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偉:許多教育者的飛躍,是靠閱讀來完成的'

"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教育時,開始從“閱讀”的維度進審視和評價,應該說,在如此講究“考核”、計較“高效”的今天,能有人這樣“務虛”的事,真是讓人頗感欣慰。作為教育人,尤其是教育管理者,當我們想慢慢地還原教育,試圖擺脫短視的逐利和淺薄的虛妄時,可能更多依靠的,還是閱讀。


"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教育時,開始從“閱讀”的維度進審視和評價,應該說,在如此講究“考核”、計較“高效”的今天,能有人這樣“務虛”的事,真是讓人頗感欣慰。作為教育人,尤其是教育管理者,當我們想慢慢地還原教育,試圖擺脫短視的逐利和淺薄的虛妄時,可能更多依靠的,還是閱讀。


凌宗偉:許多教育者的飛躍,是靠閱讀來完成的


一、教育的改善從閱讀開始

回望我們的學校教育,一個可悲的現實恐怕就是一個本應該是讀書所在的學校,我們這些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群居然很少讀書,或者說只讀三種書:教材、教參、試卷集,試卷集還一定要讀有答案的。

這樣的狀況,帶來的就是教師跟學生的差別就在於一個手裡有答案,一個手裡沒答案。即便如此,我們也很少有人會意識到,我們手裡控制的那些所謂答案,也是東拼西湊的,只不過編寫者給了它一個美名叫“標準答案”。

我們老是埋怨我們的學生沒有活力,沒有創意,但卻很少去思考我們在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了嗎?我們為他們展示活力,表達創意的創造了機會嗎?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精神世界極其的乏味和單調,就連課間玩玩手機之類的我們都不讓,我們還想他們有什麼創意豈不好笑嗎?

也許我們會記起這些孩子的幼年和童年,那個時候他們看到牆上、地面上有些裂痕、有些疤痕會告訴你他看到了這像什麼那像什麼,可我們這些長者因為自己沒看到而毫不客氣地讓我們的孩子不要瞎說。他們的遐想就這樣在我們的訓斥慢慢消失了。

我們其實不明白,一個缺乏閱讀的的人,失去的將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比如想象力,比如自信心、意志力和判斷力。也許一個不讀書的人,他的生命看似和讀書人無二,而實際上他生命中被嚴重削弱的厚度和寬度,已經大大限制了他將來的高度。

所以我認為,每一個具有使命感的教育人,對閱讀價值的理性判斷,將是一切的改善開始的。

二、校長首先應該是個讀書人

對學生來說,他的可塑性來自於教師,教師的可塑性的又來自於校長。所以,我們始終認為,要想使閱讀對教育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校長的責任是第一位的,因此校長必須是個真正的讀書人。

在今天因人人講“唯物”,講“名利”,講“實際”而“道德滑坡”、“精神貧瘠”的背景中,我們的職業使命要求我們必須做一個愛讀書的人,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從世相的紛爭中葆有一方淨土。

另一方面,變換的生活也要求我們必須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杜威說“教育即生活”,生活的廣袤、深邃、精彩、多元、萬化,離開了讀書,怎麼去覺知呢?閱讀是生活的基石,也是和世界接軌的方式。

羅曼·羅蘭說:“要散佈陽光到他人心裡,首先自己心裡要充滿陽光”。先有校長讀書,而後有教師讀書;先有教師讀書,而後有學生讀書;先有愛讀書之學校,而後又愛讀書之社會。

我雖不大讚成“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的說法,但一個愛讀書的校長能造就一所書香學校,是確信無疑的。在校園讀書活動中,校長決不僅僅是一個反應者、支持者、參與者,更應該是一個發動者、促進者。

用湖南師大原校長張楚廷先生的話來說,擔任了行政工作的校長對於讀書之風盛開也具有更大的責任。一位好校長應當可以稱為讀書的校長。校長無論有多少事務,學校的讀書也是頭等事務。會教書,首先應是會讀書的人,會領導教書人的人,更是懂得讀書意義的人。

我們不妨回望一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美名,被我們所推崇的那些校長,哪一個不是懂得讀書意義的人,哪一個不是帶頭讀書的人?遠一些的如蔣夢麟、胡適、梅貽琦、張伯苓、竺可楨、任鴻雋、羅家倫、胡先驌、陶行知、劉百川等。近的如程紅兵、鄭傑、常生龍等。

單從八十年前的劉百川在他擔任我們江蘇東海中學附屬實驗小學校長的《一個小學校長的日記》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校長們的閱讀對他們的教育認識和學校管理的幫助,尤其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小學教學法通論》,就是他在讀師範時閱讀了學校圖書館當時中外教育名著所寫的筆記。

就時下的教育現狀和問題來說,光憑直覺的反對與批判是沒有用的,我們還是要從學理上對固化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要從學理上來剖析,可是要有真功夫的,那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日久年深的積累。

我曾花了五年的功夫,讀了三十幾本書,寫了一篇八千字的文字《模式化的教育:新的壓迫與侵犯》,其理論依據主要來自《什麼是教育》、《被壓迫者的教育學》、《一所稱作學校的地方》、《民主主義與教育》等教育經典與教育哲學著作。

在整個校長生涯裡,毫不誇張的說,我幾乎每天都在堅持讀書和寫作。即便是這樣寫出來的文字也未必會得到同行的認可。

我們做校長的也許不清楚,在教師眼裡,你就是校長,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壓迫者”。你要改變這“壓迫者”的形象,你就得多讀一點書,使自己變得豐富一點,有一點學養,儒雅一點,像一個讀書人。

這樣,我們與教師學生相處起來才可能溫和一點、親切一些。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於教師的共同閱讀中,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達成某種“共識”,進而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摩擦。

從教育管理者的角度說,閱讀,作為一種決策的底氣和改革的動力,讓每一個富有責任心的校長都奉為圭臬。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常常因個人經驗所限,無法得到全局性的資料和信息,多從局部出發,發現問題(乃至誤判問題),提出猜想、設計方案、實踐探究、形成結論、驗證猜想。這種狹隘的視域和結論,給教育帶來的負面作用有時候並不比正面低,我們甚至還要走很長的彎路才能一朝夢醒,幡然醒悟。


"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教育時,開始從“閱讀”的維度進審視和評價,應該說,在如此講究“考核”、計較“高效”的今天,能有人這樣“務虛”的事,真是讓人頗感欣慰。作為教育人,尤其是教育管理者,當我們想慢慢地還原教育,試圖擺脫短視的逐利和淺薄的虛妄時,可能更多依靠的,還是閱讀。


凌宗偉:許多教育者的飛躍,是靠閱讀來完成的


一、教育的改善從閱讀開始

回望我們的學校教育,一個可悲的現實恐怕就是一個本應該是讀書所在的學校,我們這些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群居然很少讀書,或者說只讀三種書:教材、教參、試卷集,試卷集還一定要讀有答案的。

這樣的狀況,帶來的就是教師跟學生的差別就在於一個手裡有答案,一個手裡沒答案。即便如此,我們也很少有人會意識到,我們手裡控制的那些所謂答案,也是東拼西湊的,只不過編寫者給了它一個美名叫“標準答案”。

我們老是埋怨我們的學生沒有活力,沒有創意,但卻很少去思考我們在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了嗎?我們為他們展示活力,表達創意的創造了機會嗎?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精神世界極其的乏味和單調,就連課間玩玩手機之類的我們都不讓,我們還想他們有什麼創意豈不好笑嗎?

也許我們會記起這些孩子的幼年和童年,那個時候他們看到牆上、地面上有些裂痕、有些疤痕會告訴你他看到了這像什麼那像什麼,可我們這些長者因為自己沒看到而毫不客氣地讓我們的孩子不要瞎說。他們的遐想就這樣在我們的訓斥慢慢消失了。

我們其實不明白,一個缺乏閱讀的的人,失去的將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比如想象力,比如自信心、意志力和判斷力。也許一個不讀書的人,他的生命看似和讀書人無二,而實際上他生命中被嚴重削弱的厚度和寬度,已經大大限制了他將來的高度。

所以我認為,每一個具有使命感的教育人,對閱讀價值的理性判斷,將是一切的改善開始的。

二、校長首先應該是個讀書人

對學生來說,他的可塑性來自於教師,教師的可塑性的又來自於校長。所以,我們始終認為,要想使閱讀對教育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校長的責任是第一位的,因此校長必須是個真正的讀書人。

在今天因人人講“唯物”,講“名利”,講“實際”而“道德滑坡”、“精神貧瘠”的背景中,我們的職業使命要求我們必須做一個愛讀書的人,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從世相的紛爭中葆有一方淨土。

另一方面,變換的生活也要求我們必須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杜威說“教育即生活”,生活的廣袤、深邃、精彩、多元、萬化,離開了讀書,怎麼去覺知呢?閱讀是生活的基石,也是和世界接軌的方式。

羅曼·羅蘭說:“要散佈陽光到他人心裡,首先自己心裡要充滿陽光”。先有校長讀書,而後有教師讀書;先有教師讀書,而後有學生讀書;先有愛讀書之學校,而後又愛讀書之社會。

我雖不大讚成“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的說法,但一個愛讀書的校長能造就一所書香學校,是確信無疑的。在校園讀書活動中,校長決不僅僅是一個反應者、支持者、參與者,更應該是一個發動者、促進者。

用湖南師大原校長張楚廷先生的話來說,擔任了行政工作的校長對於讀書之風盛開也具有更大的責任。一位好校長應當可以稱為讀書的校長。校長無論有多少事務,學校的讀書也是頭等事務。會教書,首先應是會讀書的人,會領導教書人的人,更是懂得讀書意義的人。

我們不妨回望一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美名,被我們所推崇的那些校長,哪一個不是懂得讀書意義的人,哪一個不是帶頭讀書的人?遠一些的如蔣夢麟、胡適、梅貽琦、張伯苓、竺可楨、任鴻雋、羅家倫、胡先驌、陶行知、劉百川等。近的如程紅兵、鄭傑、常生龍等。

單從八十年前的劉百川在他擔任我們江蘇東海中學附屬實驗小學校長的《一個小學校長的日記》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校長們的閱讀對他們的教育認識和學校管理的幫助,尤其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小學教學法通論》,就是他在讀師範時閱讀了學校圖書館當時中外教育名著所寫的筆記。

就時下的教育現狀和問題來說,光憑直覺的反對與批判是沒有用的,我們還是要從學理上對固化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要從學理上來剖析,可是要有真功夫的,那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日久年深的積累。

我曾花了五年的功夫,讀了三十幾本書,寫了一篇八千字的文字《模式化的教育:新的壓迫與侵犯》,其理論依據主要來自《什麼是教育》、《被壓迫者的教育學》、《一所稱作學校的地方》、《民主主義與教育》等教育經典與教育哲學著作。

在整個校長生涯裡,毫不誇張的說,我幾乎每天都在堅持讀書和寫作。即便是這樣寫出來的文字也未必會得到同行的認可。

我們做校長的也許不清楚,在教師眼裡,你就是校長,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壓迫者”。你要改變這“壓迫者”的形象,你就得多讀一點書,使自己變得豐富一點,有一點學養,儒雅一點,像一個讀書人。

這樣,我們與教師學生相處起來才可能溫和一點、親切一些。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於教師的共同閱讀中,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達成某種“共識”,進而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摩擦。

從教育管理者的角度說,閱讀,作為一種決策的底氣和改革的動力,讓每一個富有責任心的校長都奉為圭臬。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常常因個人經驗所限,無法得到全局性的資料和信息,多從局部出發,發現問題(乃至誤判問題),提出猜想、設計方案、實踐探究、形成結論、驗證猜想。這種狹隘的視域和結論,給教育帶來的負面作用有時候並不比正面低,我們甚至還要走很長的彎路才能一朝夢醒,幡然醒悟。


凌宗偉:許多教育者的飛躍,是靠閱讀來完成的


三、用閱讀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我們做校長都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批優秀的教師,但是我們要明白優秀的教師不是憑空來的。如何源源不斷地為學校培養好教師,也一直是我在不斷嘗試的地方。

比如,我們可以跟教師一起讀書的,藉此,我們不僅可以一起來理解教育,還可以使自己的專業認識和專業技能得到提升。

起初的時候,我們是給所有的教師發書,有人會問,你發了書他們不看怎麼辦?我的想法是,你發一本他不看,發兩本,他還不看,發三本了,也許他會隨手“翻一下”,而哪怕這“翻一下”,也就有希望。

這一點,常熟石梅小學的做法也許值得我們借鑑。和許多學校一樣,為了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他們選擇了通過組建“讀書會”來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進而改變他們的教育行為的方式。他們的做法是:

先是好書推薦。學校堅持每月進行好書推薦,在老師每天必去的食堂一角做了一個小書吧,裡邊放上推薦的書目和其它書目雜誌,讓老師可以隨時借閱。同時他們也面向學生和家長進行推薦,還邀請家長走進課堂推薦交流。閱讀的經緯不斷交織,不斷擴散。

二是倡導寫讀書筆記。在石梅的管理者看來寫作是另一種閱讀。石梅的老師都有博客,都有隨時記錄的習慣。一本本書讀過,一篇篇筆記也便成形。大家相互分享、評點,博客成了閱讀的另一方空間。有時,筆記也會貼到“書吧”的留言板上,成為接下來好書推薦的內容。如此循環,閱讀與寫作的榮耀感與幸福感自然滋生。

另一個路徑是編撰集刊。《老石梅的故事》、校刊《石梅苑》、校報《同心橋》以及教師個人文叢等孕育而出。其中,作為“書寫石梅文化載體”的《石梅苑》如今已出了22期。刊物裝幀精美,內容豐富,頗有質感,獲得較多讚譽,曾在全國校刊聯展中獲獎,也受到專業刊物《教師月刊》《江蘇教育研究》等的認可,常有文章被選去發表。

石梅小學就是這樣從閱讀到寫作到編輯,從教師到學生到家長,從歷史深處走來,又不斷地進入歷史,成為歷史。

他們學校去年剛調進的一位英語老師在她的博客中這樣寫道:參加工作以後,讀書的心思淡了好多,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煩惱、各種各樣的理由使我逐漸遠離了書。進入石梅以後,最大的發現就是這裡有很多人在讀書:學生在讀書,老師在讀書,許多家長居然也在讀書!美麗的校園到處瀰漫著隱隱的書香......

四、在閱讀中找準管理方向

通過閱讀,來完成學校管理的一次飛躍這是許多優秀教育管理者的共同特徵。

程紅兵先生擔任上海建平中學的校長時,在課堂上倡導“每月一書”,推薦學生讀房龍的《人類的故事》、《寬容》、茨葳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還有《歌德談話錄》、《別鬧了,費曼先生》、《論語》等等。

在他看來,閱讀的過程,也是讓課堂獲得生命的過程,很多學生身上有了諸多思想和教育資源,他們開始懂事了,課堂也在每日的精進中成為了學校最驕傲的品牌。

程紅兵校長在閱讀中且行且思,從校園應該成為怎樣的校園,校長應該如何當,教師的課應該如何上,考試應該怎樣考,以及如何培養學者型教師,如何使教師在文化修養中提升自己,濡染學生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慢慢地提煉出了具有建平中學特點有具備陳紅兵校長個性特質的卓越管理智慧。

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局長常生龍先生在他的《閱讀,使管理者更理解教育》①一文中這樣寫道:“在十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有一個非常深刻的體會,每當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百般實踐不得入其門的時候,閱讀總能讓自己豁然開朗,書籍總能為自己點亮一盞燈,照亮前行的方向。閱讀讓我在理清教育職責、注重頂層設計、明晰實踐路徑三個方面獲益匪淺。”

“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告訴我們,要改變一所學校的面貌,需要從學校內部的變革開始,並且大約需要3年的時間。在這3年中,有3件事情很重要:

一是要讓每一個教師都能夠打開教室的門,讓所有的教師都能開設公開課,在學校裡建立起教師相互之間公開授課的校內教研體制,每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公開評論,讓每位老師也自覺地產生‘下次公開課我來上’的願望。

二是在學校機構和組織的簡化上做文章,給教師省出足夠多的時間,用於教學研究工作。

三是舉辦專題展示活動,既展示教師研究的成果,又促進教師教學再上新臺階。前些年,我在一所高中擔任校長期間,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管理學校的。不過兩年的時間,學校的面貌就發生了很大變化,教育質量有了長足進步。”

與程校長、常局長的不同是,我在閱讀中思考的是,學校管理思考如何將“形而上”與“形而下”有機對接。我更注重的是細小的變革:

第一,“每天一則教育小故事”。我每天會通過閱讀,選定一個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交由班主任,再請他利用晨會、班會等時間在班上集體宣讀和討論,讓學生談感受,說理解。很多班級在後來的實踐中,開始了自己閱讀、自己選故事,所謂的“規定”到了後期化為了“自覺”。

第二,“請進來,走出去”。前者指請許多名師、學者來校講課,包括舉行大型的學校文化論壇或管理沙龍,一來二去,教師們經歷多了,就知道“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的道理。後者是派教師、管理者外出學習、交流。當世面見多了,他們自然就擺脫了井底之蛙的淺薄和虛妄,知道了讀書的厲害和益處。

第三,共同體建設。在推行讀書(或者叫“內化讀書”)的過程中,以“小團體來帶動大集體”始終是我的戰略定位。我們成立了“張文質之友讀書會”“‘今天第二’讀書會”等團體,規定了活動的結構、流程、形式、考評等機制。在我的學校管理中凡與“讀書”相關的行為,比如讀書筆記、個人博客、交流會等,都得到鼓勵和認可。

類似的這樣的細小的變革,使得我們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教師的“文化自覺”,漸漸找到了一條切合學校實際的辦學路徑。

五、讓書香推動學校文化建設

讀書,說到底是一種學校文化建設,我對於此,提出了“文化自覺”的理想。即學校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思,自我創建。

這三者表現在教師身上,就是自覺地樹立為師信仰,自覺地完成學校任務,自覺地履行學校公約,自覺地成為表率,自覺地探索創新。

表現在中層領導身上,就是自覺地籌劃工作,自覺地提高執行力,自覺地把握全局,自覺地去做正確的事。要實現這一切,核心就在閱讀上。

為了將之具化,我在學校裡推行“行為文化建設”,也就是校長、教師、學生通過行為感染、言語感染和思想感染,達到精神上的某種“共振”或“共通”。

我通過舉辦讀書節、徵文比賽、讀書沙龍、晨會讀故事、讀書漂流、開放式讀書館等組織形式和激勵手段,讓“讀書”這種“軟實力”變成“硬通貨”,成為師生也好、管理層也罷,人人都可以自覺地感於心、察於言、敏於知、施於行,人人都可以將對當下生態的戾氣、異見、委屈化作更高層面的對“理想國”的建設。

我所主張的讀書,以及學校文化建設,絕不是一種是非不分、良莠不辨、麻痺神智的心靈雞湯,而是某種懷有哲學氣息的立人之業和立德之功。也許,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最後做到這一點,但心裡懷著既遠在天涯又近在咫尺的理想,這種有心跳、有生機、有魂靈、有指望的教育生活,真好。

閱讀意義在於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教育,讓教育與你我合一;而“教育即生活”(杜威語),它本身又是你我生活的暱稱和別名,所以,閱讀同樣理解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