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今年的五月和六月,是金州勇士近五年來在季後賽遭遇的最大挫折。從西部季後賽G2開始,直到剛剛過去兩天的總決賽G2,勇士隊在遭受著如同擊鼓傳花一般的傷病。衝鋒的路上不斷地有人倒下,眼看著巔峰就在眼前,他們卻仍在遭受著不斷的戰鬥減員。

真的太慘烈了

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在總決賽G2,猛龍在第四節祭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Box and one戰術。這種戰術在NBA幾乎絕跡,在我看球22年的的有限時間內,整個NBA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戰術。只在年輕時在灌籃高手裡看到過,那時的我當然也幼稚的以為這樣管用的戰術為什麼NBA不用,直到看了NBA,瞭解的越多,才越來越覺得自己很幼稚。

下面的圖片,最直接的表現了Box and one的精髓

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看過灌籃高手的朋友,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

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納斯採用這種極致盧度的戰術對付庫裡,雖然有點瘋狂,但也不是很難理解。因為畢竟庫裡的作用和爆炸力,足夠威懾所有的對手。納斯的這種行為,對勇士隊有更深層的意義。因為這麼做的前提是,你認為對方陣容,是一個超級巨星,帶著四個菜鳥。。。。

無論如何,考辛斯、格林尚且還能被稱為“五星”,納斯這樣做,說明他們根本沒拿其他四個人當回事。這種對庫裡至高無上的“尊敬”,可能是勇士球迷唯一能找到的心理安慰了。但對場上其他四人心理層面的攻擊,似乎才更有深意。勇士需要拿出足夠強硬的態度予以迴應,就像昨天一哥那樣。。。

但就像G2總結說的那樣,如果不是猛龍自己太鐵,整個第四節只有26.9%的命中率,很有可能填補上18:0的一波流分差,並完成反殺。

納斯的意思也很明確,我做了我該做的,剩下的只有祈禱其他人投不進了。於是。。

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聽說你覺得我們是垃圾??

G3,對勇士來說,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考辛斯在G2找到了那麼一點點感覺,兩場比賽,狀態都在持續回升,彌補了盧尼受傷造成的損失,

壞消息是:杜蘭特確定缺席,克萊出戰成疑,盧尼確認缺席剩餘所有比賽。

有句話說了不止一次,勇士因為本賽季過了合同紅利期,首發五人佔去了大量薪資空間,你再去要求板凳席實力過硬就有點不要臉了。這也是他們這種畸形薪資結構帶來的必然隱患,一旦首發五人有人受傷,是否有人能夠填補上來。G1、G2,兩場證明了,勇士確實有這個資源,但實力有限。我們知道,所有戰術的一切支點都源於球員的基本個人能力。體系可以加成和放大你的優勢,但當在總決賽這種從頭至尾高強度對抗的時候,也會無限放大你的缺點。

面對猛龍的銅牆鐵壁,如果一旦湯神G3不打,那麼這場比賽對勇士來說只能是凶多吉少。他們的進攻資源正在無限減員,杜蘭特克萊兩大強力攻擊點不打,對勇士進攻端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但勇士是否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呢?我覺得未必。

勇士如果做好以下幾點,他們不但有機會,而且機會可能還會因為佔據主場優勢而變得更大。

第一:庫裡的持球擋拆要更加堅決

勇士由於少了杜蘭特,水花的進攻壓力增大,猛龍的針對性防守在前兩場看上去雖然沒有太大的效果,但至少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兩人的效率。猛龍無論在外線主防還是協防積極性,中鋒延誤後回追這幾點在兩場比賽已經充分證明他們確實有能力最大限度的限制勇士的進攻。把勇士季後賽117的進攻效率拉到110.5這個水平上來,猛龍已經做得很好了。

庫裡需要在更高的位置提前實施擋拆,把掩護和夾擊的位置帶到中線附近,留出更大範圍的進攻空間。考辛斯和博古特移動速度偏慢,擋拆順下效果不佳,但他們有出色的二傳策應能力。能最大限度的拉扯猛龍的防守範圍,為兩個弱側提供穩定的炮彈輸送。考辛斯、格林又都有出色的判斷能力。對防守站位的判斷需要做到準確無誤。當然,前提是弱側一哥、傑雷布科、庫克們能把那些轉瞬即逝的小空位投進。否則一切都將沒有意義。

第二:庫裡可以適當的增加無球的比重

這個聯盟中唯一在有球和無球可以隨意切換,並且都是頂級大師級別的運動員,縱觀全聯盟,應該也就庫裡一人了。在猛龍這種極端的防守形式下,無球的效果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當然,前兩場庫裡也這麼幹了。但比重不大。另外,無球始終是最難被夾擊的,因為你無法做到多人在躲掩護的情況下,對拿球隊員之外的人時刻保持警惕。勇士只要能湊夠五個人,他們的戰術體系就決定了每個人都可能是掩護者或者被掩護者,這其中的變化就是勇士風騷的地方。庫裡需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在掩護者和被掩護者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點進行切換。

G2他有幾次給格林和克萊做的掩護,都出現了大空位機會。足以見到庫裡在這方面的作用。因此,他在無球端需要做的更多。讓自己在持球時吸引足夠的防守注意力,讓猛龍的防守重心出現偏移,然後在控制失誤的前提下快速出球。多一次無球跑動,多一道無球掩護。創造出更優質的機會。

第三:在控制失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速

與猛龍的系列賽開始到現在,勇士的快攻打的其實不少。兩場合計14中9,拿下30分。效率極高。但顯然不夠。他們的場均回合數來到了季後賽以來的最低。只有80次。這不是勇士的常規進攻節奏。在這種節奏下,勇士很難找到進攻感覺。

勇士隊需要提速,在G2第二節最後兩分鐘和整個第三節,勇士打出了他們熟悉的快速轉換。在G3,可以適當的抓住機會多打半快攻。而庫裡又是處理半快攻能力在整個聯盟甚至歷史上都可以排的上號,他的那些毫不講理的追身三分,正是半快攻防守端最頭疼的進攻方式。勇士必須要利用這種機會強行的打破僵局快速取分。能否撐住,只取決於庫裡或者快速推進的射手們的手感。當然,如果考辛斯能夠跟得上,那麼他的快下當然是最具殺傷力的。但你不能指望剛剛復出打了兩場的考辛斯能抓住每一次這種機會,他不會每一個快攻回合都跟得上這種速度。

同時庫裡有必要在開局的時候,適當的增加超遠距離的三分出手。最大限度增大猛龍的防守範圍,給內線提供更舒服的手遞手空間。

勇士做好以上三點,將會更多的掌握比賽主動權。但他們必須要注意的是控制失誤,兩場比賽31次失誤實在是有些辣眼睛。當然,這取決於猛龍的防守,而不是他們自己的不專注。但勇士必須要更加謹慎、專注、耐心才行,否則,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第四:角色球員需要有一個強力輸出點

如果湯神缺席,這個重點最有可能是被庫克承擔。但也不排除傑雷布科、一哥手感爆棚而搶戲的可能。但從戰術上考慮,庫克還是最適合外線拉開空間且有能力給與迴應的最合適的空間點。在庫裡被夾死,進攻端被考辛斯接管的情況下,庫克拉開空間的能力一定是最強的。他必須要在出來機會的時候把握住。如果前面一頓操作,到這裡投了個三不沾(這事一哥乾的最多),那麼會給對手增加更多的防守自信。如果真是這樣,猛龍打的就太舒服了。

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整個季後賽勇士大放異彩的“假掩護”在猛龍面前

顯得有些過於蹩腳了,因為猛龍球員的身體天賦、防守積極性、警惕性、能力值幾乎全部拉滿,他們不惜以犯規為代價最大限度的擠過掩護來限制水花。他們的策略自然會堅持。

勇士能否堅持下去他們傳切,將是這輪系列賽走勢的關鍵。G2中,勇士的傳切體系簡直髮揮的不要太完美。一共38個進球中34個助攻,89.4%的助攻率,堪稱是籃球世界中團隊籃球的典範!但猛龍能否讓這一招執行到底,是個最大的變數。猛龍不缺防守資源,他們可能唯一欠缺的,是相比於絕大多數球隊都更出色的延續性。延續性這東西,你可以延續一整節,但你很難做到延續48分鐘。勇士正是利用猛龍防守懈怠的這個間歇,抓住了難得的機會。這是非常難得的了。因為猛龍能給出的這種機會,已經可以說是聯盟中其他球隊給的機會最少的了。勇士能利用好這些機會,是他們能夠咬住比分的關鍵。對於猛龍這種級別和經驗的防守球隊,在G2已經吃過這個虧的情況下,除非教練失職,否則第三場不做任何調整和輪轉交代是不可能的。因此,考驗勇士應變能力的時候到了。到時候看看科爾還會祭出怎樣風騷的變化。

最後,要提一個重點:考辛斯。

經過兩場總決賽,看上去考辛斯正在走上正軌,他能否成為水花兄弟之外在進攻端最強有力的迴應點,會是勇士進攻能否盤活的關鍵。如果湯神缺陣,銜接段有湯神帶隊,他開發進攻的能力和逐漸恢復第一中鋒的狀態,對勇士來說太重要了。如果在庫裡被夾擊的情況下,考辛斯毫無疑問會成為庫裡被BOX and one之外唯一的進攻強點。。同時他的策應能力將最大限度的盤活勇士進攻。他可以用他的三分威脅帶走小加(雖然命中率慘不忍睹,但猛龍不能不防),減小禁區的壓力。一哥和格林很可能會最大限度的創造出籃下機會。某種程度上來說,考辛斯等於是填補了去年韋斯特的空缺,且開發進攻能力比韋斯特更強,力量更足。

猛龍的調整將是必然,兩場比賽,已經充分證明納斯的執教水平並不是在東部半決賽和東決前兩場被人質疑只會說“對吧”的傀儡教練。他的乾貨全都晾在了場上,已經讓勇士嚐盡了所有苦頭。仍然是維持著比賽懸念的最關鍵人物。

勇士要做的,現在看,無非就是把握住細節,要求他們更專注。更聰明,更堅韌。容不得半點放鬆和懈怠。在球隊陣容遭受如此打擊的情況下,已經毫無統治力可言的他們,除了拿命去拼,已經沒有退路了。

上一場已經被勇士幹掉一顆獠牙的猛龍,接下來他們無疑會咬的更狠一些。就算咬不死衛冕冠軍,至少也要咬掉一塊血淋淋的肥肉。畢竟,這時候的衛冕冠軍已經足夠虛弱,縱使他們再頑強,但他們畢竟缺胳膊少腿,不是個健全的巨人。如果阿杜第四場回來(如果可能)之前猛龍要是1:2落後,他們自己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猛龍現在的核心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

“趁你病,要你命”!

站在懸崖邊的,是總決賽G3的猛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