險,將清軍打得大敗。雙方在金鵝寺一帶對壘相持兩個多月,竹海里的義軍發展到數萬人馬。但因佔地狹窄,糧草缺少,久困不利,義軍只得放棄金鵝寺,擊潰清軍一部,跳出重重包圍圈,轉戰百里竹海。一個月後,白蓮教的總首領王聰兒率軍入川,在宣漢縣與數路義軍會師整編部隊,並派兵南下在清軍後方形成威脅。這時,駐紮在百里竹海的義軍頻頻出擊,神出鬼沒,打得清軍暈頭轉向。當年冬月間,義軍首領徐天德率部迅速跳出竹海外圍作戰,奔襲長壽,打下鄰水,奪取大竹,攻佔梁山,又返經百里竹海揮師達州。同時,王三槐率另一部人馬從長壽分道沿江東下,攻佔墊江和梁山10多個場鎮後,又翻山進入百里竹海,分兵行至古驛道的賽白兔埡口(距墓群約1公里)、和另一條石板驛道的涼風埡(距此7公里),打死清軍守備100多人,然後開赴開江縣。 起義軍的流動戰術令清軍摸不著頭腦。在3年內,白蓮教大軍以百里竹海為中心,忽東忽西,忽南忽北,高度靈活地奔襲作戰,縱橫捭闔,屢敗清軍。為了鎮壓白蓮教,清廷先後調動善於作戰的京營滿洲兵、陝甘回族兵、蒙古兵、苗族兵、東北索倫兵及山西兵、廣東兵圍剿起義軍。但農民軍熟悉地形,在深山老林裡出沒無常,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清兵卻鵝行鴨步,每每撲空,把嘉慶皇帝也急得“涕淚傾湧泉”,多次撤換統帥,也無濟無事。山高林密的百里竹海既是起義軍的立足點,也是起義軍的滑鐵盧。1798年2月,王聰兒的隊伍在湖北鄖西三岔河遭包圍,抵抗兩個月後兵敗,她與10多名女戰士英勇跳崖,壯烈犧牲。聞知此事,義軍首領徐天德於1799年正月間與清軍大戰一場,雙方傷亡異常慘重。受創後,義軍復仇心切,同時在梁山境內近10個戰場上發起慘烈進攻,雙方死傷達4萬多人,而當時梁山縣總人口才4萬多人。但是,慘烈血戰之後,義軍幾乎沒有什麼重大戰略收穫。從某種意義上說,1799年梁山戰役是白蓮教走向衰弱的轉折點。從此,白蓮教的整個鼎盛活動時期過去。

但白蓮教一直在百里竹海堅持戰鬥到1802年,並多次與清軍激戰,但均沒取得重大戰略性勝利。直到1802年臘月,起義軍在竹海及周邊鎮鄉還據有方圓百里的作戰區。最後,所有義軍撤出百里竹海,轉戰甘肅,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中一直堅持到1804年。 白蓮教大起義,共擊斃清朝一、二品大員20多人,副將、參將以下將官400多人,清政府耗用軍費2億兩白銀。 其中,百里竹海至今許多地名、掌故與白蓮教戰爭有關。這大棺山古墓群,就是白蓮教起義第2年冬月間,義軍首領王三槐的隊伍從長壽、墊江、梁山返回百里竹海,爭奪賽白兔關隘時從下仰攻,戰死達500多人,埋葬於此的。

總的來說,包括百里竹海在內的梁山地域都沒有戰略縱深和戰略迂迴的廣闊餘地,諸多險要僅僅適於戰術的發揮。前後7年,包括王聰兒在內的白蓮教起義軍都沒有跳出川東、鄂西、陝南這片山林地帶,以致最終沒有成就大氣候。到1802年實在撐不下去的時候,徐天德才被迫兵出甘肅,那裡物質供給條件更加艱苦,實在已是迴天無術了。

如今,得於竹林廕庇而有幸遺存下來的數百座墓冢,是清代中葉那場血腥農民戰爭難得的見證物。

天星塘

小峨眉山/白蓮教古墓群/南嶽/虎城/黃庭/袁驛/大樹/萬家人不陌生


這裡是竹山的原始森林,景色極其壯美。陡峭的山坡,下段生長著巨大的翠竹,上段卻生長著粗大的松柏和雜樹。這樹林藤蘿纏繞,莽莽蒼蒼,密不透風。最俏麗的是在一片蒼翠的樹竹中,夾雜著那麼一兩株高大的漆樹。漆樹在秋末冬初,經霜風一染,葉色緋紅。放眼望去,“萬綠從中一點紅”。真是“景美如畫”!

從原始森林岔溝進去,就是“天星塘”。這裡的山巒中間有三個平壩,春夏長滿茸茸淺草,綠茵茵的。遠遠望去,酷似碧波盪漾的三口大塘。這裡的美景是天工巧飾的,會讓你徘徊,久久不忍離去。

明清老宅—吊腳樓

出天星塘景區,沿景區公路向北行3公里,到達竹海腹地的獵神村。峰迴路轉,一個豁然開朗的山間小盆地迎面而來。一個個木簷瓦舍的院落——魏家院子、陳家院子、王家院子等院落,靠西嶺的山腳建成。其中,至今還保存著約300年前“湖廣填四川”第一代移民的老院落——張家院子。張家院子的正屋已有兩百多年曆史,是張家第一代移民建造的。竹海里的建築,與眾不同,二三十年前這裡家家吊腳樓,戶戶三合院,張家老院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竹海兩山夾槽。湖廣老祖宗們選擇陽光較充足的山腰低部建房,地勢太高則出行不便,地勢太低則不利排水、陽光不足。因為溝深坡陡,在鏟坡平地修築地基時,縱深不能開挖太寬,否則建成的房屋後面就是一壁危巖。狹窄的地基勉強能修建正屋,於是只能將左右兩廂向外建造吊腳樓(廂房、橫屋),呈三合院式。一排木柱從坡坎上撐起一間四四方方的木樓,一條木走廊與正屋相通,樓上住人,樓下也絕無浪費,用來堆物或圈養禽畜。張家老院子的房屋,柱、樑、挑、門及房屋正面和堂屋四周的牆壁全都選用上等柏木做成,椽、檁、樓板皆用松木,其餘牆壁就用竹篾塊牢牢實實夾成,糊上白生生的石灰。據計算,造出通常的三間木板屋,就需大小樹木上百棵。因為倚山而建的緣故,竹海院落也絕無天井、四合院和風火牆。這與其他古民居不同之處。

據張家的老人講,其祖宗是從湖南臨澧縣移民過來的。如今,張家已在竹海繁衍到第16代人了,共有子孫120多人。

“湖廣填四川”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大規模的政府組織移民。其實,移民不只是湖廣地區的農民,康熙皇帝為了平定臺灣,在福建沿海遷界禁海,一些沿海客家人也遷居來到四川。俗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每次改朝換代,四川地區都是曠日持久的血腥動亂。明末清初,四川動亂長達四十年之久,亂世梟雄張獻忠血洗四川,李自成餘部、張獻忠餘部及明朝地方殘餘武裝之間,內部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百姓生靈塗炭。梁山作為川東農耕區與畜牧區的分界地區,倍受農民軍、清軍和猖獗盜匪的反覆踐踏,屍骨陳路,惹得瘟疫橫行。這時,虎狼野獸也趁機行凶,耕田行路的人,在大白天也會被老虎吃掉。許多縣城,人口稀少,城牆倒塌,老虎和狼也如出入無人之境。那時候,梁山縣人口銳減到4000人,僅剩高姓、古姓、涂姓、來姓四大家族,相當於現在一個村的人口。

直到1663年(康熙二年),四川巡撫李國英才平定夔東十三家,包括梁山在內的三峽地區才被滿清徹底掌控。幾十年混戰,四川人口減少的程度驚人,拿天府之國的成都市來說,只剩下不到三百戶人口。重慶以現在人口130多萬的江津市為例,當時僅剩下114戶人口。以至於整個四川盆地人煙稀少,野草蔓生,田地荒蕪,連朝廷派往各縣的縣官也有多人被橫行無忌的老虎吃掉。李國英平定四川兩年後,他又奏準康熙皇帝實施“湖廣填四川”移民政策。凡是拋荒多年的田地,誰耕種就歸誰所有,並且到4年至10年後才開始繳納稅收。在與民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的經濟政策刺激下,一些貧苦的湖廣農民或父兄子弟同行,或鄉鄰邀約為伴,背井離鄉闖蕩西部,千里迢迢從湖南、湖北、甚至福建、廣東沿海舉家遷往四川和陝南。但經略“湖廣填川”不幾年,背叛清廷的雲南王吳三桂勢力又入據四川,直到1682年,長達8年的“三藩之亂”才被平定。吳三桂之亂,阻止了“湖廣填川”的步伐。大規模的移民是滅掉吳三桂後才開始的,整個移民期長達半個世紀。其實,不到二十年,四川就已繁榮起來,人口迅猛增加,荒原變成了綠洲,農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地方也逐步富裕起來。而梁山作為四川的東大門,成為先期移民的首選之地。梁山壩子被先落戶的移民“佔領”後,地處縣域西部山區的百里竹海就接納了後期到達的“西部開發”者。

竹豐湖

小峨眉山/白蓮教古墓群/南嶽/虎城/黃庭/袁驛/大樹/萬家人不陌生


從天星塘出來繼續前行,就到了上安峰竹豐水庫。這水庫,現名竹豐湖,是一個人工湖。在堤上看,水色深綠的湖面顯得有些窄小,沒有碧波萬頃的氣勢。這是由於它的水域分佈在幾條深溝裡,人站在某一處,不可能一覽無餘。竹豐湖必須乘船遊覽。隨著船兒的遊動,每轉進一條溪流,湖光山色即不斷髮生變化。最迷人的是那叫“小三峽”的地方。這裡兩岸狹窄,兩邊的山都是懸崖峭壁,筆立頂天,長滿了竹樹。湖水是綠的,山是青的,山色倒映到湖裡,湖山一色。這樣的山配上這樣的水,可以讓人忘懷世上的一切,“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最惹眼的右邊山頂上,聳立著兩棵枝葉滿身略帶彎曲的柏樹。它們鶴立雞群,出類拔萃,自然成形,像一個老人與一個小孩面對面地嬉戲,又像在與遊人逗樂,其意象妙絕。兩岸曲曲折折向前延伸,有時前面就是絕壁,“山重水複疑無路”,可一轉過彎來卻又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船行到了這條支流的盡頭,有一片田園,在那萬綠從中,隱現著幾處人家。這樣的情境,讓人以為誤入武陵源頭。這裡的景緻,可以借陶淵明的文字稍加改動,就自然貼切:“水極狹,才通船。前進數十丈,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公路交通,機聲相聞。其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裡不是“小三峽”,卻是真正的“小三峽”。

小峨眉

小峨眉山/白蓮教古墓群/南嶽/虎城/黃庭/袁驛/大樹/萬家人不陌生


遊湖上岸,即可徒步遊覽小峨眉山。小峨眉山地處竹豐湖畔,已是百里竹海北部邊境。主峰高峻,山上長滿蔥蘢竹木,山下環繞著淙淙溪澗,在群山中挺拔俊秀,靈麗清幽,簡直就像四川的峨眉山。山上原有一座大廟,幾重大殿,雄偉壯觀。正殿塑觀音大士、十八羅漢和十二殿等。每逢廟日,周圍州縣和本縣善男信女,均有獻大燭來朝拜的,香火特別旺盛。小峨眉山的神佛很靈,這裡有許多傳說,最著名的是“五獅拜佛”。這高峻清幽的小峨眉山下,有五條石灰岩山嶺。它們刀劈斧削,璧立百仞,光禿禿,滑溜溜,難長竹樹,僅有藤蘿。這五嶺雖高度均在小峨眉山之下,山頭像獅頭,山脊像獅身迤邐而下,都朝著小峨眉山,很像“五獅拜佛”,傳說應該是由此而來。

龍溪河畔

龍溪河的風光,較之梁平其它風景名勝,自有它獨特的地方。它不像“高梁聳翠”的山高林密、蒼翠秀麗,也不像蟠龍景區的古洞幽深、瀑布天垂,它是東山南端山麓、梁平大壩邊沿小丘陵之間的袖珍小平原。平原裡,溪流縱橫,水波盪漾,平疇沃野,瓜熟禾豐,一片江南水鄉風光。

龍溪河是梁平“三山兩槽一壩六河”中最大的一條河流。它發源於東山菩薩頂,支流158條,遍佈大半個梁平,流經墊江縣,再入長壽區,全長230多千米,是獅子灘水庫的重要水源。它最早的名稱叫桂溪,後又叫高灘河,“龍溪河”只是流經雲龍區域內因傳說而得的名稱。它的悠久歷史,從一些古代資料中可以清楚地表現出來。

《四川通志》山川卷“梁山”條載:“桂溪在縣(梁平)西南三十里,兩岸多桂,唐以此名縣。”《梁山縣志》“山川”條載:“桂溪,縣西南三十里,兩岸多桂。唐忠州有桂溪縣(墊江),以此得名,一名高灘溪……”這兩則文字具體說明桂溪得名原因,以及用“桂溪”名縣的歷史,從唐至今已一千多年了。這條河流經三縣,最初全程名叫“桂溪”,後來逐漸演變成上游(梁平境內)叫桂溪,下游叫高灘河。上世紀80年代編《梁平縣志》,用的就是“高灘河”這名稱。

“龍溪河”的名稱是如何得來的呢?這與一段傳說有關。

早年,桂溪河畔有家窮人丈夫死了,妻子雙目幾乎失明,家裡只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兒子。為了生活,兒子便到財主家放牛割草,人稱牛娃。財主對他極其凶惡,每天除放牛外,還必須割回一背青草。如果不能完成這些活兒,不但不給飯吃,還要挨打受罵。冬天草枯,牛娃幾天都沒割回青草,以致餓了飯,又被打得遍體鱗傷。一天,他在山坡上哭著睡著了忽見一位白髮老人對他說:“你哭啥,後山就有青草哇,你快去割呀!”牛娃歡喜得從夢中驚醒。來到後山,果然,山窩裡有一小片嫩生生的青草。他立即動手割草,割完剛好裝滿一背篼。這天,他沒捱餓被打了。第二天,他又到後山窩去,那塊地又長出了與昨天同樣的青草。

如是幾天,周圍的放牛娃很奇怪,問牛娃,牛娃不肯說。於是,放牛娃們便暗地跟蹤,發現了這塊草地,都來搶割。牛娃不許,爭搶中把一株草根帶了起來。牛娃忽見地下有一顆金光閃閃的珠子,一下搶在手裡便跑開了。晚上回到家,牛娃拿出珠子,珠子發出的金光照得滿屋亮堂堂的。牛娃知道是寶珠,收藏到哪裡好呢?看見家裡只有一個還留存有幾粒米的米缸,於是就放了進去。第二天起來,牛娃一看傻眼啦,缸裡昨天明明只有幾粒米,可現在卻是滿滿一缸!他把奇蹟告訴了母親。母親說:這是寶啊,你到鄰家去借一個銅錢來放到罐裡再試一下!果然,一個銅錢就變成了滿罐銅錢。於是,幾天以後,牛娃不再到財主家放牛割草了。

人們發現牛娃家裡的變化,沒多久,財主也知道牛娃的祕密。財主認為山是他家的,寶珠也該是他的,便帶人來搶。牛娃不給,搶急了,他就把珠子含到嘴裡,不注意一下就吞進了肚裡。財主無法,只得悻悻地走了。

牛娃吞下了寶珠,立即感到口渴,大喊要喝水。母親叫他自己舀水喝。可他一會兒就把一缸水喝完了,還口渴得不行。母親順口說道:“你是成龍了吧,到門前桂溪裡去喝吧!”牛娃來到溪邊伏下身子就喝,不小心,一下躥入溪裡,他立即就變成了一條龍。他高聲大喊:“娘呀!娘呀!……”不住地回頭喊娘。等娘摸索到溪邊,他已經遊走很遠了,可他仍不住地回頭看娘,每回望一次,溪裡就有一個灘,共回望了二十四次,於是就有了“二十四個望娘灘”。就因牛娃在桂溪裡變成了龍,後來人們就把這段河叫“龍溪河”了。

龍溪河風光旖旎,景色迷人。

小峨眉山/白蓮教古墓群/南嶽/虎城/黃庭/袁驛/大樹/萬家人不陌生


雲龍大橋下便是奔流不息的河水。順著河水流去的方向縱目眺望,在左右的小丘陵之間,便是一塊長約七八里、寬五六裡的大平壩——殷家壩,龍溪河從中流過,把它分成東西兩半。這是一片平展展的肥沃田園,不但盛產稻穀,而且盛產經濟作物——蘿蔔、黃瓜和甘蔗。人們早有歌謠唱道:東岸甜蘿蔔,西岸脆黃瓜,甜蜜的甘蔗人人誇。改革開放以來,殷家壩的農民大量發展這些特產,蘿蔔、黃瓜遠銷達川、開江、萬州和重慶。竹林掩映下的瓷面樓房炊煙裊裊,人們穿著入時,駕著自己的車輛進出其間,農民們過著甜蜜的小康生活。

1964年修建七裡灘水電站時,在龍溪河上修築了一道大堤,現在的龍溪河河面比過去明顯寬多了。它水面平靜,波光粼粼,映著藍天白雲,宛若好靜的處子。沿河兩岸,經過多年培育,叢叢翠竹間雜株株垂柳,微風拂過,柳枝搖曳與湖水接吻,翠竹點頭迎他鄉佳客。來到殷家壩,夏天,你會看到稻田中青青的禾苗,一片片嫩綠的甘蔗,田間地裡瓜架上掛著各色各樣大黃瓜;秋天,你會看到遍地金黃的稻穀,密如叢林的甘蔗,村落周圍的果樹上掛著香甜的水果;好一派鄉村田園風光。沿著西岸邊公路前行不遠,有一條從西面山崗流下來的小溪,潺潺的流水長年不斷。前面不遠的地方,有座古老的石橋。這石橋一塊橋板已毀,人稱“斷石橋”。橋頭有棵蒼老奇大而枝葉繁茂的黃桷樹,它的粗大的氣根早已沿著石橋伸到對岸,所以“斷石橋”橋板雖毀,樹根猶在,人們便踩著樹根來往,人稱“樹根橋”。真是美哉,奇也!西岸殷家壩,公路靠山一邊,排列著一座連一座整齊壯觀的瓷面樓房,長一兩里人稱“半邊街”。樓房周圍綠樹成蔭,花木扶疏,四季飄香,是真正的農民別墅。

再往前行,便到了七澗河與龍溪河匯合處的兩匯灘。兩匯灘是梁平的名勝古蹟之一,《梁山縣志》卷二“山川”載:“(兩匯灘)縣西七十里,是梁平風水所關之處,東山與西山河流於此匯聚。下流十里,即歸墊江縣。”從這裡的“風水所關”一句即可看出兩匯灘對梁平的份量,作為梁平人不可不知。走過西岸殷家壩,來到七裡灘水電站。高大的堤壩下面是高約三丈的石巖,最奇特的是下面的一段河身幾乎全是整石生成,被河水長年衝擊的石面上佈滿了大小不一的光滑石窩兒。堤壩下這段河流的兩岸是一壁的青石,洶湧的龍溪河流到這裡奔瀉而下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其氣勢之雄美令人驚歎!

龍溪河是一條古老的河道,“斷石橋”“樹根橋”“老榕樹”等都在向過往的人們無言地述說歲月的滄桑。近年,在龍溪河區域,沉睡的故事正逐頁被人們翻開,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第四紀冰川遺址”和“陰沉木”的發現。

第四紀冰川遺址

在龍溪河七裡灘水電站壩前,可以看見河床成片的堅硬岩石上,密密麻麻布滿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深或淺的上萬個天然石洞,看起來就像無數個石碓窩兒。專家分析後,認定這些罕見的“碓窩兒”是第四紀冰川運動的遺蹟,科學名稱叫“冰臼群”。冰臼屬於罕見的地質遺蹟,是第四紀冰川運動的結果,距今已有約200萬至300萬年。冰臼是在巨厚冰層覆蓋、處於“封閉”或“半封閉”狀態下,冰川融水(包括零攝氏度以下壓融水和零攝氏度以上的冰川融水)沿著冰川裂隙向下流動,並在冰層中形成底部巨大壓力,並呈現“圓柱體水鑽”方式,向下覆蓋基岩和冰川漂礫,進行強烈衝擊、漩動和研磨作用形成的。冰臼群對於研究古氣候、古地理、全球變暖和人類起源、人類膚色形成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陰沉木

“東山有樹,西山有竹,中間還有陰沉木”。近年來,不斷在梁平境內龍溪河畔發現的遍佈平壩的“陰沉木”,號稱”梁平地下森林”,儲量豐富,年代久遠,招引市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和遊客前來觀看和研究。有關資料顯示,陰沉木一般距今6000年以上,梁平陰沉木則更古老。地下古木對研究梁平壩子和整個四川盆地的地質形成是最有力的直接證據,對研究植物進化、氣候水文、植被環境及生物演變都具有較高科學價值。專家分析,梁平陰沉木與梁平壩子的地質成因和植被繁衍關係密切。約2.25億年前,海水自貴州浸入四川,梁平淪為一片淺海。1.8億年前發生造山運動,梁平隨四川東部一起抬升,後經造山運動進一步抬升,變為湖相沉積。沖刷、淹沒、卷倒壩子淺溼地帶的參天古樹,年復一年逐漸掩埋,河流不斷改道,被埋藏的樹木就越來越多。在漫長的碳化過程中,平壩地層不具有形成煤的高溫高壓等地質條件,於是成為泥炭,一些極難腐爛的樹木就“頑強”地保持形態至今,堪稱“可與恐龍化石媲美”的植物“化石”。

陰沉木在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力作用下而長年藏於地下,隱而不露、世間少聞;在歷經河水、沙石等長年浸泡、磨壓之後,其質地堅硬、色澤古樸、形狀多變,世人奇之、珍之。世有傳言:家有烏木一方,勝過珠寶一箱。因此,陰沉木除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外,它還多用於木雕、根藝、高檔樂器製作等領域。為了對這一自然資源保護傳承,從2000年至今,對根雕藝術特別愛好的仁賢職業高級中學教師郭東斌,利用假期和課餘一邊赴重慶、江蘇等地拜訪民間藝術大師,學習根雕創作技藝,一邊結合陰沉木自身材質特點,潛心鑽研,用心創作。他創作的根雕《臉譜》榮獲中國第九屆根石藝術博覽會銀獎以及“劉開渠根藝獎”,《曾經滄海》等作品在重慶市花博會參展榮獲一等獎。目前他創作的陰沉木根雕藝術作品已達200多件。

近日,隨著陰沉木的發現、研究與開發,炭化靈芝也和200多萬年的陰沉木一起出土,可謂埋藏地下無人知曉,一朝破土人人驚奇。被譽為“不死草”的靈芝埋藏地底數萬年,在缺氧狀態下完全炭化,由原來的柔軟易碎變得堅硬無比。出土的炭化靈芝狀貌正如日常所見靈芝,體積幾乎相當人的拳頭大小。顏色呈黑褐色,通體各有寬窄不等的細小裂紋。用手捏,已不像普通靈芝那樣柔軟易碎。它已經完全炭化,其硬度比木頭還硬。據有關資料,靈芝,自古就有“靈芝仙草”的美稱,我們的祖先兩千多年前就對它進行了記載和研究。因其有延年益壽等功效,古亦有神草、不死草、吉祥草之稱。像這樣被完全炭化保存完好的菌類植物的確罕見,至少要經過數千年才能形成現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