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男子合唱團不僅會唱《藍色多瑙河》,唱《傳奇》竟也這麼好聽

多瑙河 演唱會 音樂 史前怪獸 上海觀察 2017-05-17

誕生於1843年的維也納男子合唱團,在“上海之春” 開啟了此番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就算你沒聽過維也納男子合唱團,但你一定知道《藍色多瑙河》。這首聞名世界的圓舞曲,最初是小約翰·施特勞斯在1867年為維也納男子合唱團譜寫的一部聲樂作品。到今年,《藍色多瑙河》已經有150年曆史了。

維也納男子合唱團不僅會唱《藍色多瑙河》,唱《傳奇》竟也這麼好聽

維也納男子合唱團團員講述《藍色多瑙河》誕生的故事。

5月13、14日連續兩晚,維也納男子合唱團在中鷹·黑森林中央公園為上海市民獻上了兩場演出。5月15日下午,他們又在上海文藝會堂為300多位上海音協合唱專業委員會的會員們送上了一場“中外合唱藝術歌曲賞析音樂會”,作為本屆“上海之春”藝術教育專場演出。

《藍色多瑙河》為這支合唱團而作

1866年,《藍色多瑙河》誕生前一年,奧地利在柯尼希格雷茨戰役中敗給普魯士。維也納男子合唱團委約小約翰·施特勞斯寫一首曲子,表現維也納的生命和活力,以提振人們的情緒。這時的小約翰·施特勞斯雖已創作出數百首圓舞曲,但還沒有創作過聲樂作品。《藍色多瑙河》的樂譜手稿,至今保存在維也納男子合唱團的博物館裡,成了鎮館之寶。

然而因為合唱版《藍色多瑙河》在1867年2月首演時,戰爭陰影並未消散,這部作品並沒有在首演後立刻取得成功。直到《藍色多瑙河》管絃樂版在當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演出,才真正獲得轟動,此後逐漸傳遍世界各地。《藍色多瑙河》至今仍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必演的壓軸曲目,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雖然這是一首愛國作品,但並不過於激昂。每個人似乎都可以透過這首圓舞曲,構建跟多瑙河、跟維也納有關的聯繫。

維也納男子合唱團演繹的《藍色多瑙河》贏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這場音樂會的主持人,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王勇曾在德國求學。他說,在維也納人眼裡,圓舞曲屬於維也納。“他們會對你說,你們的圓舞曲很好,但我們維也納人的圓舞曲不是這樣的。小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圓舞曲,如同他們自己的民族民間音樂,是流淌在他們血液裡的音符。”

6年前曾在金色大廳演繹中文歌曲

除了《藍色多瑙河》,維也納男子合唱團還演唱了《獵人合唱》《吉普賽人合唱》《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維也納,我夢中的城市》《菩提樹下》等經典作品。在歌唱間隙,指揮安東·巴納席教授更是耐心地講述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軼事趣聞以及演唱技巧。

唱完《藍色多瑙河》,維也納男子合唱團竟用中文唱起了《傳奇》,全場觀眾都驚訝於他們清晰的中文吐字。王勇介紹說,音樂和語言關係密切,莫扎特之所以能寫德語歌劇,也能寫意大利語歌劇,是因為對兩種語言都很熟練。因此,要唱好外國歌曲,語言訓練特別重要,語氣和咬字的細節都要力求完美。

演出的最後,陸家嘴金融城合唱團的團員們登臺和維也納男子合唱團唱了一曲《茉莉花》。6年前,他們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中國新年音樂會上合作演繹過幾首膾炙人口的中國歌曲。時隔6年,他們在“上海之春”重逢,在《茉莉花》悠揚的旋律裡延續彼此的友誼。

圖片來源:祖忠人 攝 圖片編輯:蘇唯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